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底盘的悬挂系统及移动机器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6584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底盘的悬挂系统及移动机器人,涉及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该移动底盘的悬挂系统包括悬挂底板、驱动轮组件和支撑轮组件,驱动轮组件和支撑轮组件分别对称设置,且分布于悬挂底板的四周;支撑轮组件包括可同上同下联动的至少两个支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底盘的悬挂系统,通过将驱动轮组件和支撑轮组件均对称设置,且分布于悬挂底板的四周,既保证了移动底盘的稳定性,又可有效避免悬挂底板产生共振。支撑轮组件包括可同上同下联动的至少两个支撑轮,实现了至少两个支撑轮不仅可以同时旋转,而且可以在垂直于悬挂底板的方向同上同下联动,提高了移动底盘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底盘的悬挂系统及移动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移动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底盘的悬挂系统及移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底盘悬挂系统多采用驱动轮独挂,支撑轮刚性着地;或者局部驱动轮和支撑轮联动。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底盘采用整体悬挂的方式将驱动轮组件和支撑轮组件分别设置于悬挂底板上,这种整体悬挂的方式保证了驱动轮和支撑轮同时着地。但是支撑轮组件中的两个支撑轮在地面不平时只能同时旋转,确保两个支撑轮同时与地面贴合,并不能在垂直于底盘的方向上下联动,从而造成底盘的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底盘的悬挂系统,以使支撑轮组件能够在垂直于底盘的方向同上同下联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机器人,以提高移动机器人移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底盘的悬挂系统,其包括:悬挂底板;驱动轮组件和支撑轮组件,所述驱动轮组件和所述支撑轮组件分别对称设置,且分布于所述悬挂底板的四周;所述支撑轮组件包括可同上同下联动的至少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底盘的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悬挂底板(1);/n驱动轮组件(2)和支撑轮组件(3),所述驱动轮组件(2)和所述支撑轮组件(3)分别对称设置,且分布于所述悬挂底板(1)的四周;/n所述支撑轮组件(3)包括可同上同下联动的至少两个支撑轮(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底盘的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挂底板(1);
驱动轮组件(2)和支撑轮组件(3),所述驱动轮组件(2)和所述支撑轮组件(3)分别对称设置,且分布于所述悬挂底板(1)的四周;
所述支撑轮组件(3)包括可同上同下联动的至少两个支撑轮(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底盘的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组件(3)还包括第一摆杆(31)和连杆(32),所述连杆(3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所述第一摆杆(31),所述第一摆杆(31)与所述悬挂底板(1)枢轴连接,所述支撑轮(33)安装于所述第一摆杆(31),进而通过所述连杆(32)和所述第一摆杆(31)带动所述支撑轮(33)同上同下联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底盘的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组件(3)还包括第一支架(34),所述第一支架(34)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悬挂底板(1)上,所述第一摆杆(31)与所述第一支架(34)枢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底盘的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杆(31)包括第一横板(311)和自所述第一横板(311)的一端倾斜设置的第一连接板(312),所述第一横板(311)枢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34),所述支撑轮(33)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板(311),与所述连杆(32)两端枢轴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31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进而所述连杆(32)相对所述悬挂底板(1)呈夹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底盘的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2)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辉马文成彭耀锋唐旋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