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灭菌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23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灭菌柜,包括柜体、转运机构和多个托盘;柜体的前端安装有柜门,柜体的壁上设有夹套,夹套上设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柜体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组插槽;托盘与柜体的内腔适配,并且托盘的两侧均设有与柜体内壁的插槽适配的限位插块;转运机构包括机架、螺旋丝杆升降机和传送平台,机架固定在柜门的前端,螺旋丝杆升降机为两部,用于驱动传送平台升降,所述传送平台的后端靠近柜体前端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多个托盘机械化的转运进灭菌柜内摆放,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劳动强度,另外还能够将多个托盘间隔的排列在灭菌柜内,从而避免出现压裂下部菌瓶的问题。现压裂下部菌瓶的问题。现压裂下部菌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灭菌柜


[0001]本技术涉及蘑菇培养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灭菌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白玉菇、蟹味菇等工厂化生产比较普及,主要的生产方式是采用瓶栽的方式,在瓶栽时需要将培养料放入瓶内,然后将瓶子摆放在托盘内放入蒸汽灭菌柜内进行灭菌,经过灭菌后才能使食用菌茁壮的成长。
[0003]在将托盘放入灭菌柜时一般由多名工人一起将托盘抬起转运至灭菌柜中,不仅劳动强度很大,而且工作效率也很低,另外托盘是层叠的排放在灭菌柜中,这导致上部托盘、菌瓶直接将重量施加在其下方的菌瓶上,容易导致压裂菌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灭菌柜,其结构合理,能够将多个托盘机械化的转运进灭菌柜内摆放,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劳动强度,另外该装置还能够将多个托盘间隔的排列在灭菌柜内,从而避免出现压裂下部菌瓶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灭菌柜,包括柜体、转运机构和多个托盘;
[0007]所述柜体的前端安装有推拉式柜门,所述柜体的壁上设有夹套,所述夹套上设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所述柜体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组插槽;
[0008]所述托盘与柜体的内腔适配,并且托盘的两侧均设有与柜体内壁的插槽适配的限位插块;
[0009]所述转运机构包括机架、螺旋丝杆升降机和传送平台,所述机架固定在柜门的前端,所述螺旋丝杆升降机为两部,并且分别固定在机架顶部的两侧,所述螺旋丝杆升降机的丝杆垂直向下,并且丝杆上螺纹连接有丝座;
[0010]所述传送平台包括框架、驱动电机和多根滚杠,所述框架位于两部螺旋丝杆升降机中间位置,并且框架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丝座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后端靠近柜体前端的开口,多根所述滚杠相互平行的转动连接框架内,并且滚杠的滚轴一端伸出框架后安装有皮带轮,多根所述滚杠上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框架的一侧,并且驱动电机的转轴与其中一根滚杠的转轴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插块上设有多个纵向的通槽,并且通槽内转动连接滚轮,所述滚轮的两端均伸出通槽,并且滚轮的直径与插槽的高度适配。
[0012]优选的,所述机架的后端设有一组垂直的导向杆,并且导向杆与框架的后端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后端中部设有拉环,所述框架的前端设有向下倾斜的坡面。
[0014]优选的,所述坡面上设有两块导向板,并且两块导向板的间距与托盘的宽度适配。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将多个托盘机械化的转运进灭菌柜内摆放,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劳动强度,另外该装置还能够将多个托盘间隔的排列在灭菌柜内,从而避免出现压裂下部菌瓶的问题,并且使得每层托盘上的菌瓶具有受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托盘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柜体,2、转运机构,3、托盘,4、传送平台,101、推拉式柜门,102、蒸汽进口,103、蒸汽出口,104、插槽,201、机架,202、螺旋丝杆升降机,203、丝座,204、丝杆, 205、导向杆,301、限位插块,302、通槽,303、滚轮,401、框架,402、驱动电机,403、滚杠,404、皮带轮, 405、皮带,406、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参见图1和图2,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灭菌柜,包括柜体1、转运机构2和多个托盘3。
