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周转箱吹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24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周转箱吹扫装置,包括托辊输送机和气泵,托辊输送机的机架底部设有接渣箱,托辊输送机上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扶正机构、第一吹扫机构和第二吹扫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扶正机构能够使周转箱在托辊输送机上直线移动,防止在托辊输送机上倾斜容易引发掉落的问题,通过第一吹扫机构能够将周转箱内残留的培养料全部或部分吹至接渣箱内收集,从而保持作业环境的干净卫生;经过第一吹扫机构吹扫完成的周转箱随托辊输送机移动至第二吹扫机构处,第二吹扫机构通过风罩和盘管能够产生更大、更集中的风力,从而能够将周转箱内残留的培养料彻底吹至接渣箱内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周转箱吹扫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培养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周转箱吹扫装置。
技术介绍
白玉菇、蟹味菇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比较普及,主要的生产方式是采用瓶栽的方式,在瓶栽时先将周转箱内摆满菌瓶,然后向菌瓶内充入培养料,由于培养料过于松散,在充入菌瓶时难免有部分培养料洒出或溢出到周转箱内,这些残留在周转箱内的培养料需要及时清理感觉以免发生霉变。目前,为方便清理残留在周转箱内的培养料,多采用底部带有镂空花纹的周转箱,再配合手持式气体喷枪和压缩气瓶对周转箱内进行吹扫,但是由于菌瓶的填料都是流水线化生产仅靠人工手持气体喷枪清理效率太低,另外气体喷枪和压缩气瓶吹扫残留的培养料时难以控制气流的方向,导致培养料吹的到处都是,影响作业环境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周转箱吹扫装置,其结构合理,能够对周转箱内的残留培养料快速的吹扫至接渣箱内收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使作业环境保持干净卫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周转箱吹扫装置,包括托辊输送机和气泵,所述托辊输送机的机架底部设有接渣箱,所述托辊输送机上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扶正机构、第一吹扫机构和第二吹扫机构;所述扶正机构为对称分布的两组,每组扶正机构均包括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垂直连接在托辊输送机的机架上端,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连接有导向板,并且两组扶正机构的导向板相互平行布置,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还螺纹连接有伸入滑槽内用于顶紧滑块的螺栓;所述第一吹扫机构包括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垂直连接在托辊输送机的机架上端,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管,并且喷管横跨在托辊输送机的上方,所述喷管上开设有若干朝下的喷孔;所述第二吹扫机构包气缸和开口朝下的风罩,所述气缸为两根,并且两根气缸对称安装在托辊输送机的机架上,所述风罩的两侧分别与两根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风罩的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盘管,所述盘管上开设有若干朝下的喷孔;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上连接有柔性导管,所述柔性导管的出气端分别与喷管和盘管并联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吹扫机构为多组,并且多组第一吹扫机构由前至后间隔排列在托辊输送机的机架上。优选的,所述第二吹扫机构为多组,并且多组第二吹扫机构由前至后间隔排列在托辊输送机的机架上。优选的,所述扶正机构中的导向板前端向外侧弯折,使两组扶正机构的前端形成八字型的入口。优选的,所述第一吹扫机构中的第二立柱为两根,并且两根第二立柱对称分布的连接在托辊输送机的机架上。优选的,所述柔性导管为金属波纹管。优选的,所述喷管和盘管的上分别安装有气流调节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扶正机构能够使周转箱在托辊输送机上直线移动,防止周转箱在托辊输送机上倾斜容易掉落的问题,通过第一吹扫机构能够将周转箱内残留的培养料全部或部分吹至接渣箱内收集,从而保持作业环境的干净卫生;经过第一吹扫机构吹扫完成的周转箱随托辊输送机移动至第二吹扫机构处,通过第二吹扫机构的风罩和盘管能够产生更大、更集中的风力,从而能够将周转箱内残留的培养料彻底吹至接渣箱内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风罩和盘管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1、托辊输送机,2、气泵,3、接渣箱,4、扶正机构,5、第一吹扫机构,6、第二吹扫机构,101、托辊输送机的机架,401、螺栓,402、第一立柱,403、滑块,404、导向板,501、第二立柱,502、喷管,601、风罩,602、气缸,603、盘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周转箱吹扫装置,包括托辊输送机1和气泵2,托辊输送机的机架101底部设有接渣箱3,托辊输送机1上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扶正机构4、第一吹扫机构5和第二吹扫机构6。扶正机构4为对称分布的两组,每组扶正机构4均包括第一立柱402,第一立柱402垂直连接在托辊输送机的机架101上端,第一立柱402的顶部设有滑槽,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403,滑块403的内侧连接有导向板404,并且两组扶正机构4的导向板404相互平行布置,第一立柱402的顶部还螺纹连接有伸入滑槽内用于顶紧滑块403的螺栓401。