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动车辆的变速器、动力传动系及操作变速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变速器,该变速器包括电动机器、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从动轴、以及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和第三行星齿轮组,其中这些行星齿轮组分别包括多个元件,其中设置有第一换挡元件、第二换挡元件、第三换挡元件、第四换挡元件和第五换挡元件,并且其中电动机器的转子与第二驱动轴处于连接。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机动车辆动力传动系,在其中使用前述变速器;并且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变速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混合动力车辆中已知如下变速器,该变速器除了齿轮组之外还具有一个或多个电动机器。在此,该变速器通常被设计为多挡位的,即可以通过致动对应的换挡元件切换作为驱动轴与从动轴之间挡位的多个不同的传动比,其中这优选地自动地完成。根据换挡元件的布置方式,这些换挡元件是离合器或制动器。在此,该变速器被用于根据各种标准来以适合的方式实现机动车辆的驱动机器的牵引力提供。在此,变速器的挡位在大多数情况下还用于与至少一个电动机器共同作用以呈现纯电力行驶。此外,该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变速器(G),所述变速器包括电动机器(EM1)、第一驱动轴(GW1)、第二驱动轴(GW2)、从动轴(GWA)以及第一行星齿轮组(P1)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2),其中所述行星齿轮组(P1,P2)分别包括多个元件(E11,E21,E31,E12,E22,E32),其中设置有第一换挡元件(A)、第二换挡元件(B)、第三换挡元件(C)、第四换挡元件(D)和第五换挡元件(E),并且其中所述电动机器(EM1)的转子(R1)与所述第二驱动轴(GW2)处于连接,其特征在于,
‑
所述从动轴(GWA)防旋转地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第二元件(E22)连接并且防旋转地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第三元件(E31)连接并且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一换挡元件(A)防旋转地与所述第一驱动轴(GW1)连接,
‑
所述第二驱动轴(GW2)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第二元件(E21)以及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第三元件(E32)防旋转地连接,
‑
所述第一驱动轴(GW1)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二换挡元件(B)防旋转地与所述第二驱动轴(GW2)连接,
‑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第一元件(E12)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三换挡元件(C)固定在防旋转的结构元件(GG)处并且此外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五换挡元件(E)与所述第一驱动轴(GW1)连接,
‑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第一元件(E11)能够借助于所述第四换挡元件(D)固定在所述防旋转的结构元件(GG)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G),其中通过选择性地闭合所述五个换挡元件(A,B,C,D,E)
‑
通过致动所述第二换挡元件(B)和所述第三换挡元件(C)获得所述第一驱动轴(GW1)与所述从动轴(GWA)之间的第一挡位(1);
‑
如下地获得所述第一驱动轴(GW1)与所述从动轴(GWA)之间的第二挡位,o在第一变体(2.1)中通过致动所述第一换挡元件(A)和所述第三换挡元件(C),o在第二变体(2.2)中通过闭合所述第一换挡元件(A)和所述第四换挡元件(D),o在第三变体(2.3)中通过致动所述第一换挡元件(A)和所述第二换挡元件(B),o在第四变体(2.4)中通过闭合所述第一换挡元件(A)和所述第五换挡元件(E),o在第五变体(2.5)中通过闭合所述第二换挡元件(B)和所述第五换挡元件(E);
‑
以及通过致动所述第二换挡元件(B)和所述第四换挡元件(D)获得所述第一驱动轴(GW1)与所述从动轴(GWA)之间的第三挡位。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变速器(G),其中
‑
通过闭合所述第三换挡元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