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仪器中的除气溶胶装置及实验室仪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9565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仪器中的除气溶胶装置及实验室仪器,除气溶胶装置安装于待检测的实验室仪器内部,除气溶胶装置包括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的结构相同,并排且方向相反设置;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内均设置有过滤气溶胶的过滤网,实现从污浊空气到洁净空气的净化;结合第一、第二除气溶胶结构形成内部循环系统来过滤掉实验室仪器内形成的气溶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是一个独立的内循环系统,能够有效过滤掉实验室仪器内部的气溶胶,减少带病毒和细菌的气溶胶空气污染外界环境;且实现实验室仪器的腔体内和腔体外的两种方式的气溶胶过滤,过滤效果佳。滤效果佳。滤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仪器中的除气溶胶装置及实验室仪器


[0001]本技术涉及体外诊断医疗卫生临床检验
,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仪器中的除气溶胶装置及实验室仪器。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实验室检测仪器均须要用了:样本去盖、震荡样本混匀、超声混匀、摇晃混匀、搅拌、样本开盖等待放置、样本转移、搬运、试剂雾化、试纸检测等活动技术,这些技术是我们所有检测仪器常用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均伴随着气溶胶和带着病毒和污染物的液体、固体小颗粒,这些小颗粒轻者让人呼吸感官难受,重则传染病毒或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害。
[0003]现在技术中的解决种问题的办法大多是减少人工参与,比如:流水线技术,无人参与的全自动检测仪器等。但这类仪器本身是封闭工作,内部形成的气溶胶大部分只能在仪器内部循环蔓延,只有少部分泄露,影响非常小基本没有。但是人在干预或维修以及处理问题时风险非常高,特别是有能通过空气传染的疾病检测仪器是生物污染风险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实验室仪器中的除气溶胶装置及实验室仪器,本技术的除气溶胶装置通过一个内部循环装置来过滤掉这些动作所形成的气溶胶,减少气溶胶对人体的伤害。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实验室仪器中的除气溶胶装置,所述除气溶胶装置安装于待检测的实验室仪器内部,所述除气溶胶装置包括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所述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的结构相同,并排且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内均设置有过滤气溶胶的过滤网,实现从污浊空气到洁净空气的净化;
[0007]结合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形成内部循环系统来过滤掉实验室仪器内形成的气溶胶。
[0008]工作原理是:基于现在空气中的污物主要有:粉尘、纤维、油污、病菌、气溶胶;其中,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在0.01-100μm之间,病毒粒子粒径为0.02

0.3μm,细菌以及真菌等粒径范围在0.3-100μm之间,其中与疾病有关的微生物气溶胶直径主要集中在0.1-20μm。本技术采用上述方案设计的除气溶胶装置是一个独立的循环系统,通过本系统后除去空气中产生的气溶胶和部分病毒、污物。本技术的除气溶胶装置包括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的结构相同,并排且方向相反设置;通过在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内均设置有过滤气溶胶的过滤网,实现从污浊空气到洁净空气的净化;使用时,通过把本技术除气溶胶装置安装于在待检测的实验室仪器内部,结合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形成内部循环系统,通过空气循环降低的实验室仪器内部空气的气溶胶浓度;也可以通过对外排,让外部空气过滤
进入仪器内部进行稀释仪器内部空气,降低内部空气的气溶胶浓度。
[0009]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有效过滤掉实验室仪器内部的气溶胶,减少带病毒和细菌的气溶胶空气污染外界环境;且全程自动控制,减少传染风险;还利于将气溶胶集中收集起来,集中消毒灭菌处理,避免污染。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除气溶胶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是一个中空的腔体,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带导向的进气窗口,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带导向的出气窗口;所述外壳内中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风机,第二过滤风机,所述第一过滤风机与外壳底部形成污浊空气缓冲腔体,所述第一过滤风机与外壳顶部形成洁净空气缓冲腔体;
[0011]所述第一过滤风机,第二过滤风机之间从下往上设置有大杂质过滤网、气溶胶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风机,第二过滤风机同向供风,可以增加过滤效率和增加吸力和排风力,增加空气循环风力。
[0012]污浊空气从带导向的进气窗口进入外壳内,污染的空气先通过带导向的进气窗口,进气窗口是其吸气方向的流导,这样可以对产生气溶胶较多的地方进行固定吸气,较少气溶胶向其他地方扩散;然后依次经过第一过滤风机、大杂质过滤网、气溶胶过滤网、第二过滤风机净化后,把净化后的洁净空气从带导向的出气窗口。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除气溶胶结构还包括防护网,所述带导向的进气窗口、带导向的出气窗口的内侧均设有防护网,防护网是防止大颗粒或较大体积物品进入污浊空气缓冲腔体损坏风扇或伤人。
[0014]优选地,所述气溶胶过滤网的孔径是0.1微米,保证过滤与疾病有关的微生物气溶胶。
[0015]优选地,所述气溶胶过滤网是带静电或活性炭吸附性细小过滤网,基于大杂质过滤网能过滤掉大部分纤维和大颗粒粉尘,气溶胶过滤网是带静电或活性炭吸附性细小过滤网;且它们可以从外壳侧面进行更换。
[0016]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除气溶胶装置的实验室仪器,包括所述的一种实验室仪器中的除气溶胶装置,所述除气溶胶装置安装于实验室仪器的腔体内,进行腔体内过滤或者腔体外过滤。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形成的中轴线与所述实验室仪器的腔体内壁平行设置,且所述带导向的进气窗口、带导向的出气窗口均远离所述实验室仪器的腔体内壁。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形成的中轴线与所述实验室仪器的腔体内壁垂直设置,且所述带导向的进气窗口、带导向的出气窗口有一个紧邻所述实验室仪器的腔体内壁。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一种实验室仪器中的除气溶胶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本技术设计的除气溶胶装置是一个独立的内循环系统,能够有效过滤掉实验室仪器内部的气溶胶,减少带病毒和细菌的气溶胶空气污染外界环境;且全程自动控制,减少传染风险;还利于将气溶胶集中收集起来,集中消毒灭菌处理,避免污染。
[0021]2、本技术实现实验室仪器的腔体内和腔体外的两种方式的气溶胶过滤,过滤效果佳。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验室仪器中的除气溶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7]1‑
外壳,2

带导向的进气窗口,3

防护网,4

大杂质过滤网,5

气溶胶过滤网,6

第一过滤风机,7

第二过滤风机,8

洁净空气缓冲腔体,9

污浊空气缓冲腔体,10

带导向的出气窗口,11

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仪器中的除气溶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溶胶装置安装于待检测的实验室仪器内部,所述除气溶胶装置包括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所述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的结构相同,并排且方向相反设置;所述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内均设置有过滤气溶胶的过滤网,实现从污浊空气到洁净空气的净化;结合第一除气溶胶结构、第二除气溶胶结构形成内部循环系统来过滤掉实验室仪器内形成的气溶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仪器中的除气溶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气溶胶结构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是一个中空的腔体,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带导向的进气窗口(2),所述外壳(1)顶部设置有带导向的出气窗口(10);所述外壳(1)内中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风机(6),第二过滤风机(7),所述第一过滤风机(6)与外壳(1)底部形成污浊空气缓冲腔体(9),所述第一过滤风机(6)与外壳(1)顶部形成洁净空气缓冲腔体(8);所述第一过滤风机(6),第二过滤风机(7)之间从下往上设置有大杂质过滤网(4)、气溶胶过滤网(5);所述第一过滤风机(6),第二过滤风机(7)同向供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验室仪器中的除气溶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路伟陈建华陈建波刘开国杨清柳刘松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