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轮一次成型冷挤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299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惰轮一次成型冷挤压模具,包括底座、下模安装座、上模安装座,所述底座上通过环形支撑柱安装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内安装有下模安装座,所述下模安装座内设有空腔并安装有冷压组件,所述下模安装座的正上方设有顶盖板且顶盖板的下方设有上模安装座,所述上模安装座的下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下压头;该惰轮一次成型冷挤压模具通过在下模安装座的两侧增设有第一气缸和引料凹板,当惰轮挤压成型后,人工控制第一气缸推动推料板,从而将成型后的物料推动至引料凹板上,进而代替人工取料,避免物料在取料的过程中掉落,且引料凹板可作为一个暂时的存料中转平台,从而便于人工进行取料,远离挤压工作区域。域。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惰轮一次成型冷挤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冷挤压模具
,尤其涉及惰轮一次成型冷挤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惰轮是指在两个不互相接触的传动齿轮中间起传递作用的齿轮,同时跟这两个齿轮啮合,用来改变被动齿轮的转动方向,使之与主动齿轮相同,它的作用只是改变转向并不能改变传动比,称之为惰轮;
[0003]在惰轮的加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冷挤压工艺进行制造,此过程需要冷挤压模具进行辅助加工,然而在惰轮挤压成型后通常是人工用手将成型后的物料取出,取出的过程中有可能因手滑或者物料较重,导致物料出现掉落的情况,从而对产品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人工取料的方式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本技术提出惰轮一次成型冷挤压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惰轮一次成型冷挤压模具,该惰轮一次成型冷挤压模具通过在下模安装座的两侧增设有第一气缸和引料凹板,当惰轮挤压成型后,人工控制第一气缸推动推料板,从而将成型后的物料推动至引料凹板上,进而代替人工取料,避免物料在取料的过程中掉落,且引料凹板可作为一个暂时的存料中转平台,从而便于人工进行取料,远离挤压工作区域,提升安全性能。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惰轮一次成型冷挤压模具,包括底座、下模安装座、上模安装座,所述底座上通过环形支撑柱安装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内安装有下模安装座,所述下模安装座内设有空腔并安装有冷压组件,所述下模安装座的正上方设有顶盖板且顶盖板的下方设有上模安装座,所述上模安装座的下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下压头;
[0006]所述下模安装座的外侧设有承重装配板,且承重装配板上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气缸和引料凹板,所述第一气缸和引料凹板位于下模安装座的两侧,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推料板。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压组件包括冷压模垫块,所述冷压模垫块上安装有冷压模,所述冷压模上方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架且限位架的上端通过螺栓与下模安装座连接,所述冷压模和冷压模垫块上均设有开口且开口内活动安装有顶柱,所述顶柱的下方在环形支撑柱内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顶柱连接。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压头的上方在顶盖板上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朝下并与上模安装座连接,所述上模安装座的外侧设有连接固定板且连接固定板上端面与顶盖板连接,所述连接固定板下方的两侧均安装有承重连接柱且承重连接柱设有多组,所述承重连接柱的下端贯穿承重装配板并与底座连接,所述承重装配板下方与承重连接柱的连接处安装有固定限位块。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模安装座下端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的下方在定位座上安装有限位柱,且限位柱与限位卡槽的位置对应,所述定位座内侧安装有防护壳体,且防护壳体的内侧与下模安装座的外侧贴合连接。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柱的两侧在定位座上设有滑动限位槽,所述滑动限位槽的一侧在顶柱上安装有滑动限位块且滑动限位块与滑动限位槽适配。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引料凹板内凹槽的上端面与限位架的上端面齐平,且引料凹板靠近下模安装座的一端接近限位架。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惰轮一次成型冷挤压模具通过在下模安装座的两侧增设有第一气缸和引料凹板,当惰轮挤压成型后,人工控制第一气缸推动推料板,从而将成型后的物料推动至引料凹板上,进而代替人工取料,避免物料在取料的过程中掉落,且引料凹板可作为一个暂时的存料中转平台,从而便于人工进行取料,远离挤压工作区域,提升安全性能,此外下模安装座内的冷压模以及下压头拆卸方便,便于根据不同的成型需求快速更换冷压模以及下压头。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图1局部A放大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图1局部B放大示意图。
