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连接系的钢管平联快速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907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连接系的钢管平联快速安装装置,包括在左钢管桩和右钢管桩之间设置的平联结构,平联结构包括内平联钢管以及分别套设在内平联钢管两端的外平联钢管,位于一端的外平联钢管与套设在左钢管桩的抱箍相连,位于另一端的外平联钢管与套设在右钢管桩的抱箍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架连接系的钢管平联快速安装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可循环使用的特点;通过改变钢管平联的安装方式和设置活动槽等方式,降低了施工危险系数,保证了施工质量,解决了材料损耗高的问题,大幅提高了施工速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架连接系的钢管平联快速安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架连接系的钢管平联快速安装装置,属于桥梁施工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在跨海、跨江桥梁施工中,往往需要搭设主栈桥及桩位平台等大临工程辅助施工。主栈桥及平台一般由钢管桩、连接系、贝雷梁、桥面板等几部分搭设而成,用于满足桩基、承台、墩身的施工。钢管桩基础作为栈桥平台结构施工中的关键部位,直接关系着整个结构的施工安全,而连接系作为钢管桩之间的连接结构直接影响着整个钢管桩基础的稳定性。传统施工方法中钢管桩之间连接系采用槽钢焊接固定,一般连接系平联事先在加工厂加工,然后吊装至两钢管桩直接进行焊接连接。两钢管桩立柱之间的间距在实际施工中存在偏差,平联下料过长安装不进来,下料过短间隙过大,造成材料的浪费,并给连接系平联现场安装质量造成了很大的风险。同时由于需要在海面或江面进行焊接作业,焊缝质量、高度及长度均有极高的要求,施工周期较长,作业风险高。主栈桥和平台周转使用时需要先切割割拆除,然后周转焊接安装,材料损耗多,工效低,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连接系的钢管平联快速安装装置,该装置针对目前跨江跨海钢管桩之间连接系存在的缺陷进行设计,通过在钢管桩立柱上安装主、副抱箍和可调节的内插钢管桩平联达到快速安装要求,该钢管平联装置结构简单,不受钢管桩施工偏差等的影响,能通过调整平联内插钢管长度保障连接质量;同时具备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可循环使用的特点;可使平联安装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支架连接系的钢管平联快速安装装置,包括在左钢管桩和右钢管桩之间设置的平联结构,平联结构包括内平联钢管以及分别套设在内平联钢管两端的外平联钢管,位于一端的外平联钢管与套设在左钢管桩的抱箍相连,位于另一端的外平联钢管与套设在右钢管桩的抱箍相连。
[0005]内平联钢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组以上内平联钢管螺栓板,各内平联钢管螺栓板所在平面均经过内平联钢管的一个轴面,外平联钢管的一端设有与内平联钢管螺栓板位置对应的活动槽,活动槽的槽口两侧分别设有外平联钢管螺栓板,内平联钢管的内平联钢管螺栓板包夹于槽口两侧的外平联钢管螺栓板之间,内平联钢管螺栓板和外平联钢管螺栓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6]内平联钢管螺栓板沿内平联钢管周向均匀分布。
[0007]抱箍包括与外平联钢管连接的主抱箍以及与主抱箍相连形成筒形的副抱箍,主抱箍和副抱箍的两端分别设有主抱箍螺栓板和副抱箍螺栓板,主抱箍螺栓板和副抱箍螺栓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8]外平联钢管和内平联钢管的管体沿轴向分别设有标尺。
[0009]本技术基于其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架连接系的钢管平联快速安装装置采用螺栓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既保证了连接质量,又方便安装及拆除,可进行循环使用,减少材料损耗;
[001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架连接系的钢管平联快速安装装置由钢管连接,设置活动槽,连接长度可调节,可避免连接钢管长度差别导致的接长及补焊,能够快速施工,缩短施工周期;
[0012](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架连接系的钢管平联快速安装装置可设置标尺,为现场施工确定间距提供便利;
[0013](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架连接系的钢管平联快速安装装置便于施工,节约材料,适应性广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架连接系的钢管平联快速安装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内平联钢管立体示意图。
[0016]图3为外平联钢管主抱箍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副抱箍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内平联钢管与外平联钢管连接示意图。
[0019]图中:1

