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喜全专利>正文

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809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包括余热锅炉和除尘箱,炼焦炉的右侧设置余热锅炉,并在余热锅炉的两侧设置除尘箱,所述除尘箱的内部设有滤网板,滤网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为滤清腔和集尘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余热锅炉对炼焦炉的烟气进行余热回收,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双级除尘,由余热锅炉左侧的除尘箱作为前级除尘,右侧的除尘箱作为后级除尘,能够有效地除去烟气中的颗粒物,降低污染,并且除尘效率更高;采用连接机构将集尘箱与下压板连接,有效地避免烟尘泄漏,降低热量损耗,并且灰尘收集效率更高,同时通过螺纹套筒提高第三料口与集尘箱之间的气密性,进一步降低热量损耗。进一步降低热量损耗。进一步降低热量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炼焦是指炼焦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1000℃左右(高温干馏),通过热分解和结焦产生焦炭、焦炉煤气和其他炼焦化学产品的工艺过程。炼焦炉在炼焦过程中排出大量烟气,而这些高温烟气往往带走炉子供热量的20~50%。而现有的设备中,这部分烟气往往在过滤除尘后,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能源损失较大,不利于生产节约,并且现有的除尘设备结构较为单一,稳定性较差,收集的灰尘直接通过进入滤袋中进行收集,烟尘容易泄漏,工作环境较差,同时会出现热量损失,不利于余热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包括余热锅炉、除尘箱、出料机构和集尘箱,炼焦炉的右侧设置余热锅炉,并在余热锅炉的两侧设置除尘箱,并且左侧的除尘箱的出口与余热锅炉的进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右侧除尘箱的进口与余热锅炉的出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同时在炼焦炉的底部加工烟道,并且烟道与余热锅炉左侧的除尘箱的进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所述除尘箱的内部设有滤网板,滤网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为滤清腔和集尘腔,并在除尘箱的底部设置支撑座,所述出料机构设置在除尘箱的底端,并且出料机构包括上压板、转座和下压板,上压板与除尘箱底端的出口通过螺栓连接,并在上压板的中心设置导向柱,导向柱的外侧加工导料台和第一料口,所述转座设置在上压板的下方,并在转座的中心设置定位柱,并且定位柱与导向柱配合,同时在定位柱的外侧加工第二料口,并且第二料口与第一料口对应配合,另在第二料口的外侧加工转环,并且转座上端面的转环与上压板配合,转座下端面的转环与下压板配合,所述下压板设置在转座的下方,下压板的中部加工第三料口,并在第三料口的外侧加工限位台,同时在第二料口和转环之间的转座上加工导向槽,并且导向槽与限位台对应配合,另在限位台对应的上压板、转座和下压板上加工通孔,并通过螺栓依次连接,所述集尘箱设置在出料机构的下方,集尘箱的顶端设置连接机构,并且包括螺纹套筒和舵环,螺纹套筒的外侧设置舵环,内部蚀刻有母螺纹,并在集尘箱的顶端蚀刻与螺纹套筒配合的母螺纹,并且螺纹套筒的顶端与下压板的出料端孔轴配合。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余热锅炉的右侧设置烟囱,烟囱底部的进口连接风机,并且风机与余热锅炉右侧的除尘箱的出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箱共两个,并且集尘腔分别与烟道和余热锅炉通过烟气管道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网板共两组,分别与除尘箱对应,余热锅炉左侧的滤网板采用不锈钢金属滤网板,余热锅炉右侧的滤网板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制造。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槽成对设置在转座上,并呈扇环结构,并且圆心角为120度。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台成对设置在下压板上,并与导向槽对应配合,并且限位台对应的圆心角为60度。