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涛专利>正文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1720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壳体、差速轮系、半轴轮系,所述差速轮系和所述半轴轮系位于所述差速器壳体内部,所述差速轮系包括第一差速轮系和第二差速轮系,所述第一差速轮系和所述第二差速轮系结构上相同,所述半轴轮系包括第一半轴轮系和第二半轴轮系,所述第一半轴轮系和所述第二半轴轮系结构上相同。当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半轴轮系中的不同半轴齿轮轴和所述第二半轴轮系中的不同半轴齿轮轴被控制锁至止时,可从所述第二半轴轮系中非控制的半轴齿轮轴输出不同的转速,可以实现多样化的传动比,可提高整车的经济性。可提高整车的经济性。可提高整车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动力传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混合动力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动力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在现代工业社会里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近年来,人们对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日益增大,混合动力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对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等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混合动力车辆的研发设计中处于首要地位。
[0003]目前,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主要基于行星齿轮轮系的结构和基于平行轴齿轮轮系的结构。基于行星齿轮轮系的混合动力传动装置,自由度灵活、运行平稳,但其结构复杂,控制难度大,制造成本高;基于平行轴齿轮轮系的混合动力传动装置,结构简单,但其布置的灵活性受限,占用空间较大。
[0004]本专利技术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其结构简单,实现方便,成本低,工作可靠,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壳体、差速轮系、半轴轮系,所述主减速器包括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和主减速器从动齿轮,所述差速器壳体焊接在所述主减速器从动齿轮上,所述差速轮系和所述半轴轮系位于所述差速器壳体内部,所述差速轮系包括第一差速轮系和第二差速轮系,所述第一差速轮系和所述第二差速轮系结构上完全相同,所述半轴轮系包括第一半轴轮系和第二半轴轮系,所述第一半轴轮系和所述第二半轴轮系结构上完全相同。
[0006]优选的,所述差速器壳体上焊接有一根中心圆柱轴。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差速轮系或第二差速轮系包括第一差速齿轮、齿圈、第二差速齿轮、行星架、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三行星齿轮、第四行星齿轮、第三差速齿轮、太阳轮、连接轴,所述第一差速齿轮与所述齿圈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差速齿轮通过齿轮内孔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上所述中心圆柱轴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差速齿轮与所述行星架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差速齿轮通过齿轮内孔与所述连接轴间隙配合,所述行星架上有四根圆柱轴,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齿轮内孔分别所述行星架上的所述四根圆柱轴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所述第四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齿圈啮合,所述第三差速齿轮焊接在所述连接轴的一端,所述太阳轮焊接在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所述太阳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所述第四行星齿轮啮合,所述连接轴内孔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上所述中心圆柱轴间隙配合。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半轴轮系或所述第二半轴轮系包括第一半轴齿轮、第一半轴空
心轴、第二半轴齿轮、第二半轴空心轴、第三半轴齿轮、第三半轴空心轴,所述第一半轴齿轮内孔直径与所述第一半轴空心轴内孔直径相等,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内孔直径与所述第二半轴空心轴内孔直径相等,所述第三半轴齿轮内孔直径与所述第三半轴空心轴内孔直径相等,所述第一半轴齿轮焊接在所述第一半轴空心轴一端,所述第一半轴齿轮内孔与所述第一半轴空心轴内孔同轴线,所述第一半轴空心轴与所述第二半轴空心轴内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半轴空心轴内孔与所述第二半轴空心轴内孔同轴线,所述第二半轴齿轮焊接在所述第二半轴空心轴一端,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内孔与所述第二半轴空心轴内孔同轴线,所述第二半轴空心轴与所述第三半轴空心轴内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半轴空心轴内孔与所述第三半轴空心轴内孔同轴线,所述第三半轴齿轮焊接在所述第三半轴空心轴一端,所述第三半轴齿轮内孔与所述第三半轴空心轴内孔同轴线。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半轴轮系的所述第一半轴齿轮与所述第一差速轮系、所述第二差速轮系的所述第一差速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半轴轮系的第一半轴齿轮与所述第一差速轮系、所述第二差速轮系的所述第一差速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半轴轮系的第二半轴齿轮与所述第一差速轮系、所述第二差速轮系的所述第二差速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半轴轮系的第二半轴齿轮与所述第一差速轮系、所述第二差速轮系的所述第二差速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半轴轮系的所述第三半轴齿轮与所述第一差速轮系、所述第二差速轮系的所述第三差速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半轴轮系的所述第三半轴齿轮与所述第一差速轮系、所述第二差速轮系的所述第三差速齿轮啮合。