左钢管桩,2

右钢管桩,3

左外平联钢管,3a

左外平联钢管螺栓板,4

左主抱箍,4a

左主抱箍螺栓板,5

左副抱箍,5a

左副抱箍螺栓板,6

右外平联钢管,6a

右外平联钢管螺栓板,7

右主抱箍,7a

右主抱箍螺栓板,8

右副抱箍,8a

右副抱箍螺栓板,9

内平联钢管,9a

内平联钢管螺栓板,10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架连接系的钢管平联快速安装装置,参照图1至图5,包括在左钢管桩1和右钢管桩2之间设置的平联结构,平联结构包括内平联钢管9以及分别套设在内平联钢管两端的外平联钢管,位于一端的外平联钢管位左外平联钢管3,其与套设在左钢管桩的抱箍相连,位于另一端的外平联钢管为右外平联钢管6,其与套设在右钢管桩的抱箍相连。
[0022]内平联钢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组以上内平联钢管螺栓板9a,各内平联钢管螺栓板所在平面均经过内平联钢管的一个轴面,外平联钢管的一端设有与内平联钢管螺栓板位置对应的活动槽,活动槽的槽口两侧分别设有外平联钢管螺栓板,内平联钢管的内平联钢管螺栓板包夹于槽口两侧的外平联钢管螺栓板之间,内平联钢管螺栓板和外平联钢管螺栓板通过螺栓10固定连接。
[0023]内平联钢管螺栓板沿内平联钢管周向均匀分布。
[0024]抱箍包括与外平联钢管连接的主抱箍以及与主抱箍相连形成筒形的副抱箍,主抱箍和副抱箍的两端分别设有主抱箍螺栓板和副抱箍螺栓板,主抱箍螺栓板和副抱箍螺栓板
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25]在本实施例中,内平联钢管9内径300mm,壁厚10mm,长度根据左钢管桩1和右钢管桩2之间平联设计长度减去140cm下料。左外平联钢管螺栓板9a厚度20mm,长度30cm,开设螺栓孔,螺栓孔共设置8个,间距8cm。然后分别在内平联钢管9两端端头直径方向上焊机上、下内平联钢管螺栓板9a,每端设置上下两块螺栓板。
[0026]左外平联钢管3内径310mm,壁厚10mm,长度1m,左外平联钢管螺栓板3a厚度20mm,长度50cm,开设螺栓孔,螺栓孔共设置12个,间距8cm。在左外平联钢管3上一端直径方向上切割长80cm,宽22mm切口,然后在切口两侧分别焊接左外平联钢管螺栓板3a,每端设置上下两块螺栓板。左主抱箍4由630mm钢管桩沿直径方向分两半切割而成,高35cm,壁厚10mm,在左主抱箍4直径方向的端头外侧焊接左主抱箍螺栓板4a,然后将左外平联钢管3垂直焊接于左主抱箍4外侧正中间位置,形成左平联体系。
[0027]与左侧对称地,右外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连接系的钢管平联快速安装装置,包括在左钢管桩和右钢管桩之间设置的平联结构,其特征在于:平联结构包括内平联钢管以及分别套设在内平联钢管两端的外平联钢管,位于一端的外平联钢管与套设在左钢管桩的抱箍相连,位于另一端的外平联钢管与套设在右钢管桩的抱箍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连接系的钢管平联快速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平联钢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组以上内平联钢管螺栓板,各内平联钢管螺栓板所在平面均经过内平联钢管的一个轴面,外平联钢管的一端设有与内平联钢管螺栓板位置对应的活动槽,活动槽的槽口两侧分别设有外平联钢管螺栓板,内平联钢管的内平联钢管螺栓板包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平华赵银超吴会鹏顾军生张川川申祖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