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任务的航天器座舱压力防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领域,涉及一种座舱压力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航天器在深空探测任务中可能会遭遇微流星体击穿舱壁,导致不可修复的座舱气体泄漏。座舱气体泄漏会使得座舱压力急剧下降,座舱总压、氧分压不足以满足人体生理要求,航天员会发生缺氧、减压病等症状,最严重的情况可能发生体液沸腾,座舱泄漏严重威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Judd在专利US
‑
3386685中提出了用于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压力防护系统,实现了航天员从座舱环境经气闸舱停留安全过渡至太空环境。目前的压力防护系统在座舱泄漏状况下通过持续向座舱供气以维持舱压,而航天器携带的气体资源有限,持续供气可能会带来较大的气体资源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深空探测任务的航天器座舱压力防护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用于深空探测任务的航天器座舱压力防护系统,采用气体回收技术与充气舱技术,包括正常模式及应急模式两种工作状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深空探测任务的航天器座舱压力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气体回收技术与充气舱技术,包括正常模式及应急模式两种工作状态。正常模式下,系统通过回收泵将部分座舱空气转移至充气舱储存,实现座舱逐级减压,当航天器即将返回近地轨道时,将充气舱内的空气转移回座舱,实现座舱复压。当航天器在深空探测途中遭遇座舱泄漏的压力应急状况时,压力防护系统切换到应急模式。航天员及时穿着航天服进行压力防护,座舱自然泄漏,当航天员需要进行进食、排泄等必要的舱内/服外活动,系统提前向座舱供气进行复压并维持座舱压力,待航天员结束舱内活动并重新进行航天服防护后,系统停止向座舱供气,回收泵重新将座舱空气转移至充气舱储存,用于下一次座舱复压。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涵,杨春信,杨开春,张兴娟,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