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坐式采茶机的割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66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坐式采茶机的割刀机构,包括液压马达及上、下锯齿割刀,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一偏心轴相连,偏心轴上并列设有上下错位设置两个偏心轮,上、下锯齿割刀均呈圆弧形且相互紧贴设置,上、下锯齿割刀靠近液压马达的一端均设有一个与割刀垂直的腰形孔,上、下锯齿割刀端部的腰形孔分别套设在上、下偏心轮上。它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采茶机的割刀机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而且茶叶容易抛散,影响茶叶收集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坐式采茶机的割刀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叶生产机械,特别涉及一种乘坐式采茶机的割刀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茶叶大多是依靠人工完成采收,手工采摘虽然茶叶的品质好,但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且采摘效率很低。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简单的茶叶采收机械,一般是单人的背负式或双人的手抬式,靠操作人员步行移动采摘茶叶,其生产效率也不高。因此具有自动行走能力的乘坐式采茶机得到了逐步的开发,但现有的乘坐式采茶机大多采用滚切方式切割茶叶,这种切割方式不但机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而且茶叶容易抛散,影响了茶叶的收集。公开日为2019年2月1日,公开号为CN208446058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修剪机刀片组,包括齿轮、偏心轮组件、上固定片、下固定片以及两片刀片,所述两片刀片反向活动叠加并可滑动连接在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之间,所述两片刀片上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分布的长孔,所述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上设有固定两者的多颗螺栓,每颗螺栓的中部贯穿两片刀片上对应的一个长孔内,所述刀片的一侧边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第一刀头,另一侧边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第二刀头,上固定片的前端设有悬挂功能的防撞机构。该刀片组能防护两片刀片的自由端和上固定片、下固定片的自由端,起到很好保护作用且功能更加多样。但该修剪机刀片组不适合于乘坐式采茶机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采茶机的割刀机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而且茶叶容易抛散,影响茶叶收集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茶叶容易集中收集的一种乘坐式采茶机的割刀机构。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采用的具体方案是,一种乘坐式采茶机的割刀机构,设置在乘坐式采茶机的割刀架上,所述的割刀机构包括液压马达及由液压马达驱动的锯齿割刀,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一偏心轴相连,所述的偏心轴上并列设有上下两个偏心轮,上下两个偏心轮在偏心轴的相对两侧错位设置,所述的锯齿割刀包括上锯齿割刀和下锯齿割刀,上、下锯齿割刀均呈圆弧形且相互紧贴设置,上、下锯齿割刀靠近液压马达的一端均设有一个腰形孔,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锯齿割刀的长度方向垂直,上锯齿割刀端部的腰形孔套设在上偏心轮上,下锯齿割刀端部的腰形孔套设在下偏心轮上,所述的割刀机构还包括割刀导向条,割刀导向条上设有圆弧形的割刀导向槽,所述上、下锯齿割刀的背部适配在所述的割刀导向槽内。本技术通过液压马达的转动带动两个偏心轮来驱动上下锯齿割刀,偏心轮转动时通过腰形孔将圆周运动转化为锯齿割刀的往复直线运动,使上下锯齿割刀反向来回移动,利用锯齿割刀前端的锯齿形刀片来切割茶叶,完成茶叶的采摘,这种方式与滚切机构相比,不但结构简单、成本低,由于割刀的运动范围小,因此茶叶不容易抛散,可以方便茶叶的收集。锯齿割刀呈圆弧形可以使茶树具有更好的形态,由于锯齿割刀长度较长,因此将其固定在割刀导向槽内可以防止割刀受力时变形,同时可以保证割刀的弯曲半径不发生变化,这样可以确保茶树的树形一致,便于采用的机械采收,同时保证被采收的茶叶都是当年新生的嫩叶。作为优选,偏心轴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固定在割刀架的一端,底座上设有罩壳,所述的液压马达设置在罩壳内,罩壳通过螺钉与底座连接固定,罩壳与底座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偏心轴的上端通过上轴承固定在罩壳上,偏心轴的下端通过下轴承固定在底座上;两个偏心轮位于所述的上、下轴承之间,上、下锯齿割刀靠近液压马达的一端均固定有滑块,滑块的厚度大于锯齿割刀的厚度,腰形孔设置滑块上,两个偏心轮通过中间轴承适配在腰形孔内。由于上、下锯齿割刀的厚度较小,将腰形孔直接设置在割刀上不利于动力的传递且容易磨损,因此在上、下锯齿割刀靠近液压马达的一端设置滑块,腰形孔设置滑块上,通过滑块移动带动上、下锯齿割刀的来回运动,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延长锯齿割刀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作为优选,割刀导向条的两端分别端固定在割刀架的两端,底座的一侧设有割刀导向护板。割刀导向护板用于限制上、下锯齿割刀的端部位置。作为优选,下锯齿割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锯齿割刀的长度方向平行,上锯齿割刀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限位凸起,所述的限位凸起可滑动地适配在限位槽内。