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186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其包括第一固定连接件、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第一机构为5组且可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连接件上,第二机构为4组且可转动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一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机构转动带动第二机构折叠,使得折叠后的插板结构长度只有对角折叠的一半,有效地缩短插板结构折叠后的长度,不仅折叠速度快,而且收纳空间小;通过插板两端榫卯连接在插板结构的其它构件上,使得插板之间相互独立,插板更换简单方便,避免插板更换过程中破坏其它插板,保证插板结构可多次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包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用箱体包装多个易碎物品时,通常需要用交错拼接的插板来隔档物品,防止物品之间相互碰撞,但是插板拼接成的网格状结构占据很大的空间,在使用后收纳非常不便。现有的可折叠式插板,是从整个插板结构的对角处开始折叠,虽然可以将插板拼接成的网格状结构快速扁平化,但是折叠后的长度问题仍给收纳带来困扰,另外,插板之间通过交错插接排布,若有插板损坏需要更换,更换过程繁琐,更换过程中甚至破坏其他插板,影响插板的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折叠式插板折叠后不便于收纳,插板更换过程繁琐影响重复使用的问题。为此,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其包括第一固定连接件、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第一机构为5组且可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连接件上,第二机构为4组且可转动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一机构上。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机构包括第一插板、第一铰接件和第三固定连接件,第一铰接件卡接于第一插板两端,第三固定连接件设于第一插板一端的第一铰接件上,第一插板另一端的第一铰接件可转动设于第一固定连接件上,第一铰接件可在第三固定连接件上转动。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机构包括第二插板、第二铰接件和第二固定连接件,第二铰接件卡接于第二插板两端,第二固定连接件设于第二插板一端的第二铰接件上,第二插板为2个,第二铰接件可在第二固定连接件上转动。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插板另一端的第二铰接件可转动设于第三固定连接件上。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固定连接件包括支撑柱、端板和环形凹槽,端板对称设于支撑柱两端,环形凹槽设于端板上,第一插板两端设有榫头,第一铰接件包括定位柱和榫槽,定位柱可滑动设于环形凹槽内,榫槽固定连接于定位柱上,榫槽可卡接设于榫头上。进一步地,上述定位柱高度大于两端板之间的距离,定位柱高度不大于两环形凹槽底部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上述榫头和榫槽形状相同且对应尺寸相等。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固定连接件、第二固定连接件和第三固定连接件形状相同且对应尺寸相等。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形状相同且对应尺寸相等。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中,采用第一机构在第一固定连接件上转动,第二机构连接相邻两个第一机构的端部,整个结构围挡成有开口的“田”字形,第一机构转动带动第二机构折叠,通过第一插板上的榫头插接到第一铰接件上的榫槽中,实现插板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因此,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机构转动带动第二机构折叠,使得折叠后的插板结构长度只有对角折叠的一半,有效地缩短插板结构折叠后的长度,不仅折叠速度快,而且收纳空间小;2)通过插板两端榫卯连接在插板结构的其它构件上,使得插板之间相互独立,插板更换简单方便,避免插板更换过程中破坏其它插板,保证插板结构可多次重复使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中第一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中第二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中第一铰接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中第一固定连接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中第一插板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变化状态参考图。其中,1-第一固定连接件;11-支撑柱;12-端板;13-环形凹槽;2-第一机构;21-第一插板;22-第一铰接件;221-定位柱;222-榫槽;23-第三固定连接件;3-第二机构;31-第二插板;32-第二铰接件;33-第二固定连接件;4-榫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其中,首先设置了第一固定连接件1、第一机构2和第二机构3,第一机构2为5组且可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连接件1上,第二机构3为4组且可转动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一机构2上。参见图1至图7,具体地,第一机构2包括第一插板21、第一铰接件22和第三固定连接件23,第一铰接件22卡接于第一插板21两端,第三固定连接件23设于第一插板21一端的第一铰接件22上,第一插板21另一端的第一铰接件22可转动设于第一固定连接件1上,第一铰接件22可在第三固定连接件23上转动,第二机构3包括第二插板31、第二铰接件32和第二固定连接件33,第二铰接件32卡接于第二插板31两端,第二固定连接件33设于第二插板31一端的第二铰接件32上,第二插板31为2个,第二铰接件32可在第二固定连接件33上转动,第二插板31另一端的第二铰接件32可转动设于第三固定连接件23上,第一固定连接件1包括支撑柱11、端板12和环形凹槽13,端板12对称设于支撑柱11两端,环形凹槽13设于端板12上,第一插板21两端设有榫头4,第一铰接件22包括定位柱221和榫槽222,定位柱221可滑动设于环形凹槽13内,榫槽222固定连接于定位柱221上,榫槽222可卡接设于榫头4上,定位柱221高度大于两端板12之间的距离,定位柱221高度不大于两环形凹槽13底部之间的距离,榫头4和榫槽222形状相同且对应尺寸相等,第一固定连接件1、第二固定连接件33和第三固定连接件23形状相同且对应尺寸相等,第一插板21和第二插板31形状相同且对应尺寸相等。具体使用时,插板结构折叠时,推动插板结构中“田”字形开口处的两个第一插板21,第一机构2围绕第一固定连接件1转动向同方向靠拢,两相邻第一机构2上的第三固定连接件23之间距离缩短,连接在第三固定连接件23上的两第二插板31之间角度减小,待相邻两个第三固定连接件23贴合,完成插板结构的快速折叠,更换插板时,第一插板21上的榫头4从第一铰接件22上的榫槽222上拔出,再将新的第一插板21上的榫头4插接在第一铰接件22上的榫槽222上,或第二插板31上的榫头4从第二铰接件32上的榫槽222上拔出,再将新的第二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连接件(1)、第一机构(2)和第二机构(3),所述第一机构(2)为5组且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件(1)上,所述第二机构(3)为4组且可转动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机构(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连接件(1)、第一机构(2)和第二机构(3),所述第一机构(2)为5组且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件(1)上,所述第二机构(3)为4组且可转动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机构(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构(2)包括第一插板(21)、第一铰接件(22)和第三固定连接件(23),所述第一铰接件(22)卡接于所述第一插板(21)两端,所述第三固定连接件(23)设于所述第一插板(21)一端的所述第一铰接件(22)上,所述第一插板(21)另一端的所述第一铰接件(22)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件(1)上,所述第一铰接件(22)可在所述第三固定连接件(23)上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构(3)包括第二插板(31)、第二铰接件(32)和第二固定连接件(33),所述第二铰接件(32)卡接于所述第二插板(31)两端,所述第二固定连接件(33)设于所述第二插板(31)一端的所述第二铰接件(32)上,所述第二插板(31)为2个,所述第二铰接件(32)可在所述第二固定连接件(33)上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收纳的折叠式插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板(31)另一端的所述第二铰接件(32)可转动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双瑞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