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坐标采茶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三维坐标采茶机器人。
技术介绍
名优绿茶,尤其是特级、一级高档次名优绿茶,对芽叶形态要求较高,其鲜叶标准一般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而且需要保证叶片完整。对这种芽叶现在只能依靠手工采摘,手工采茶非常辛苦与耗时,茶叶成本的40%用于劳动力,而劳动力开支中的80%用于采摘。现有的采茶机都是基于切割式工作原理,采摘过程中断碎多,夹杂物多,切割下的茶叶多用于制作粉末茶包。轨道式行走采茶机,通常需铺设两条轨道、安装行走机构,行走机构的结构一般为槽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轨道行走式采茶机相比于一般采茶机,效率得到的提高,但是需铺设两条轨道、安装行走机构,前期投入与维护成本较高,且难以适应复杂地形与不同茶树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坐标采茶机器人,能够实现复杂地形下,不同高度茶树的芽叶采摘。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坐标采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平台、行走机构、三维移动机构、采摘机构以及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坐标采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平台(1)、行走机构(2)、三维移动机构(3)、采摘机构(4)以及收集罐(5);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位于所述主平台(1)两侧下端的行走轮(21);所述主平台(1)上端设有轨道(11),所述三维移动机构(3)包括沿所述轨道(11)移动的支架(31),所述支架(31)包括立柱(311)和横杆(312),所述立柱(311)上设有沿所述轨道(11)移动的滚筒(32),以及驱动所述支架(31)相对所述滚筒(32)上下移动的纵向调整电机(33),所述横杆(312)上设有采摘吊架(6),所述采摘吊架(6)可沿所述横杆(312)移动,所述采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坐标采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平台(1)、行走机构(2)、三维移动机构(3)、采摘机构(4)以及收集罐(5);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位于所述主平台(1)两侧下端的行走轮(21);所述主平台(1)上端设有轨道(11),所述三维移动机构(3)包括沿所述轨道(11)移动的支架(31),所述支架(31)包括立柱(311)和横杆(312),所述立柱(311)上设有沿所述轨道(11)移动的滚筒(32),以及驱动所述支架(31)相对所述滚筒(32)上下移动的纵向调整电机(33),所述横杆(312)上设有采摘吊架(6),所述采摘吊架(6)可沿所述横杆(312)移动,所述采摘吊架(6)上设有采摘机构(4);所述收集罐(5)位于所述主平台(1)上,所述采摘机构(4)与所述收集罐(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坐标采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行走支架(22)和缓冲杆(23),所述行走支架(22)包括柱体(221),所述缓冲杆(23)插入所述柱体(221)内,所述缓冲杆(23)与所述行走支架(22)之间设有弹簧(24),所述行走轮(21)设置在所述缓冲杆(23)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坐标采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支架(22)包括可相对所述主平台(1)转动的转轴(222),所述转轴(222)上设有第一齿槽(2221),所述主平台(1)上设有转向角度调节电机(25),所述转向角度调节电机(25)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槽(2221)啮合的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坐标采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平台(1)包括底梁(12),所述底梁(12)上设有调位柱脚(71),所述调位柱脚(71)插入所述底梁(12)并可相对所述主平台(1)上下移动,所述调位柱脚(71)上设有第二齿槽(711),所述主平台(1)上设有高度调整电机(72),所述高度调整电机(72)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齿槽(711)啮合的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涛,周忠友,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