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702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包括上面板和下面板,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芯板,芯板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的第一支撑部,多个第一支撑部阵列排布,第一支撑部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结构,芯板的底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凸起的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一支撑部间隔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采用两种规格的支撑部,解决了支撑部密度不足的问题,提高蜂窝板的抗压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蜂窝板,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
技术介绍
蜂窝板是由两块较薄的面板,牢固地粘结在一层较厚的蜂窝状芯材两面而制成的板材,亦称蜂窝夹层结构。蜂窝板按作用分:缓冲蜂窝板和包装蜂窝板。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能提高抗压强度。现有的蜂窝板芯板上的支撑部呈圆台形,即使支撑部紧密排布,圆形的底部依旧会使支撑部之间存在空档,蜂窝板抗压能力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解决了支撑部密度不足,导致的蜂窝板抗压性能不佳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包括上面板和下面板,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芯板,芯板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的第一支撑部,多个第一支撑部阵列排布,第一支撑部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结构,芯板的底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凸起的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一支撑部间隔布置。进一步地,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设置有两个背向对称布置的芯板。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的高度等于第二支撑部的高度。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的侧壁与底板之间圆弧过渡。进一步地,第二支撑部为空心圆柱。进一步地,芯板为塑料板。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芯板粘接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芯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阵列排布,芯板上第一支撑部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有第二支撑部,圆柱形且高度与第一支撑部相等的第二支撑部为上、下面板提供支撑,解决了第一支撑部密度不足导致的支撑性能不佳的问题。第一支撑部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水平方向的力使其变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采用两种规格的支撑部,解决了支撑部密度不足的问题,提高蜂窝板的抗压性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中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中芯板的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包括上面板1和下面板2,上面板1和下面板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芯板3,芯板3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的第一支撑部31,多个第一支撑部31阵列排布,第一支撑部31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结构,芯板3的底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凸起的第二支撑部32,第二支撑部32和第一支撑部31间隔布置。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3,第一支撑部31的高度等于第二支撑部32的高度。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3,第二支撑部32为空心圆柱。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3,芯板3为塑料板。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芯板粘接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芯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阵列排布,芯板上第一支撑部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有第二支撑部,圆柱形且高度与第一支撑部相等的第二支撑部为上、下面板提供支撑,解决了第一支撑部密度不足导致的支撑性能不佳的问题。第一支撑部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水平方向的力使其变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采用两种规格的支撑部,解决了支撑部密度不足的问题,提高蜂窝板的抗压性能。实施例二: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上面板1和下面板2之间设置有两个背向对称布置的芯板3。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设置有两个背向对称布置的芯板,这样蜂窝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抗压性能得到保持,不易损坏。实施例三: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一支撑部31的侧壁与底板之间圆弧过渡。第一支撑部的侧壁与底板之间圆弧过渡,可以提高第一支撑部的弹性形变能力,提高蜂窝板的抗压能力。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板(1)和下面板(2),所述上面板(1)和所述下面板(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芯板(3),所述芯板(3)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的第一支撑部(31),所述多个第一支撑部(31)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支撑部(31)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结构,所述芯板(3)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凸起的第二支撑部(32),所述第二支撑部(32)和所述第一支撑部(31)间隔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面板(1)和下面板(2),所述上面板(1)和所述下面板(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芯板(3),所述芯板(3)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的第一支撑部(31),所述多个第一支撑部(31)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支撑部(31)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结构,所述芯板(3)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凸起的第二支撑部(32),所述第二支撑部(32)和所述第一支撑部(31)间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板的支撑柱加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1)和所述下面板(2)之间设置有两个背向对称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双瑞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