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入嵌岩式钢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817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钢管桩主体下部通过连接部联结若干个三角锥体,采用此钢管桩进行施工能可实现采用振动锤将钢管桩底部结构打入较为坚硬的岩层,在施工技术指标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减少临时冲孔或开挖基坑浇筑水下混凝土埋入钢管桩来提高钢管桩稳定性的措施,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缩短工期。并且钢管桩的稳定性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大的提升。大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锥入嵌岩式钢管桩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桥梁工程施工
,具体为一种锥入嵌岩式钢管桩。

技术介绍

[0002]在跨越江河桥梁桩基础施工中,因施工工艺的需要,常需要在水上设置钢栈桥和钢平台,为桥梁桩基础施工提供操作平台,钢栈桥和钢平台一般采用钢管桩打入河床作为水下支墩,钢管桩的插打一般采用打桩船或钓鱼法实施,目前比较常用的做法为采用振动锤吊打,钢管桩下端为圆型平口状,通过振动锤传递的激振力软化河床碳质泥岩、砂砾、卵石、风化软(硬)岩等地质结构层,从而顺利打入到设计入岩深度,依靠钢管桩壁与岩土层接触的侧阻力及底部的端阻力支撑上部荷载。
[0003]采用振动锤下沉平口状钢管桩,一般会根据河床的地质条件计算钢管桩的最小入岩深度,在土质、碳质泥岩、卵石、砂砾等地质结构层为主要承重层时具有较好实施效果,但是在一些河床范围覆盖层较浅,打桩范围涉及风化软(硬)岩等地质情况时,由于岩层较为坚硬,因此很难通过振动锤将钢管桩底部顺利打入岩层,如果钢管桩入岩深度不够,将大大减小钢管桩稳定性。为了保证钢管桩的稳定,通常此时会采用冲孔设备冲孔埋入钢管桩或在钢管桩根部开挖基坑浇筑混凝土埋入钢管桩固结。
[0004]采用冲孔设备冲孔埋入钢管桩,需要施工临时冲孔平台或采用打桩船冲孔,开挖基坑浇筑水下混凝土埋入钢管桩,比较适合水深较浅的水面环境,这两种做法,钢管桩的稳定性得到保证,但临时措施费用较高且工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锥入嵌岩式钢管桩,可实现采用振动锤将钢管桩底部结构打入较为坚硬的岩层,在施工技术指标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减少临时冲孔或开挖基坑浇筑水下混凝土埋入钢管桩来提高钢管桩稳定性的措施,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缩短工期。并且钢管桩的稳定性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0006]为了实现上述本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锥入嵌岩式钢管桩,其特征在于:钢管桩主体下部通过连接部联结若干个三角锥体;钢管桩主体为Q235碳素结构钢钢管,常用壁厚8~10mm。通常连接部与三角锥体在工厂进行加工并焊接,钢管桩主体在施工现场嵌入连接部并焊接形成整体,即可使用。
[0008]所述连接部为两片夹板,夹板夹持并固定钢管桩主体的钢管下边缘,夹板下部与三角锥体的上端面固定联结。夹板夹持钢管下边缘后焊接固定牢固,三角锥体的上端面与夹板下端面满焊固定。
[0009]所述三角锥体圆周均布布置,采用两种不同长度,不同长度的三角锥体间隔设置;钢管桩上口与振动锤连接,在激振力作用下,钢管桩下沉穿入淤泥质土、泥岩、砂砾岩、卵石等地质结构层较为容易,当底部遭遇强度较高的风化岩层时,较长三角锥锥尖首先入岩,较短的三角锥锥尖后入岩,避免同一时间钢管桩需要克服所有锥尖的端阻力,岩层的压强急
剧增大,使钢管桩入岩阻力更小,钢管桩根部顺利锥入较高强度的岩层,提高钢管根部稳定性。
[0010]所述不同长度的三角锥体竖向高差5~10cm,经过申请人实际使用检验,5~10cm的高度差既能保证三角锥体能有效分散锥尖的端阻力,也能控制三角锥体长度,不易发生弯曲或折断现象。
[0011]需要注意的是,钢管桩沉桩前需对水下地质结构进行勘探,选用振动锤振动功率时要经过计算,振动锤施加的贯入力要能充分克服各地层结构对钢管桩施加的侧阻力及端阻力,使锥尖对岩层的压强大于岩体强度。
[0012]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0013]本技术可顺利将钢管桩底部打入较高强度的风化软(硬)岩层,相比平口状钢管桩,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在施工技术指标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减少临时冲孔或开挖基坑浇筑水下混凝土埋入钢管桩来提高钢管桩稳定性的措施,能较大程度提高钢管桩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缩短工期。并且钢管桩的稳定性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入岩剖面图;
[0017]图4为连接部和三角锥体联结结构外观示意图;
[0018]图中的序号和部件名称为:1

钢管桩主体,2

连接部,3

三角锥体,4

河(江)流,5

淤泥质土、泥岩等地层,6

砂砾、卵石等地层,7

风化岩地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一种锥入嵌岩式钢管桩,钢管桩主体1下部通过连接部2联结若干个三角锥体3;
[0020]所述连接部2为两片夹板,夹板夹持并固定钢管桩主体1的钢管下边缘,夹板下部与三角锥体3的上端面固定联结;
[0021]所述三角锥体3共6个,圆周均布布置,采用两种不同长度,每种长度的三角锥体三个,不同长度的三角锥体3间隔设置;
[0022]所述不同长度的三角锥体3竖向高差8c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入嵌岩式钢管桩,其特征在于:钢管桩主体(1)下部通过连接部(2)联结若干个三角锥体(3);所述连接部(2)为两片夹板,夹板夹持并固定钢管桩主体(1)的钢管下边缘,夹板下部与三角锥体(3)的上端面固定联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强许力陈杰武李育林施炳前蒋昌盛王荣声韦乐耿嘉庆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