[001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差速器与行星轮系的结合运用,可实现不同速度的变换。
[0011]2、采用齿轮传动,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实现方便,成本低,工作可靠,便于推广使用。
[001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1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4]图1 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 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6]图3 为本专利技术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 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差速轮系/第二差速轮系结构示意图。
[0018]图5 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半轴轮系/第二半轴轮系结构示意图。
[0019]图6 为本专利技术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和图2 所示,本专利技术专利包括:主减速器主动齿轮102和主减速器从动齿轮104、差速器壳体103、第一差速轮系21、第二差速轮系22、第一半轴轮系23、第二半轴轮系24,所述差速器壳体103焊接在所述主减速器从动齿轮104上,所述第一差速轮系21、所述第二差速轮系22、所述第一半轴轮系23、所述第二半轴轮系24位于所述差速器壳体103内部,
如图2和图3 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差速器壳体103上焊接有一根中心圆柱轴105。
[0021]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差速轮系21或第二差速轮系22包括第一差速齿轮2101/2201、齿圈2102/2202、第二差速齿轮2104/2204、行星架2103/2203、第一行星齿轮2108/2208、第二行星齿轮2109/2209、第三行星齿轮2110/2210、第四行星齿轮2111/2211、第三差速齿轮2107/2207、太阳轮2105/2205、连接轴2106/2206,所述第一差速齿轮2101/2201与所述齿圈2102/2202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差速齿轮2101/2201通过齿轮内孔与所述差速器壳体103上所述中心圆柱轴105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差速齿轮2104/2204与所述行星架2103/2203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差速齿轮2104/2204通过齿轮内孔与所述连接轴2106/2206间隙配合,所述行星架2103/2203上有四根圆柱轴,所述第一行星齿轮2108/2208、所述第二行星齿轮2109/2209、所述第三行星齿轮2110/2210、所述第四行星齿轮2111/2211的齿轮孔分别所述行星架21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壳体、差速轮系、半轴轮系,所述差速器壳体上焊接有一根中心圆柱轴,所述差速轮系和所述半轴轮系位于所述差速器壳体内部,所述差速轮系包括第一差速轮系和第二差速轮系,所述第一差速轮系和所述第二差速轮系结构上相同,所述半轴轮系包括第一半轴轮系和第二半轴轮系,所述第一半轴轮系和所述第二半轴轮系结构上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速轮系或第二差速轮系包括第一差速齿轮、齿圈、第二差速齿轮、行星架、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三行星齿轮、第四行星齿轮、第三差速齿轮、太阳轮、连接轴,所述第一差速齿轮与所述齿圈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差速齿轮通过齿轮内孔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上所述中心圆柱轴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差速齿轮与所述行星架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差速齿轮通过齿轮内孔与所述连接轴间隙配合,所述行星架上有四根圆柱轴,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的齿轮内孔分别所述行星架上的所述四根圆柱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所述第四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齿圈啮合,所述第三差速齿轮焊接在所述连接轴的一端,所述太阳轮焊接在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所述太阳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所述第四行星齿轮啮合,所述连接轴内孔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上所述中心圆柱轴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轴轮系或所述第二半轴轮系包括第一半轴齿轮、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张勇徐驰
申请(专利权)人:刘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