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078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触控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套包含:一夹持构件,用以夹持一杆状对象,该夹持构件包含一导电接触部,该杆状对象具有一端部;一连接构件,包含一导电部;以及一触控构件,包含一导电触控部以及一容置空间用以套接该端部,该连接构件连接夹持构件与触控构件,该导电部电性连接该导电接触部以及该导电触控部。其具有良好握持感、可以与现有书写用笔配套使用,不致成为累赘并且同时提供笔套功能,进而与一般书写用笔结合,不易遗失,有效解决前述技术之问题。其该导电触控部可制成具有相当柔软性,以增加书写的手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用于触控屏操作所使用的触控操作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 用于电容式触控屏幕的触控套
技术介绍
触控系统主要包含两种型式电阻式和电容式。电阻式的工作原理是用电 压降的方式来找坐标轴,其结构上主要利用两层透明电极,中间隔以绝缘体屏 蔽,当触控面板受到触碰时,该处之透明电极即产生短路,进而侦测出触碰的 坐标。电容式的工作原理是用电场变化的方式来找坐标轴,其结构上主要利用 一玻璃板,两面都涂布导电材料,周围设有电极,于导电层上产生均匀的低压 电场,当触控面板受到手指触碰时,就会与导电层上的电场产生电容耦合,而 吸去微小的电流,各电极即测量通过的电流,进而找出触碰坐标。基于电阻式的工作原理,触控面板需有承受变形的能力。就使用上来说, 电阻式触控面板有使用寿命较短的缺点,且(液晶)显示面板亦可能同样暴露在 随时承受应力的危险。相反地,基于电容式的工作原理,触控面板无需有承受 变形的能力,故可使用较硬的材质作为触控面板的基材,除可增加使用寿命外, 也能作为保护显示面板使用。然而,电容式触控面板需使用能汲取微量电荷的 对象作为触控物,人体虽可经由手指而达到前述目的,但是手指与触控面板接 触面积过大,造成实际应用上的定位困扰。因此有专用的触控笔,其通常为一 支金属棒状物。此虽解决定位困扰的问题,但是额外的触控笔却增加收纳、保 存的麻烦。为了怕遗失而可能将触控笔做得小一点以便顺利收纳于其搭配使用 的电子装置中,但因体积较一般书写用笔小而不便于握持使用;为了方便握持使用而可能将触控笔仿一般笔制作,但却不利于携带,更易因其专用的特性而 于欲使用时却发现忘了携带,甚至是遗失。因此,电容式触控面板用的触控笔 的设计常陷入此两难的困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握持感、可以与现有书写用笔配套使用,不致 成为累赘的触控套,其可提供使用者使用时良好的握感,并且同时提供笔套功 能,进而与一般书写用笔结合,不易遗失,有效解决前述技术之问题。其该导 电触控部可制成具有相当柔软性,以增加书写的手感。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放案如下一种触控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套包含一夹持构件,用以夹持一杆状对象,该夹持构件包含一导电接触部,该杆 状对象具有一端部;一连接构件,包含一导电部;以及一触控构件,包含一导电触控部以及一容置空间用以套接该端部,该连接 构件连接夹持构件与触控构件,该导电部电性连接该导电接触部以及该导电触 控部。具体的讲,所述触控构件包含一缓冲物,填充于容置空间中。 上述缓冲物可以为一海绵或一凝胶物。 所述缓冲物包含一孔,用以卡持该端部。 所述触控构件包含一多孔隙结构或一柱状结构。所述触控构件包含一卡持部,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用以卡持该端部。 所述触控套呈一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包含位于该管状结构内部的一肋结构,所述肋结构为轴向设 置的肋板、径向设置的肋板或轴向与径向结合设置的肋板。所述夹持构件、该连接构件以及该触控构件系一体成型,所述一体成型的 材质为一导电橡胶。所述触控构件包含一螺旋弹性体,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所述导电接触部至导电触控部间的电阻值小于100欧姆。该触控套特别适用于电容式触控屏幕,其夹持构件用以夹持一杆状对象并 包含一导电接触部,该杆状对象具有一端部。该连接构件包含一导电部。触控 构件包含一导电触控部以及一容置空间,其中连接构件连接夹持构件与触控构 件,导电部电性连接导电接触部以及导电触控部。使用者手握杆状对象并以手 指接触该导电接触部,进而达到与该导电触控部电性连接的关系。