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回收-全降解复合型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回收-全降解复合型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引进地膜覆盖技术后,我国已成为最大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国家之一,农户普遍使用0.008mm甚至更薄的地膜,此种地膜在作物的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裂,加上后期地膜回收力度不够,致使土壤表层的地膜在还田过程中翻至土壤深层,随着土地耕作年限增加,地膜的残留量随之增加,从而破坏土壤,对土壤结构、通透性产生影响,甚至阻碍土壤水分的运输,降低土壤肥力,造成作物产量减少。国家最新标准是使用0.01mm厚度以上的地膜,这类地膜厚度大、弹性大、易于回收。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大部分农户为了降低成本而采用偏薄地膜,农膜的厚度直接影响地膜回收的难易度,薄的地膜弹性小,后期易碎成小块,造成地膜不易回收,日益积累,导致土壤耕层废旧地膜残留量越来增。聚乳酸(PLA)是一种可经生物发酵制得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其韧性较差,断裂伸长率较小,冲击强度较低,价格昂贵,阻碍其工业化应用。如何解决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回收-全降解复合型地膜,其特征在于:可降解型A组分地膜与不可降解型B组分地膜进行交替排列,在A组分地膜与B组分地膜之间是质量比为(3:1)~(1:3)的A组分与B组分的混合膜。/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全回收-全降解复合型地膜,其特征在于:可降解型A组分地膜与不可降解型B组分地膜进行交替排列,在A组分地膜与B组分地膜之间是质量比为(3:1)~(1:3)的A组分与B组分的混合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回收-全降解复合型地膜,其特征在于:可降解型A组分地膜与不可降解型B组分地膜的质量比为:1:3~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回收-全降解复合型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型A组分地膜母料组分及重量比为:
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9:1~8:2,茶多酚(TP)在可降解型A组分地膜母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回收-全降解复合型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降解型B组分地膜母料组分及重量份为: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40-65
高密度聚乙烯15-30
马来酸酐2-5
润滑剂0.5-1
抗氧剂0.1-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回收-全降解复合型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钙、硬脂酸镁、乙撑双硬脂酰胺。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杨佳龄,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富隆新塑材有限公司,王治,杨佳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