作为一种替代方案,上锯齿割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锯齿割刀的长度方向平行,下锯齿割刀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限位凸起,所述的限位凸起可滑动地适配在限位槽内。在其中一条锯齿割刀上设置限位槽,另一条锯齿割刀上设置与限位槽对应的限位凸起,这样可以限制锯齿割刀的移动方向,避免由于割刀长度较长且锯齿侧悬空而容易出现前后方向移位。作为优选,割刀架上还设有风管,所述的风管包括一根总管及与总管连接的两根分管,每根分管的下侧均设有多根吹管,吹管的下端设有指向割刀的吹风口。风管为吹风口提供风源,割刀切割茶叶的同时通过吹风将割下的茶叶吹向割刀后侧,便于茶叶收集。作为优选,总管位于割刀架的中部,所述的分管对称设于总管的两侧,每根分管下侧的吹管为6-10根,吹管下端的吹风口沿割刀的长度方向呈弧形排列。均衡排列的吹管可以使气流均衡,避免茶叶吹散,有利于茶叶的收集。作为优选,割刀导向条的后侧设有茶叶收集板,所述的茶叶收集板为与割刀导向条一致的圆弧形。茶叶收集板用于安装茶叶收集袋,茶叶收集袋的袋口位于茶叶收集板上方,这样可以便于使茶叶直接进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采茶机的割刀机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而且茶叶容易抛散,影响茶叶收集的问题,本技术的乘坐式采茶机的割刀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茶叶容易集中收集,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割刀架及风管的一种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割刀驱动机构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割刀驱动机构的一种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割刀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上下锯齿割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偏心轴及偏心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夹割刀架,2.液压马达,3.偏心轴,4.上锯齿割刀,5.下锯齿割刀,6.腰形孔,7.上偏心轮,8.下偏心轮,9.割刀导向条,10.底座,11.罩壳,12.上轴承,13.下轴承,14.滑块,15.中间轴承,16.割刀导向护板,17限位槽,18.限位凸起,19.总管,20.分管,21.吹管,22.吹风口,23.茶叶收集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乘坐式采茶机的割刀机构,设置在乘坐式采茶机的割刀架1上,所述的割刀机构包括液压马达2及由液压马达驱动的锯齿割刀,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一偏心轴3(见图3图6)相连,所述的偏心轴上并列设有上下两个偏心轮,上、下两个偏心轮在偏心轴的相对两侧错位设置,所述的锯齿割刀包括上锯齿割刀4和下锯齿割刀5,上、下锯齿割刀均呈圆弧形且相互紧贴设置,上、下锯齿割刀靠近液压马达的一端均设有一个腰形孔6(见图3图4),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锯齿割刀的长度方向垂直,上锯齿割刀端部的腰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坐式采茶机的割刀机构,设置在乘坐式采茶机的割刀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割刀机构包括液压马达(2)及由液压马达驱动的锯齿割刀,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一偏心轴(3)相连,所述的偏心轴上并列设有上下两个偏心轮,上下两个偏心轮在偏心轴的相对两侧错位设置,所述的锯齿割刀包括上锯齿割刀(4)和下锯齿割刀(5),上、下锯齿割刀均呈圆弧形且相互紧贴设置,上、下锯齿割刀靠近液压马达的一端均设有一个腰形孔(6),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锯齿割刀的长度方向垂直,上锯齿割刀端部的腰形孔套设在上偏心轮(7)上,下锯齿割刀端部的腰形孔套设在下偏心轮(8)上,所述的割刀机构还包括割刀导向条(9),割刀导向条上设有圆弧形的割刀导向槽,所述上、下锯齿割刀的背部适配在所述的割刀导向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坐式采茶机的割刀机构,设置在乘坐式采茶机的割刀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割刀机构包括液压马达(2)及由液压马达驱动的锯齿割刀,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一偏心轴(3)相连,所述的偏心轴上并列设有上下两个偏心轮,上下两个偏心轮在偏心轴的相对两侧错位设置,所述的锯齿割刀包括上锯齿割刀(4)和下锯齿割刀(5),上、下锯齿割刀均呈圆弧形且相互紧贴设置,上、下锯齿割刀靠近液压马达的一端均设有一个腰形孔(6),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锯齿割刀的长度方向垂直,上锯齿割刀端部的腰形孔套设在上偏心轮(7)上,下锯齿割刀端部的腰形孔套设在下偏心轮(8)上,所述的割刀机构还包括割刀导向条(9),割刀导向条上设有圆弧形的割刀导向槽,所述上、下锯齿割刀的背部适配在所述的割刀导向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坐式采茶机的割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的设置在底座(10)上,所述的底座固定在割刀架的一端,底座上设有罩壳(11),所述的液压马达设置在罩壳内,罩壳通过螺钉与底座连接固定,罩壳与底座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偏心轴的上端通过上轴承(12)固定在罩壳上,偏心轴的下端通过下轴承(13)固定在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坐式采茶机的割刀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偏心轮位于所述的上、下轴承之间,上、下锯齿割刀靠近液压马达的一端均固定有滑块(14),滑块的厚度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鸿周玉锋李革曾庆义苏和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