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掣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129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51
一种水下掣链器,包括掣链器支架、滚轮和闸刀架,闸刀架设置在掣链器支架的中部,闸刀架的后侧设置有滚轮,闸刀架的前侧设置有两个闸刀;滚轮位于掣链器支架的中部,滚轮通过滚轮轴与掣链器支架旋转配合;闸刀架的中部设有锚链通道;闸刀架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张紧油缸,张紧油缸的缸体与掣链器支架固定连接,张紧油缸的活塞杆通过闸刀架连接块与闸刀架传动配合;闸刀架的顶部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闸刀翻转油缸,闸刀翻转油缸的缸体与闸刀架固定连接,闸刀翻转油缸的活塞杆与其对应侧的闸刀传动配合。本设计中翻转油缸自动控制闸刀开闭,操作更加安全、便捷,并能很好的适应水下工作。并能很好的适应水下工作。并能很好的适应水下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掣链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锚链夹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掣链器,具体适用于船舶航行或抛锚后夹持锚链。

技术介绍

[0002]掣链器主要用于船舶航行或抛锚后夹持锚链,抛锚后,闸上掣链器,可将锚链的拉力传给船体,使锚机不处于受力状态;航行时,掣链器承受锚和部分锚链的重力,保证锚始终固定在锚穴处,避免锚与锚穴撞击。因此,其结构没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性能,目前常用的掣链器大多需要人工去打开和关闭闸刀,使用不便;而且常规掣链器通常无法水下使用,无法同时适应船舶水上和水下止链,不能满足半潜船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人工开闭闸刀,且无法同时适应船舶水上和水下止链,不能满足半潜船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自动控制闸刀开闭,且能适应水上和水下两种工况的水下掣链器。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水下掣链器,所述水下掣链器包括掣链器支架、滚轮和闸刀架,所述滚轮和闸刀架均设置在掣链器支架的中部,所述滚轮位于闸刀架的后侧,闸刀架的前侧设置有两个相对的闸刀,所述闸刀通过转动销与闸刀架旋转配合,滚轮通过滚轮轴与掣链器支架旋转配合;
[0006]所述闸刀架的中部设有锚链通道;
[0007]所述闸刀架的左右两侧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张紧油缸,所述张紧油缸的缸体与掣链器支架固定连接,张紧油缸的活塞杆通过闸刀架连接块与闸刀架传动配合;
[0008]所述闸刀架的顶部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闸刀翻转油缸,所述两个闸刀翻转油缸的缸体与闸刀架固定连接,闸刀翻转油缸的活塞杆与其对应侧的闸刀传动配合。
[0009]所述滚轮轴与掣链器支架垂直连接,所述滚轮套设于滚轮轴上并通过第一水润滑轴承与其旋转配合;
[0010]所述滚轮轴内部设有沿轴方向的散热水道,所述滚轮轴与第一水润滑轴承的相接处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散热水道相连通。
[0011]所述两个闸刀之间设置有上导板和下导板,所述上导板与闸刀架的顶部固定连接,上导板靠近闸刀架的一端低于远离闸刀架的一端设置;所述下导板与闸刀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下导板靠近闸刀架的一端高于远离闸刀架的一端设置;
[0012]所述上导板的底面为弧面,所述下导板的顶面为弧面;
[0013]所述两个闸刀之间开设有卡口,所述卡口与锚链的尺寸相匹配。
[0014]所述闸刀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与翻转油缸的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油缸的活塞杆通过销轴与闸刀的顶部旋转配合。
[0015]所述掣链器支架包括底部支架、两个张紧油缸托架和两个插销机构,所述两个张紧油缸托架对称的固定在底部支架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两个插销机构对称的固定在底部支架顶部的左右两侧;
[0016]所述插销机构位于闸刀架连接块的前侧,所述张紧油缸托架位于闸刀架连接块的后侧,所述张紧油缸托架内固定设置有张紧油缸,所述张紧油缸的活塞杆与推动销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销的另一端依次与油缸托架的外壁、插销机构的外壁滑动配合,所述闸刀架连接块与推动销固定连接;
[0017]所述滚轮轴与底部支架垂直连接。
[0018]所述两个相对的闸刀设置在两个插销机构之间,所述闸刀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与其垂直连接的插销耳板,所述插销耳板上设有插销孔;
[0019]所述插销机构包括外框架、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外框架的底部与底部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自上而下的设置在框架中部,第一限位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板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外框架靠近闸刀的一侧上开设有耳板插口,所述耳板插口位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耳板插口与插销耳板相配合;
[0020]所述外框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插销油缸,所述插销油缸的活塞杆穿过外框架后与插销传动配合,所述插销的顶部与插销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插销的底部依次与第一限位孔、插销孔和第二限位孔插入配合。
[0021]所述推动销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二柱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二柱体的直径;
[0022]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与张紧油缸固定连接,第一柱体的另一端与第二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柱体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闸刀架连接块和隔套后与轴端挡圈固定连接;
[0023]所述闸刀架连接块的后端与第一柱体限位配合,闸刀架连接块的前端通过隔套与轴端挡圈限位配合;
[0024]所述第一柱体通过第二水润滑轴承与张紧油缸托架的外壁滑动配合,所述隔套通过第三水润滑轴承与插销机构的外壁滑动配合。