第一吹扫机构5包括第二立柱501,第二立柱501垂直连接在托辊输送机的机架101上端,第二立柱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管502,并且喷管502横跨在托辊输送机1的上方,喷管502上开设有若干朝下的喷孔。第二吹扫机构6包括气缸602和开口朝下的风罩601,其中气缸602为两根,并且两根气缸602对称安装在托辊输送机的机架101上,风罩601的两侧分别与两根气缸602的顶部固定连接。参见图3所示,风罩601的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盘管603,盘管603上开设有若干朝下的喷孔。气泵2的出气口上连接有柔性导管,柔性导管的出气端分别与喷管502和盘管603并联连通,其中柔性导管优选为金属波纹管。工作中:首先,通过调节螺栓401和滑块403来调整两组扶正机构4中两块导向板404的间距,并使两块导向板404的间距与周转箱的宽度适配;下一步,将载有菌瓶的周转箱放置在托辊输送机1进行填料,并通过托辊输送机1将载有菌瓶的周转箱由前向后移动至第一吹扫机构5处;下一步,当周转箱经过第一吹扫机构5时,气泵2产生的气流经过喷管502的喷孔吹向周转箱内,并通过气流将周转箱内的残留培养料经周转箱底部的镂空吹至接渣箱3内收集;下一步,经过第一吹扫机构5吹扫完成后,周转箱内还可能存在少量的难以吹出的残留培养料,待周转箱随托辊输送机1经过风罩601时托辊输送机1停机,然后启动气缸602使风罩601向下移动并罩在周转箱上;此时气泵2产生的气流经过盘管603的喷孔将周转箱内残留的培养料全部吹至接渣箱3内收集。本技术通过扶正机构4能够使周转箱在托辊输送机1上直线移动,防止托辊输送机1上的周转箱倾斜引发掉落的问题;通过第一吹扫机构5能够将周转箱内残留的培养料全部或部分吹至接渣箱3内收集,从而保持作业环境的干净卫生;经过第一吹扫机构5吹扫完成的周转箱随托辊输送机1移动至第二吹扫机构6处,第二吹扫机构6通过风罩601和盘管603能够产生更大和更集中的风力,从而能够对周转箱内仍残留的少量培养料彻底吹至接渣箱3内收集。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具体是:第一吹扫机构5为多组,并且多组第一吹扫机构5由前至后间隔排列在托辊输送机的机架101上。通过设置多组第一吹扫机构5能够形成多级吹扫的效果,从而提高吹扫的效率。第二吹扫机构6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周转箱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辊输送机和气泵,所述托辊输送机的机架底部设有接渣箱,所述托辊输送机上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扶正机构、第一吹扫机构和第二吹扫机构;/n所述扶正机构为对称分布的两组,每组扶正机构均包括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垂直连接在托辊输送机的机架上端,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连接有导向板,并且两组扶正机构的导向板相互平行布置,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还螺纹连接有伸入滑槽内用于顶紧滑块的螺栓;/n所述第一吹扫机构包括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垂直连接在托辊输送机的机架上端,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管,并且喷管横跨在托辊输送机的上方,所述喷管上开设有若干朝下的喷孔;/n所述第二吹扫机构包气缸和开口朝下的风罩,所述气缸为两根,并且两根气缸对称安装在托辊输送机的机架上,所述风罩的两侧分别与两根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风罩的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盘管,所述盘管上开设有若干朝下的喷孔;/n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上连接有柔性导管,所述柔性导管的出气端分别与喷管和盘管并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周转箱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辊输送机和气泵,所述托辊输送机的机架底部设有接渣箱,所述托辊输送机上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扶正机构、第一吹扫机构和第二吹扫机构;
所述扶正机构为对称分布的两组,每组扶正机构均包括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垂直连接在托辊输送机的机架上端,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连接有导向板,并且两组扶正机构的导向板相互平行布置,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还螺纹连接有伸入滑槽内用于顶紧滑块的螺栓;
所述第一吹扫机构包括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垂直连接在托辊输送机的机架上端,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管,并且喷管横跨在托辊输送机的上方,所述喷管上开设有若干朝下的喷孔;
所述第二吹扫机构包气缸和开口朝下的风罩,所述气缸为两根,并且两根气缸对称安装在托辊输送机的机架上,所述风罩的两侧分别与两根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风罩的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盘管,所述盘管上开设有若干朝下的喷孔;
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上连接有柔性导管,所述柔性导管的出气端分别与喷管和盘管并联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毅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菇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