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驱动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752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输出组件,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输入组件与所述输出组件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输入组件与输出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驱动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混合动力汽车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驱动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所谓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车辆驱动系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联合组成的车辆。
[0003]目前的混合动力汽车一般采用发动机和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不同的控制策略,使电机单独或与发动机一起提供动力。这样可充分发挥两种动力源的优势,即电机节能、污染小、噪声低、中低速动力性能好,但续航里程少,充电设施不完备,而发动机则具有很好的续航能力、加油设施完备。两者结合后可以取长补短,改善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尤其是在节能和环保成为汽车行业发展主流的今天,混合动力汽车已成为全世界各大主机厂大力发展的技术方向。而现有的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驱动系统结构较复杂,导致不容易控制,而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驱动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输入组件、第二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输入组件与所述输出组件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输入组件与输出组件连接。
[0006]所述第一输入组件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一一档主动齿轮和第一二档主动齿轮,第一一档主动齿轮和第一二档主动齿轮空套在第一输入轴上,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
[0007]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输出轴以及设置于输出轴上且与输出轴同步转动的一档输出齿轮和二档输出齿轮,一档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一档主动齿轮相啮合,二档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二档主动齿轮相啮合。
[0008]所述第二输入组件包括第二输入轴、第二一档主动齿轮和第二二档主动齿轮,第二一档主动齿轮和第二二档主动齿轮空套在第二输入轴上,第二输入轴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一档输出齿轮与第二一档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二档输出齿轮与第二二档主动齿轮相啮合。
[0009]所述输出组件布置在所述第一输入组件和所述第二输入组件之间。
[0010]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输出齿轮组与所述第一输入组件连接。
[0011]所述输出齿轮组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的输出主动齿轮和与所述第一输入组件连接且与输出主动齿轮相啮合的输出从动齿轮。
[0012]所述发动机通过离合器与所述第一输入组件连接。
[0013]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还包括差速器从动齿轮和差速器总成,所述输出组件包括与差速器从动齿轮相啮合的差速器主动齿轮。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包括上述的动力驱动系统。
[0015]本技术的动力驱动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0016]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动力驱动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为:1、发动机;2、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离合器;5、第一输入组件;51、第一输入轴;52、第一一档主动齿轮;53、第一二档主动齿轮;54、第一同步器;6、第二输入组件;61、第二输入轴;62、第二一档主动齿轮;63、第二二档主动齿轮;64、第二同步器;7、输出组件;71、输出轴;72、一档输出齿轮;73、二档输出齿轮;74、差速器主动齿轮;8、差速器从动齿轮;9、差速器总成;10、输出齿轮组;101、输出主动齿轮;102、输出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1、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3、输出组件7、差速器从动齿轮8和差速器总成9,第一电机2通过第一输入组件5与输出组件7连接,第二电机3通过第二输入组件6与输出组件7连接。
[0023]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第一输入组件5包括第一输入轴51、第一同步器54、第一一档主动齿轮52和第一二档主动齿轮53,第一一档主动齿轮52和第一二档主动齿轮53空套在第一输入轴51上,第一输入轴51与第一电机2连接。输出组件7包括与差速器从动齿轮8相啮合的差速器主动齿轮74、输出轴71以及设置于输出轴71上且与输出轴71同步转动的一档输出齿轮72和二档输出齿轮73,一档输出齿轮72与第一一档主动齿轮52相啮合,二档输出齿轮73与第一二档主动齿轮53相啮合。
[0024]如图1所示,第一输入轴51的轴线与输出轴71的轴线相平行,第一一档主动齿轮52和第一二档主动齿轮53与第一输入轴51为同轴设置,第一一档主动齿轮52的直径小于第一二档主动齿轮53的直径,在第一输入轴51的轴向上,第一一档主动齿轮52位于离合器4和第一二档主动齿轮53之间。第一同步器54布置在第一一档主动齿轮52和第一二档主动齿轮53之间,并与第一输入轴51固连。第一同步器54可分别与第一一档主动齿轮52和第一二档主动齿轮53结合,或处于中间位置。第一同步器54可分别与第一一档主动齿轮52和第一二档主动齿轮53相结合,从而使动力从第一输入轴51的第一一档主动齿轮52或第一二档主动齿轮53传递到一档输出齿轮72或二档输出齿轮73上。
[0025]一档输出齿轮72、二档输出齿轮73和差速器主动齿轮74与输出轴71为同轴固定连
接且差速器主动齿轮74、一档输出齿轮72和二档输出齿轮73为沿输出轴71的轴向依次布置,一档输出齿轮72的直径大于第一一档主动齿轮52的直径且大于二档输出齿轮73的直径,二档输出齿轮73的直径小于第一二档主动齿轮53的直径,差速器主动齿轮74的直径小于差速器从动齿轮8的直径,差速器从动齿轮8与差速器总成9固定连接,差速器总成9用于输出动力驱动系统的动力至车辆的半轴,从而带动车轮转动,产生驱动车辆行驶的驱动力。
[0026]如图1所示,第二输入组件6包括第二输入轴61、第二同步器64、第二一档主动齿轮62和第二二档主动齿轮63,第二一档主动齿轮62和第二二档主动齿轮63空套在第二输入轴61上,第二输入轴61与第二电机3连接,一档输出齿轮72与第二一档主动齿轮62相啮合,二档输出齿轮73与第二二档主动齿轮63相啮合。第二输入轴61与第二电机3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第二输入轴61的轴线与输出轴71的轴线相平行,第二一档主动齿轮62和第二二档主动齿轮63与第二输入轴61为同轴设置,第二一档主动齿轮62的直径小于第二二档主动齿轮63的直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输入组件与所述输出组件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输入组件与输出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组件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一一档主动齿轮和第一二档主动齿轮,第一一档主动齿轮和第一二档主动齿轮空套在第一输入轴上,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输出轴以及设置于输出轴上且与输出轴同步转动的一档输出齿轮和二档输出齿轮,一档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一档主动齿轮相啮合,二档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二档主动齿轮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组件包括第二输入轴、第二一档主动齿轮和第二二档主动齿轮,第二一档主动齿轮和第二二档主动齿轮空套在第二输入轴上,第二输入轴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一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栋黄善敏郑勇杨加丰
申请(专利权)人:吉孚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