[0025]所述锚链通道内部设置有与闸刀架固定连接的锚链架,所述锚链架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导链槽,所述滚轮的外周开设有第二导链槽,所述第一导链槽和第二导链槽的大小均与锚链的尺寸相配合;
[0026]所述第一导链槽和第二导链槽内设置有锚链,所述锚链的一端与锚链轮相接,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一导链槽和第二导链槽后与锚固定连接。
[0027]所述转动销的上、下两端均与闸刀架固定连接,转动销通过第四水润滑轴承与闸刀上的闸刀耳板旋转配合。
[0028]所述翻转油缸的弹簧设置在有杆腔,所述张紧油缸的弹簧设置在无杆腔;
[0029]所述翻转油缸、张紧油缸和插销油缸均为内部设置有位移传感器的油缸;
[0030]所述翻转油缸、张紧油缸和插销油缸的活塞杆上均镀有陶瓷;
[0031]所述掣链器支架上设有防腐锌块。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3]1、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下掣链器中的闸刀架顶部对称的固定设置有两个闸刀翻转油缸,
两个闸刀翻转油缸的活塞杆分别通过销轴与两个闸刀的顶部旋转配合,闸刀翻转油缸可带动两个闸刀以转动销为中心旋转,控制闸刀的开合,且操作安全便捷;掣链器支架的顶部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张紧油缸,闸刀架设置在两个张紧油缸之间,张紧油缸的缸体与掣链器支架固定连接,张紧油缸的活塞杆通过闸刀架连接块与闸刀架侧部固定连接,张紧油缸活塞杆可带动闸刀前后移动,在航行状态下,左右闸刀将锚链卡住后,张紧油缸将闸刀架向前推动,使锚链张紧,确保锚能卡紧在锚穴中,避免锚与锚穴碰撞,减少设备损坏。因此,本专利技术中闸刀翻转油控制两个闸刀的开合,操作安全便捷;张紧油缸可以推动闸刀架前后移动,在航行状态下能使锚链张紧,确保锚能卡紧在锚穴中,避免锚与锚穴发生碰撞,避免设备损坏。
[0034]2、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下掣链器中的插销机构包括的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板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插销机构的外框架上靠近闸刀的一侧开设有耳板插口,当闸刀打开时,翻转油缸带动闸刀沿转动销旋转,设置在闸刀外侧的插销耳板随之旋转并自耳板插口插入插销机构内部,直至插销耳板上的插销孔与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对齐,此时控制插销油缸向下推动插销,使插销依次插入第一限位孔、插销孔和第二限位孔,此时闸刀只能处于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掣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掣链器包括掣链器支架(1)、滚轮(2)和闸刀架(3),所述滚轮(2)和闸刀架(3)均设置在掣链器支架(1)的中部,所述滚轮(2)位于闸刀架(3)的后侧,闸刀架(3)的前侧设置有两个相对的闸刀(4),所述闸刀(4)通过转动销(7)与闸刀架(3)旋转配合,滚轮(2)通过滚轮轴(21)与掣链器支架(1)旋转配合;所述闸刀架(3)的中部设有锚链通道(31);所述闸刀架(3)的左右两侧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张紧油缸(6),所述张紧油缸(6)的缸体与掣链器支架(1)固定连接,张紧油缸(6)的活塞杆通过闸刀架连接块(32)与闸刀架(3)传动配合;所述闸刀架(3)的顶部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闸刀翻转油缸(5,所述两个闸刀翻转油缸(5)的缸体与闸刀架(3)固定连接,闸刀翻转油缸(5)的活塞杆与其对应侧的闸刀(4)传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掣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轴(21)与掣链器支架(1)垂直连接,所述滚轮(2)套设于滚轮轴(21)上并通过第一水润滑轴承(23)与其旋转配合;所述滚轮轴(21)内部设有沿轴方向的散热水道(211),所述滚轮轴(21)与第一水润滑轴承(23)的相接处开设有出水孔(212),所述出水孔(212)与散热水道(211)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掣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闸刀(4)之间设置有上导板(311)和下导板(312),所述上导板(311)与闸刀架(3)的顶部固定连接,上导板(311)靠近闸刀架(3)的一端低于远离闸刀架(3)的一端设置;所述下导板(312)与闸刀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下导板(312)靠近闸刀架(3)的一端高于远离闸刀架(3)的一端设置;所述上导板(311)的底面为弧面,所述下导板(312)的顶面为弧面;所述两个闸刀(4)之间开设有卡口(44),所述卡口(44)与锚链的尺寸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掣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刀架(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耳板(33),所述连接耳板(33)与翻转油缸(5)的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油缸(5)的活塞杆通过销轴与闸刀(4)的顶部旋转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

4所述的任意一种水下掣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掣链器支架(1)包括底部支架(13)、两个张紧油缸托架(11)和两个插销机构(12),所述两个张紧油缸托架(11)对称的固定在底部支架(13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两个插销机构(12)对称的固定在底部支架(13)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插销机构(12)位于闸刀架连接块(32)的前侧,所述张紧油缸托架(11)位于闸刀架连接块(32)的后侧,所述张紧油缸托架(11)内固定设置有张紧油缸(6),所述张紧油缸(6)的活塞杆与推动销(6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销(61)的另一端依次与油缸托架(11)的外壁、插销机构(12)的外壁滑动配合,所述闸刀架连接块(32)与推动销(61)固定连接;所述滚轮轴(21)与底部支架(13)垂直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水下掣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相对的闸刀(4)设置在两个插销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宗陈旭东张雷张勇勇盛景乔李邦辉明国军曾维军郑晓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