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悬架总成以及皮卡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52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悬架总成以及皮卡车辆,后悬架总成,包括: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的拉杆均一端与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后桥连接;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桥连接;螺旋弹簧组件,所述螺旋弹簧组件设置在所述车架与所述后桥之间;其中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支座,所述螺旋弹簧组件与所述减振器均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支座上。由此,使后悬架总成的占用空间小,有利于整车的布置及悬架硬点的调整,同时因采用螺旋弹簧组件,使后悬架总成的刚度调校范围大,可通过运动性能的调校,大幅度减少来自路面的力,有效改善加速和制动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同时也能保证皮卡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悬架总成以及皮卡车辆
本技术涉及皮卡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后悬架总成以及具有其的皮卡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皮卡车辆上应用的后悬架多为钢板弹簧加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主要由车架、后桥、减振器、多片钢板弹簧、钢板弹簧附件及限位块等构成,并由车架和后桥提供各零件的安装点。钢板弹簧作为主要承载元件,前后两端的卷耳孔中压入衬套,通过销轴安装在车架上,同时通过两个U型螺栓固定在后桥上(可布置于桥上或桥下,实现底盘的高、低两种状态);减振器上端安装于车架支架,下端安装于后桥支架,起减振缓冲作用;缓冲块安装于板簧或后桥上,起限位作用。然而,钢板弹簧与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的结构式,具有以下缺点:(1)钢板弹簧的长度和厚度导致其重量比较大,再加上其装配所必须的附件,对整车重量和零件数量的增加也比较大;(2)钢板弹簧悬架整体刚度大,整车舒适性差,若弹簧过软又会因驱动力和制动力的作用而引起钢板弹簧的卷曲甚至是车轮的弹跳现象;(3)钢板弹簧纵向尺寸较长,不利于改变汽车的前后悬和轴距等尺寸,这对于平台设计以及在平台上的衍生车型设计不利,同时影响平台零件共通化设计;(4)与车架相连的钢板弹簧销轴以及钢板弹簧各片间易发生磨损,影响钢板弹簧性能,同时产生异响以及轻微的振动,影响驾驶员驾驶感受;(5)精度不易控制,影响四轮定位参数,整车厂装车后容易出现皮卡车辆实际推进角与理论设计值偏差大的现象,造成皮卡车辆行驶跑偏及轮胎异常磨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悬架总成,所述后悬架总成的空间占用小,结构简单、成本低。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后悬架总成的皮卡车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皮卡车辆的后悬架总成,包括: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的拉杆均一端与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后桥连接;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桥连接;螺旋弹簧组件,所述螺旋弹簧组件设置在所述车架与所述后桥之间;其中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支座,所述螺旋弹簧组件与所述减振器均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支座上。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皮卡车辆的后悬架总成,一方面,通过螺旋弹簧组件替换钢板弹簧组件,使后悬架总成的结构更加简单、整体重量轻,车型平台化设计简单,不易产生如钢板弹簧悬架似的异响及振动,制作精度高,四轮定位准确;更为重要的是,后悬架总成的占用空间小,有利于整车的布置及悬架硬点的调整,同时因采用螺旋弹簧组件,使后悬架总成的刚度调校范围大,可通过运动性能的调校,大幅度减少来自路面的力,有效改善加速和制动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同时也能保证皮卡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将螺旋弹簧组件以及减振器通过第一安装支座固定到车架上,可以减少安装支座数量,以降低后悬架总成的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拉杆组件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纵拉杆,所述第一纵拉杆位于所述车架的内侧,两个所述第一纵拉杆均一端与所述后桥连接,另一端背离彼此延伸并与所述车架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杆组件还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纵拉杆,所述第二纵拉杆位于所述车架的外侧,两个所述第二纵拉杆均一端与所述后桥连接,另一端朝向彼此延伸并与所述车架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拉杆组件还包括:横拉杆,所述横拉杆的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横拉杆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后桥连接,且所述横拉杆与所述车架的连接点位于所述横拉杆与所述后桥的连接点的前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弹簧组件包括: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推抵在所述第一安装支座上,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推抵在后桥的第二安装支座上;所述螺旋弹簧组件构造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车架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螺旋弹簧组件的所述螺旋弹簧的轴线在上下方向上相交且夹角为1.8°-2.2°,所述螺旋弹簧的轴线与皮卡车辆的YZ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4.2°。