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悬分装定位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42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悬分装定位治具,涉及汽车治具技术领域。该后悬分装定位治具包括一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定位治具和承重托盘,所述定位治具安装在所述承重托盘上,部分或全部所述定位治具由上方的定位部和下方的支撑部组合而成,这样,通过更换所述定位治具的支撑部,可以满足不同车型后悬分装的定位需求,改善了后悬分装定位治具的通用性,适合各类车型安装或检测后悬总成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悬分装定位治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治具
,具体为一种后悬分装定位治具。
技术介绍
汽车后悬装配质量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与乘坐舒适性,因此后悬分装是汽车总装领域的关键工序。独立后悬分装需要通过治具保证装配时各部件的关键尺寸,现有独立后悬定位治具对后悬架拖曳臂水平向定位精度低,减震器锁紧角度通用性差,同时无治具保证竖直方向定位,且更换总装车型时相应定位治具也需要整体更换,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现有后悬架分装治具存在精度低,制造成本高,零件通用性差等问题,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后悬分装定位治具,通过将各独立定位治具设计成上方的定位部和下方的支撑部分体结构,解决了现有后悬分装治具通用性不佳的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后悬分装定位治具包括一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定位治具和承重托盘,所述定位治具安装在承重托盘或后悬架上,部分或全部所述定位治具由上方的定位部和下方安装于所述承重托盘上的支撑部组合而成。这样当车型尺寸发生变化时,定位部不变,相应更换支撑部即可满足要求。优选的,为了实现快速对位装夹固定后悬架,可将所述定位部和所述支撑部设计为同轴套合,两者连接处未固定时,定位部可相对于支撑部旋转。优选的,为满足部分后悬架结构竖直方向上的定位需求,所述定位部和所述支撑部为螺栓连接,连接位置在竖直方向上可调。优选的,所述承重托盘为一带竖直阵列螺孔的基准水平面,所述支撑部为L型杆,其水平部分开有长圆通孔或U型槽,螺栓竖直穿过所述长圆通孔或U型槽后与所述螺孔配合。这种设计能使得定位治具相对于托盘的水平位置无级可调,弥补了托盘上孔阵对治具与悬架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只能步进式调整的不足。优选的,为使得后悬安装时更加稳定、可靠并保证较高的精度,所述相互独立的定位治具有三个,分别为拖曳臂定位治具,副车架定位治具以及减震器定位治具,其中拖曳臂定位治具和副车架定位治具均由所述上方的定位部和下方的支撑部组合而成,拖曳臂定位治具的定位部包括待定位拖曳臂能通过的孔及孔内用于固定拖曳臂的径向插销;副车架定位治具的定位部包括安装臂和装于该安装臂上的锥形插销,所述锥形插销能竖直穿过待定位副车架上的安装孔;减震器定位治具的定位部包括竖直向的安装柱和安装于该安装柱的水平U形板,安装柱插入后悬架的安装孔内时,待定位的减震器中轴能卡入U形内,并与该U形的弧形部位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用性好,能实现快速调整和装夹,定位精度高,更适于应用在后悬架的安装或检测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拖曳臂定位治具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副车架定位治具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减震器定位治具结构示意图。图中,11.拖曳臂定位治具上凸台形定位部;12.拖曳臂定位治具L形支撑部;21.副车架定位治具L形定位部;22.副车架定位治具L形支撑部;31.减震器定位治具U形平板;32.减震器定位治具圆柱形定位杆;101.阶梯圆孔;102.竖直方向的通孔;201.副车架定位治具定位部下方的圆柱形凸台;202.圆锥形定位销;301.U形槽;4.圆柱形定位销;5.平板托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1-4,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包括拖曳臂定位治具1,副车架定位治具2以及减震器定位治具3及表面设有阵列孔的平板托盘5,所述拖曳臂定位治具1由上方凸台形定位部11和下方L形支撑部12通过内六角螺栓进行连接,所述凸台形定位部11侧面水平方向设置阶梯圆孔101,待定位拖曳臂可以穿过阶梯圆孔101放置在凸台形定位部11上,阶梯圆孔101的顶部开有竖直方向的通孔102,圆柱形定位销4可穿过通孔102对拖曳臂定位;底部L形支撑部12通过内六角螺栓穿入所述阵列孔固定在平板托盘5上。副车架定位治具2由上部L形定位部21和底部L形支撑部22通过内六角螺栓进行连接,所述上部L形定位部21水平部分的正下方设置圆柱形凸台201,凸台201下方竖直方向固定有圆锥形定位销202,所述圆锥形定位销202与副车架安装孔进行固定,所述圆柱形凸台201与副车架上表面贴合;所述底部L形支撑部22通过内六角螺栓穿入所述阵列孔固定在平板托盘5上。减震器定位治具3由U形平板31与两个平行的圆柱形定位柱32焊接而成,所述定位柱32与后悬架对应安装孔固定,所述U形平板31上开有U形槽301,后悬架上减震器的中轴嵌入所述U形槽301,并与U形槽301的内部弧面接触。在后悬架进入总装流程时,先将待装后悬架放置在平板托盘5上,将副车架定位治具2的定位部21上圆锥形定位销202卡入副车架上对应的安装孔,选择尺寸适合的L形支撑部22,将其两端部分别用螺栓与对应的定位部21和平板托盘5预紧,调整副车架定位治具2,当圆柱形凸台201与副车架上表面贴合上时,保持各安装件相对位置不变,锁紧各固定螺栓。再使后悬架拖曳臂穿过阶梯圆孔101的小孔进入到大孔处,用圆柱形定位销4从上至下穿过竖直方向的通孔102将拖曳臂固定。最后,将后悬架上减震器的中轴嵌入所述U形槽301,并与U形槽301的内部弧面接触后,将定位柱32插入后悬架对应安装孔并固定,完成整个后悬架参与组装前的定位。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悬分装定位治具,包括一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定位治具和承重托盘,所述相互独立的定位治具安装在所述承重托盘或后悬总成上,其特征在于:部分或全部所述定位治具由上方的定位部和下方的支撑部组合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悬分装定位治具,包括一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定位治具和承重托盘,所述相互独立的定位治具安装在所述承重托盘或后悬总成上,其特征在于:部分或全部所述定位治具由上方的定位部和下方的支撑部组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悬分装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和所述支撑部同轴套合,所述定位部和支撑部的连接处未固定时,定位部可相对于支撑部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后悬分装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和所述支撑部连接位置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位置在竖直方向上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悬分装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托盘为一带竖直阵列螺孔的基准水平面,所述支撑部为L型杆,其水平部分开有长圆通孔,螺栓竖直穿过所述长圆通孔后与所述螺孔配合。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