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浪涌式超泡气顶过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庭水族饲养和规模化海水或淡水的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浪涌式超泡气顶过滤装置,先通过前置物理仓的沉降和截筛功能过滤掉养殖旧水中地大部分可见或不可见的污物,再通过超泡气顶仓改善水质后循环再使用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时至今日,家庭水族饲养和水产养殖所产生的旧水生化降解再处理手段,仍然停留在多方式(系统)并行的老旧模式,各方式(系统)功能单一且实现功能不完全,设备繁复故障率较高,耗材杂耗能大耗水多,人工投入大。
[0003]优质的养殖水源选择,排除掉一些条件苛刻不可轻易复制的,诸如流动活水更替或天然水域养殖的方式以外,一般都要先经物理过滤,下面对常用几种物理过滤方式进行说明:
[0004]1、水压渗透/自流棉过滤(常见方式:上过滤箱/器、侧滤箱/器、下滤箱/器等):其优点为实施和组装简易,成本低,选材方便,搭配简单,其缺点为空间占用大,影响美观,噪音大,效率低,容易堵塞,清洗麻烦,持续使用的话,过滤层数一般无法超过6层,扬程浪费,功效比非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浪涌式超泡气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泡气顶装置(31)、水泵(28)、至少一个前置物理过滤仓(7)和/或至少一个前置生化仓(19),至少一个所述前置物理过滤仓(7)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前置生化仓(19)通过管道与所述超泡气顶装置(31)连通,与所述超泡气顶装置(31)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所述水泵(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浪涌式超泡气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阀(5)、第一管路(6)、第二管路(16)、第一气阀(17)、第三管路(25)、第二气阀(26)、第四管路(40)以及第二水阀(41);所述第一水阀(5)通过所述第一管路(6)与所述前置物理过滤仓(7)连通;所述第二管路(16)的一端与所述前置物理过滤仓(7)连通,所述第二管路(16)的另一端与所述前置生化仓(19)连通,所述第二管路(16)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气阀(17);所述第三管路(25)的一端与所述前置生化仓(19)连通,所述第三管路(25)的另一端与所述超泡气顶装置(31)连通管,所述第三管路(25)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气阀(26);所述第二水阀(41)通过所述第四管路(40)与所述超泡气顶装置(3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浪涌式超泡气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物理过滤仓(7)内分为沉降仓(9)、格栅板(8)、缓升仓(11)以及精细过滤仓(13),所述缓升仓(11)内设置有浮动悬挂滤材(21),所述缓升仓(11)和所述精细过滤仓(13)之间设置有连通二者的开口(12),所述精细过滤仓(13)内设置有若干截筛流化区(14),所述截筛流化区(14)内设置有过滤棉或纤维球,所述第一管路(6)与所述缓升仓(11)连通,所述第二管路(16)与所述精细过滤仓(13)连通,所述缓升仓(11)以及所述精细过滤仓(13)与所述沉降仓(9)之间设置有所述格栅板(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浪涌式超泡气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盖(15)和第一排水阀(10),所述第一密封盖(15)封闭设置在所述前置物理过滤仓(7)的顶部敞口端,所述第一排水阀(10)通过管道与所述沉降仓(9)连通,位于所述沉降仓(9)内且连接所述第一排水阀(10)的管道上多处设置有开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浪涌式超泡气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生化仓(19)内设置有散流管(20)、抬水筛板(23)以及吸附棉(22),所述散流管(20)设置在所述前置生化仓(19)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二管路(16)连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