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揉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524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揉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揉纹机,包括机架、揉纹滚筒、单向轴承和驱动电机,所述揉纹滚筒呈圆柱形且水平横置在机架上,所述揉纹滚筒内设有同轴设置且呈圆柱形的内胆,所述单向轴承嵌设于揉纹滚筒一端部,驱动电机设置于揉纹滚筒一端部对应的一侧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单向轴承至揉纹滚筒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一电磁件,所述内胆的端部外表面设有与第一电磁件相配合的第二电磁件,所述揉纹滚筒与内胆的转动方向为相反。通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换为与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传动,实现揉纹滚筒的倾倒,即可将刚运行结束的合成革从揉纹滚筒的内胆里倒出,无需将手伸入揉纹滚筒内,进而有效避免烫伤。有效避免烫伤。有效避免烫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揉纹机


[0001]本技术涉及揉纹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揉纹机。

技术介绍

[0002]现在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厂家,为了使人造革、合成革表面更好的仿真,将合成革浸轧水后,对合成革表面进行揉纹加工,揉纹是合成革加工最后阶段的一道必需工序,通过对合成革重复进行揉纹作业,能够促使其表面形成与真皮相近的纹理,软化合成革表面质地并提升光泽度,是决定合成革成品品质的重要一环。目前的揉纹工艺主要依靠揉纹机实现,由于合成革揉纹时需要烘烤,因此其温度较高,无法直接用手取出,传统揉纹机需要在设备里面自然冷却后再取出放到传送带进行下一道工序,使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用手取出合成革的揉纹机,有效防止烫伤。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揉纹机,包括机架、揉纹滚筒、单向轴承和驱动电机,所述揉纹滚筒呈圆柱形且水平横置在机架上,所述揉纹滚筒内设有同轴设置且呈圆柱形的内胆,所述单向轴承嵌设于揉纹滚筒一端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揉纹滚筒一端部对应的一侧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单向轴承至揉纹滚筒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一电磁件,所述内胆的端部外表面设有与第一电磁件相配合的第二电磁件,所述揉纹滚筒与内胆的转动方向为相反。
[0006]进一步的,所述揉纹滚筒内表面与内胆外表面之间的具有间隙,所述间隙范围为1mm

3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胆的质量为10kg,所述第一电磁件与第二电磁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为25πcm2,所述第一电磁件与第二电磁件之间的电磁力至少为500N。
[0008]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棘轮和棘爪,所述棘轮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单向轴承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内胆的侧壁上具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揉纹滚筒内侧设有加热组件。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揉纹机,通过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一电磁件以及在所述内胆的端部外表面设有与第一电磁件相配合的第二电磁件,可实现传动状态,即为当第一电磁件与第二电磁件吸合时,内胆受控于驱动电机输出轴,实现内胆沿一方向转动,由于将单向轴承嵌设于揉纹滚筒一端部且单向轴承被配置为与内胆相同的转动方向可转动,故限制揉纹滚筒跟随内胆转动。断开第一电磁件与第二电磁件之间的吸合,则内胆处于自由状态,通过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换为与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传动,实现揉纹滚
筒的轴向运动,进而实现揉纹滚筒的倾倒,即可将刚运行结束的合成革从揉纹滚筒的内胆里倒出,无需将手伸入揉纹滚筒内,进而有效避免烫伤。同时,操作简单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揉纹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揉纹机的主视图;
[0015]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揉纹机的剖视图;
[0016]标号说明:
[0017]1、机架;2、揉纹滚筒;3、单向轴承;4、驱动电机;5、内胆;41、第一电磁件;51、第二电磁件;6、棘轮机构;61、棘轮;62、棘爪。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19]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揉纹机,包括机架、揉纹滚筒、单向轴承和驱动电机,所述揉纹滚筒呈圆柱形且水平横置在机架上,所述揉纹滚筒内设有同轴设置且呈圆柱形的内胆,所述单向轴承嵌设于揉纹滚筒一端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揉纹滚筒一端部对应的一侧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单向轴承至揉纹滚筒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一电磁件,所述内胆的端部外表面设有与第一电磁件相配合的第二电磁件,所述揉纹滚筒与内胆的转动方向为相反。
[0020]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揉纹机,通过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一电磁件以及在所述内胆的端部外表面设有与第一电磁件相配合的第二电磁件,可实现传动状态,即为当第一电磁件与第二电磁件吸合时,内胆受控于驱动电机输出轴,实现内胆沿一方向转动,由于将单向轴承嵌设于揉纹滚筒一端部且单向轴承被配置为与内胆相同的转动方向可转动,故限制揉纹滚筒跟随内胆转动。断开第一电磁件与第二电磁件之间的吸合,则内胆处于自由状态,通过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换为与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传动,实现揉纹滚筒的轴向运动,进而实现揉纹滚筒的倾倒,即可将刚运行结束的合成革从揉纹滚筒的内胆里倒出,无需将手伸入揉纹滚筒内,进而有效避免烫伤。同时,操作简单且效率高。
[0022]进一步的,所述揉纹滚筒内表面与内胆外表面之间的具有间隙,所述间隙范围为1mm

3mm。
[0023]从上述描述可知,上述结构设计,既能够满足内胆转动的需求,同时,即使断开第一电磁件与第二电磁件之间的吸合,第二电磁件也能始终在第一电磁件的磁吸范围内,即揉纹滚筒和内胆的轴心距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电磁力足以将内胆的轴心复位,与揉纹滚筒的轴心对应。
[0024]进一步的,所述内胆的质量为10kg,所述第一电磁件与第二电磁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为25πcm2,所述第一电磁件与第二电磁件之间的电磁力至少为500N。
[0025]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大量实验得到,上述10kg的内胆需要配置接触面积为25πcm2,同时具有至少500N的电磁力才能满足上述方案的实施。
[0026]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棘轮和棘爪,所述棘轮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单向轴承固定连接。
[0027]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棘轮机构与单向轴承的配合,可以有效限制转动方向,同时棘轮机构起到辅助单向轴承的作用,分散受力,相当于提高单向轴承的使用寿命。
[0028]进一步的,所述内胆的侧壁上具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0029]从上述描述可知,通孔用于透气、排水。
[0030]进一步的,所述揉纹滚筒内侧设有加热组件。
[0031]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加热组件实现对揉纹滚筒内的合成革加热操作。
[0032]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
[0033]本技术的一种揉纹机,包括机架1、揉纹滚筒2、单向轴承3和驱动电机4,所述揉纹滚筒2呈圆柱形且水平横置在机架1上,所述揉纹滚筒2内设有同轴设置且呈圆柱形的内胆5,所述单向轴承3嵌设于揉纹滚筒一端部,所述驱动电机4设置于揉纹滚筒一端部对应的一侧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单向轴承3至揉纹滚筒2内部,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一电磁件41,所述内胆5的端部外表面设有与第一电磁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揉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揉纹滚筒、单向轴承和驱动电机,所述揉纹滚筒呈圆柱形且水平横置在机架上,所述揉纹滚筒内设有同轴设置且呈圆柱形的内胆,所述单向轴承嵌设于揉纹滚筒一端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揉纹滚筒一端部对应的一侧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单向轴承至揉纹滚筒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一电磁件,所述内胆的端部外表面设有与第一电磁件相配合的第二电磁件,所述揉纹滚筒与内胆的转动方向为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揉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纹滚筒内表面与内胆外表面之间的具有间隙,所述间隙范围为1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华盛许刚朱超浪许德庆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鸣鸿树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