[0024]柜体1的前端安装有推拉式的柜门,柜体1的壁上设有夹套,夹套上设有蒸汽进口102和蒸汽出口103。
[0025]柜体1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组插槽104,托盘3与柜体1的内腔适配,并且托盘3的两侧均设有与柜体1内壁的插槽104适配的限位插块301。
[0026]参见图3,转运机构2包括机架201、螺旋丝杆升降机202和传送平台4,机架201固定在柜门的前端,螺旋丝杆升降机202为两部,并且分别固定在机架201顶部的两侧,螺旋丝杆升降机202的丝杆204垂直向下布置,并且丝杆204上螺纹连接有丝座203。
[0027]传送平台4包括框架401、驱动电机402和多根滚杠403,框架401位于两部螺旋丝杆升降机202中间位置,并且框架401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丝座203固定连接。
[0028]多根滚杠403相互平行的转动连接框架401内,并且滚杠403的滚轴一端伸出框架401后安装有皮带轮404,多根滚杠403上的皮带轮404通过皮带405传动连接,驱动电机402固定连接框架401的一侧,并且驱动电机402的转轴与其中一根滚杠403的转轴连接。
[0029]使用时:
[0030]首先将装入的菌瓶的托盘3放置在传送平台4的前端,启动驱动电机402,通过驱动电机402带动滚杠403将托盘3转移到传送平台4上;
[0031]然后启动螺旋丝杆升降机202将传送平台4上升至合适高度后停机;
[0032]最后再次启动驱动电机402,通过驱动电机402带动滚杠403将托盘3转移到柜体1内,此时托盘3两端的限位插块301插入柜体1内的插槽104上;
[0033]通过上述步骤依次将多个托盘3转运至柜体1内间隔摆放。
[0034]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将多个托盘3机械化的转运进灭菌柜内摆放,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劳动强度,另外该装置还能够将多个托盘3间隔的排列在灭菌柜内,从而避免出现压裂下部菌瓶的问题,并且使得每层托盘3上的菌瓶具有受热更加均匀。
[0035]实施例2
[0036]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0037]参见图2,限位插块301上设有多个纵向的通槽302,并且通槽302内转动连接滚轮303,滚轮303的两端均伸出通槽302,并且滚轮303的直径与插槽104的高度适配。
[0038]通过在限位插块301安装多个与插槽104适配的滚轮303,减小了限位插块301插入插槽104时的摩擦力,更加便于将托盘3推入柜体1内摆放。
[0039]另外还可以将限位插块301的前端设计为三角形的结构,这样更加便于限位插块301插入插槽104内。
[0040]实施例3
[0041]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0042]参见图1和图3,机架201的后端设有一组垂直的导向杆205,并且导向杆205与框架401的后端滑动连接,通过增加了一组导向杆205,使传送平台4在上升和下降时更加了平顺,避免传送平台4出现倾斜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用灭菌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转运机构和多个托盘;所述柜体的前端安装有推拉式柜门,所述柜体的壁上设有夹套,所述夹套上设有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所述柜体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组插槽;所述托盘与柜体的内腔适配,并且托盘的两侧均设有与柜体内壁的插槽适配的限位插块;所述转运机构包括机架、螺旋丝杆升降机和传送平台,所述机架固定在柜门的前端,所述螺旋丝杆升降机为两部,并且分别固定在机架顶部的两侧,所述螺旋丝杆升降机的丝杆垂直向下,并且丝杆上螺纹连接有丝座;所述传送平台包括框架、驱动电机和多根滚杠,所述框架位于两部螺旋丝杆升降机中间位置,并且框架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丝座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后端靠近柜体前端的开口,多根所述滚杠相互平行的转动连接框架内,并且滚杠的滚轴一端伸出框架后安装有皮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毅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菇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