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套筒的顶端设置橡胶圈,并与第三料口的外壁配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余热锅炉对炼焦炉的烟气进行余热回收,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采用双级除尘,由余热锅炉左侧的除尘箱作为前级除尘,右侧的除尘箱作为后级除尘,能够有效地除去烟气中的颗粒物,降低污染,并且除尘效率更高;采用出料机构进行实现除尘箱底端出口的开闭,通过转环将转座与上压板和下压板的连接配合,并通过导向柱和定位柱配合进一步提高转座的回转性能,并由限位台和导向槽配合进行限位导向,从而第一料口与第二料口对应即可进行出料,第二料口与导向台对应,即可将第一料口封闭,出料操作更加简单方便;采用连接机构将集尘箱与下压板连接,有效地避免烟尘泄漏,降低热量损耗,并且灰尘收集效率更高,同时通过螺纹套筒提高第三料口与集尘箱之间的气密性,进一步降低热量损耗。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中上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中转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炼焦炉1、烟道2、余热锅炉3、烟气管道4、除尘箱5、滤网板51、滤清腔52、集尘腔53、支撑座54、出料机构6、上压板61、导向柱611、导料台612、第一料口613、转座62、定位柱621、第二料口622、导向槽623、转环624、下压板63、第三料口631、限位台632、集尘箱7、连接机构8、螺纹套筒81、舵环82、风机9和烟囱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包括余热锅炉3、除尘箱5、出料机构6和集尘箱7,炼焦炉1的右侧设置余热锅炉3,并在余热锅炉3的两侧设置除尘箱5,并且左侧的除尘箱5的出口与余热锅炉3的进口通过烟气管道4连通,右侧除尘箱5的进口与余热锅炉3的出口通过烟气管道4连通,同时在炼焦炉1的底部加工烟道2,并且烟道2与余热锅炉3左侧的除尘箱5的进口通过烟气管道4连通,如此通过余热锅炉3对炼焦炉的烟气进行余热回收,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同时由余热锅炉3
左侧的除尘箱5作为前级除尘,右侧的除尘箱5作为后级除尘,从而形成双级除尘,能够有效地除去烟气中的颗粒物,降低污染,并且除尘效率更高,所述除尘箱5的内部设有滤网板51,滤网板5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为滤清腔52和集尘腔53,并在除尘箱5的底部设置支撑座54,如此通过支撑座54对除尘箱5进行支撑,提高除尘箱5的稳定性,所述出料机构6设置在除尘箱5的底端,并且出料机构6包括上压板61、转座62和下压板63,上压板61与除尘箱5底端的出口通过螺栓连接,并在上压板61的中心设置导向柱611,导向柱611的外侧加工导料台612和第一料口613,如此通过导向柱611和导料台612配合,对集尘腔53内的灰尘进行导向,并由第一料口613排出,更加方便,所述转座62设置在上压板61的下方,并在转座62的中心设置定位柱621,并且定位柱621与导向柱611配合,同时在定位柱621的外侧加工第二料口622,并且第二料口622与第一料口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炼焦系统,包括余热锅炉、除尘箱、出料机构和集尘箱,其特征在于,炼焦炉的右侧设置余热锅炉,并在余热锅炉的两侧设置除尘箱,并且左侧的除尘箱的出口与余热锅炉的进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右侧除尘箱的进口与余热锅炉的出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同时在炼焦炉的底部加工烟道,并且烟道与余热锅炉左侧的除尘箱的进口通过烟气管道连通,所述除尘箱的内部设有滤网板,滤网板的上方和下方分别为滤清腔和集尘腔,并在除尘箱的底部设置支撑座,所述出料机构设置在除尘箱的底端,并且出料机构包括上压板、转座和下压板,上压板与除尘箱底端的出口通过螺栓连接,并在上压板的中心设置导向柱,导向柱的外侧加工导料台和第一料口,所述转座设置在上压板的下方,并在转座的中心设置定位柱,并且定位柱与导向柱配合,同时在定位柱的外侧加工第二料口,并且第二料口与第一料口对应配合,另在第二料口的外侧加工转环,并且转座上端面的转环与上压板配合,转座下端面的转环与下压板配合,所述下压板设置在转座的下方,下压板的中部加工第三料口,并在第三料口的外侧加工限位台,同时在第二料口和转环之间的转座上加工导向槽,并且导向槽与限位台对应配合,另在限位台对应的上压板、转座和下压板上加工通孔,并通过螺栓依次连接,所述集尘箱设置在出料机构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利曹喜全
申请(专利权)人:曹喜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