当使用者控制导电触控部触碰一电容式触控面板时, 一微量电荷即经由导电触控部、导电 部、导电接触部及手指而流入使用者身体,进而达到触控目的当该杆状物件为一支笔时,触控套套于该笔上,即可形成一支触控笔,并 且具有一般书写用笔的握感。该触控套也可取代该笔的笔套,使其不致成为累 赘,并当该触控套设置有笔夹时,更具笔套的实用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触控套 可提供使用者使用时良好的握感,并且同时提供笔套功能,进而与一般书写用 笔结合,不易遗失,有效解决前述技术的问题。此外,随着应用程序功能的发 展,触控笔不再仅局限于点触的操作,在许多情况下,以触控笔作文字输入反 而是常态,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触控套的该导电触控部可制成具有相当柔软性,以 增加书写的手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触控套可整合使用于一般常用的书写工具上(铅笔、原 子笔、钢笔或其它可套持的杆状对象),使得触控套与该书写工具的组合可提供 使用者一般书写的手感,且触控套前端提供的柔软度更能模拟实际书写的手感; 而原来的书写工具的功能仍保留,使用者仍可使用,所以触控套不易遗失,有 效解决前述技术的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触控套的应用不限于电容式触控面板, 于电阻式触控面板,甚至其它光学式、超音波式触控面板,也能取代传统触控 笔完整的功能,提供前述各实施例中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触控套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A为根据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触控套的示意图。图1B为图1A中触控套的俯视图。图2为图1B中的触控套沿X-X向的剖面图。图3A至图3C绘示了具有不同结构的卡持部的触控套的剖面图。图4A至图4C绘示了具有不同孔截面的卡持部的俯视图。图5A及图5B为具有多孔隙结构的触控套的剖面图。图5C为图5B的俯视图。图5D为具有柱状结构的触控套的剖面图。图5E为图5D的仰视图。图5F为具有肋结构的触控套的剖面图。图5G为图5F的俯视图。图6A绘示了具有垂直设置弹簧的触控套的剖面图。图6B绘示了具有水平设置弹簧的触控套的剖面图。图7A绘示了仅具有垂直设置弹簧的触控套的剖面图。图7B绘示了图7A中触控套于笔头下压时的剖面图。图8为具有笔夹的触控套的示意图。图9A为根据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触控套的示意图。图9B绘示了图9A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A及图1B。图1A绘示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触控套1的示意图。 图1B绘示了图1A中触控套的俯视图。根据该较佳具体实施例,触控套1为一 体成型,呈现管状结构,约T5公分长,其主要由夹持构件12、连接构件14及 触控构件16组成。夹持构件12包含导电接触部122,连接构件14包含导电部 142,触控构件16包含导电触控部162;连接构件14连接夹持构件12与触控构 件16,而导电部142则电性连接导电接触部122以及导电触控部162。这些导 电部的导电功能可以涂布导电涂层或黏贴导电织品(例如导电布)的方式实现。 当然,也可以导电材料(例如导电橡胶)直接射出成型,而前述的涂布或黏贴制 程可省略,以避免涂层或黏贴层剥离的风险,增加产品的稳定性。请参阅图2,图2为沿图1B中触控套1的X—X向剖面图。夹持构件12夹 持一杆状对象,该杆状对象具有一端部;根据图2所示,该杆状对象为一支笔 3(以虚线绘示于图2中),笔3包含笔杆32及笔头34(即该杆状物件的端部)。 夹持构件12夹持着笔杆32,笔头34则套接于触控构件16的容置空间166中。 触控构件16包含卡持部164,卡持部164包含孔1642并藉由孔1642卡持笔头 34的尖端,可避免使用者用力过度而使得笔头34的尖端刺穿触控构件16,尤 其是导电触控部162 (至少包含触控套1的前端,用以与一触控面板接触的部分)。 其中,图2中虽然显示出孔1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套包含: 一夹持构件,用以夹持一杆状对象,该夹持构件包含一导电接触部,该杆状对象具有一端部; 一连接构件,包含一导电部;以及 一触控构件,包含一导电触控部以及一容置空间用以套接该端部,该连接构件连接夹持构件与触控构件,该导电部电性连接该导电接触部以及该导电触控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成得涂一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