[0016]其中:1、底座;2、下模安装座;3、上模安装座;4、环形支撑柱;5、定位座;6、定位槽;7、顶盖板;8、承重装配板;9、第一气缸;10、引料凹板;11、推料板;12、冷压模垫块;13、冷压模;14、限位架;15、顶柱;16、第二气缸;17、第三气缸;18、连接固定板;19、承重连接柱;20、固定限位块;21、限位卡槽;22、限位柱;23、防护壳体;24、滑动限位槽;25、滑动限位块;301、下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8]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惰轮一次成型冷挤压模具,包括底座1、下模安装座2、上模安装座3,所述底座1上通过环形支撑柱4安装有定位座5,所述定位座5上设有定位槽6且定位槽6内安装有下模安装座2,所述下模安装座2内设有空腔并安装有冷压组件,所述下模安装座2的正上方设有顶盖板7且顶盖板7的下方设有上模安装座3,所述上模安装座3的下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下压头301;
[0019]所述下模安装座2的外侧设有承重装配板8,且承重装配板8上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气缸9和引料凹板10,第一气缸9上通过支架与承重装配板8连接,所述第一气缸9和引料凹板10位于下模安装座2的两侧,且第一气缸9的输出端安装有推料板11。
[0020]所述冷压组件包括冷压模垫块12,所述冷压模垫块12上安装有冷压模13,所述冷压模13上方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架14且限位架14的上端通过螺栓与下模安装座2连接,拆卸时只需将限位架14拆卸,即可将冷压模13从下模安装座2内取出,所述冷压模13和冷压模垫块12上均设有开口且开口内活动安装有顶柱15,即顶柱15可在该开口内进行上下移动,所
述顶柱15的下方在环形支撑柱4内安装有第二气缸16,所述第二气缸16的输出端与顶柱15连接。
[0021]所述下压头301的上方在顶盖板7上安装有第三气缸17,所述第三气缸17的输出端朝下并与上模安装座3连接,所述上模安装座3的外侧设有连接固定板18且连接固定板18上端面与顶盖板7连接,所述连接固定板18下方的两侧均安装有承重连接柱19且承重连接柱19设有多组,所述承重连接柱19的下端贯穿承重装配板8并与底座1连接,所述承重装配板8下方与承重连接柱19的连接处安装有固定限位块20。
[0022]所述下模安装座2下端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卡槽21,所述限位卡槽21的下方在定位座5上安装有限位柱22,且限位柱22与限位卡槽21的位置对应,所述定位座5内侧安装有防护壳体23,且防护壳体23的内侧与下模安装座2的外侧贴合连接。
[0023]所述顶柱15的两侧在定位座5上设有滑动限位槽24,所述滑动限位槽24的一侧在顶柱15上安装有滑动限位块25且滑动限位块25与滑动限位槽24适配。
[0024]所述引料凹板10内凹槽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惰轮一次成型冷挤压模具,包括底座(1)、下模安装座(2)、上模安装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通过环形支撑柱(4)安装有定位座(5),所述定位座(5)上设有定位槽(6)且定位槽(6)内安装有下模安装座(2),所述下模安装座(2)内设有空腔并安装有冷压组件,所述下模安装座(2)的正上方设有顶盖板(7)且顶盖板(7)的下方设有上模安装座(3),所述上模安装座(3)的下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下压头(301);所述下模安装座(2)的外侧设有承重装配板(8),且承重装配板(8)上方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气缸(9)和引料凹板(10),所述第一气缸(9)和引料凹板(10)位于下模安装座(2)的两侧,且第一气缸(9)的输出端安装有推料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轮一次成型冷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压组件包括冷压模垫块(12),所述冷压模垫块(12)上安装有冷压模(13),所述冷压模(13)上方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架(14)且限位架(14)的上端通过螺栓与下模安装座(2)连接,所述冷压模(13)和冷压模垫块(12)上均设有开口且开口内活动安装有顶柱(15),所述顶柱(15)的下方在环形支撑柱(4)内安装有第二气缸(16),所述第二气缸(16)的输出端与顶柱(1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轮一次成型冷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头(301)的上方在顶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冬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远邦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