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弹簧组件还包括:安装垫,所述安装垫呈锥形,所述安装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螺旋弹簧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器构造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车架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减振器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车架的左右两端的所述第一安装支座上,两个所述减振器的下端背离彼此延伸,且两个所述减振器的轴线的夹角为25°-35°。进一步地,所述后悬架总成还包括:稳定杆组件,所述稳定杆组件包括:稳定杆和吊杆,所述吊杆的一端与车架连接,所述吊杆的另一端与稳定杆连接,所述稳定杆呈U形且包括:第一杆部以及位于第一杆部两端的两个第二杆部,所述第二杆部与所述吊杆连接,所述第一杆部固定在所述后桥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悬架总成还包括: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设置在所述车架的纵梁上。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皮卡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后悬架总成。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悬架总成与车架、后桥的配合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悬架总成的稳定杆组件与后桥以及车架的配合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悬架总成的拉杆组件与后桥配合的一个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悬架总成的拉杆组件与后桥配合的另一个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悬架总成的减振器、螺旋弹簧组件、缓冲块与后桥配合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悬架总成的稳定杆组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后悬架总成100,车架200,后桥300,拉杆组件110,第一纵拉杆111,第二纵拉杆112,横拉杆113,减振器120,螺旋弹簧组件130,螺旋弹簧131,安装垫132,稳定杆组件140,稳定杆141,吊杆142,缓冲块150,第一安装支座210,第二安装支座3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皮卡车辆的后悬架总成100以及皮卡车辆。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皮卡车辆的后悬架总成100,包括:拉杆组件110,拉杆组件110的拉杆均一端与车架200连接,另一端与后桥300连接;减振器120,减振器120的一端与车架200连接,减振器120的另一端与后桥300连接;螺旋弹簧组件130,螺旋弹簧组件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卡车辆的后悬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拉杆组件(110),所述拉杆组件(110)的拉杆均一端与车架(200)连接,另一端与后桥(300)连接;/n减振器(120),所述减振器(120)的一端与所述车架(200)连接,所述减振器(120)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桥(300)连接;/n螺旋弹簧组件(130),所述螺旋弹簧组件(130)设置在所述车架(200)与所述后桥(300)之间;其中/n所述车架(20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支座(210),所述螺旋弹簧组件(130)与所述减振器(120)均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支座(21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卡车辆的后悬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杆组件(110),所述拉杆组件(110)的拉杆均一端与车架(200)连接,另一端与后桥(300)连接;
减振器(120),所述减振器(120)的一端与所述车架(200)连接,所述减振器(120)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桥(300)连接;
螺旋弹簧组件(130),所述螺旋弹簧组件(130)设置在所述车架(200)与所述后桥(300)之间;其中
所述车架(20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支座(210),所述螺旋弹簧组件(130)与所述减振器(120)均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支座(2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辆的后悬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110)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纵拉杆(111),所述第一纵拉杆(111)位于所述车架(200)的内侧,两个所述第一纵拉杆(111)均一端与所述后桥(300)连接,另一端背离彼此延伸并与所述车架(2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卡车辆的后悬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110)还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纵拉杆(112),所述第二纵拉杆(112)位于所述车架(200)的外侧,两个所述第二纵拉杆(112)均一端与所述后桥(300)连接,另一端朝向彼此延伸并与所述车架(20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辆的后悬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110)还包括:横拉杆(113),所述横拉杆(113)的一端与所述车架(200)连接,所述横拉杆(113)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后桥(300)连接,且所述横拉杆(113)与所述车架(200)的连接点位于所述横拉杆(113)与所述后桥(300)的连接点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辆的后悬架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组件(130)包括:螺旋弹簧(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宁小锋许明东祝朋飞张英富徐波杨伟许政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