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和隔震建筑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869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和隔震建筑,涉及隔震建筑技术领域,可避免造成建筑表面凸起或凹陷。该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包括水平滑动槽、隔离缝盖板、垂直滑动槽、滑动装置。水平滑动槽为U型槽,水平滑动槽包括与水平滑动槽的开口邻接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与开口相对的侧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隔离缝盖板从开口伸入水平滑动槽中,与侧面之间具有间距;隔离缝盖板的下表面固定于滑动装置上,滑动装置用于使隔离缝盖板在垂直滑动槽中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方向为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方向。第二表面的距离方向。第二表面的距离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和隔震建筑


[0001]本技术涉及隔震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和隔震建筑。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外观复杂且建于高烈度地区的建筑,在设计时经常需要把建筑分割为几块相对规则的结构单元。各个结构单元之间往往结构周期差异较大。若同时采用隔震技术,在地震发生时,相邻两个结构单元之间有较大的相对位移。为使得各个结构单元在震动时互不干扰,影响隔震效果,各个结构单元之间需要设置宽度较大的隔离缝。作为一个建筑使用功能整体,各个结构单元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程度的连接。
[0003]常用的隔离缝连接技术,隔离缝盖板成L型直接放置于两端开口的U型槽中,垂直方向的约束只有另一侧的建筑面层。地震发生时,容易使隔离缝盖板脱离U型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和隔震建筑,在发生地震时,可避免造成建筑表面凸起或凹陷。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包括水平滑动槽、隔离缝盖板、垂直滑动槽、滑动装置;所述水平滑动槽为U型槽,所述水平滑动槽包括与所述水平滑动槽的开口邻接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侧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对;所述隔离缝盖板从所述开口伸入所述水平滑动槽中,与所述侧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隔离缝盖板的下表面固定于所述滑动装置上,所述滑动装置用于使所述隔离缝盖板在所述垂直滑动槽中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方向。
[0007]可选的,所述隔离缝盖板通过防跌结构可活动固定于所述垂直滑动槽上。
[0008]可选的,所述铁链,所述铁链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隔离缝盖板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垂直滑动槽上。
[0009]可选的,所述垂直滑动槽包括第一子滑动槽和第二子滑动槽,所述第一子滑动槽和所述第二子滑动槽均为L型;所述第一滑动槽包括相互垂直的长面和短面,所述长面用于承载所述滑动装置,所述短面用作挡墙;所述第二子滑动槽与所述长面固定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轨、四氟乙烯填充物、以及滑轨支座;所述滑轨的上表面与所述隔离缝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四氟乙烯填充物固定于所述滑轨支座中,所述滑轨支座的上表面具有凹槽,所述滑轨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固定所述滑轨。
[0011]可选的,所述隔离缝盖板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均为10-20mm。
[0012]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隔震建筑,所述隔震建筑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建筑单元以及
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上”、“下”、“左”、“右”、“水平”以及“竖直”等仅用于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的方位而言的,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的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00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水平滑动槽1、隔离缝盖板2、垂直滑动槽3、滑动装置4。
[0027]水平滑动槽1为U型槽,水平滑动槽1包括与水平滑动槽1的开口邻接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与开口相对的侧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
[0028]隔离缝盖板2从开口伸入水平滑动槽1中,与侧面之间具有间距;隔离缝盖板2的下表面固定于滑动装置4上,滑动装置4用于使隔离缝盖板2在垂直滑动槽3中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方向为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距离方向。
[0029]此处,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可应用于隔震建筑,隔震建筑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建筑单元,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固定于相邻的建筑单元上。在此基础上,相邻的建筑单元之间具有隔离缝,滑轨式隔离缝装置至少部分位于隔离缝中。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垂直于纸面的两个相对表面。
[0031]隔离缝盖板2可以沿第一方向运动,但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可以限制隔离缝盖板2沿第一方向的运动。其中,隔离缝盖板2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可以均为10-20mm。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平滑动槽1还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均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邻接。如图2所示,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为上、下表面。
[0033]隔离缝盖板2可以与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完全贴合,此时隔离缝盖板2不可沿第二方向运动。其中,第二方向为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的距离方向。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缝盖板2伸入水平滑动槽1中,可以沿第二方向运动,但水平滑动槽1的侧面可以限制隔离缝盖板2沿第二方向。
[0035]且与水平滑动槽1的侧面具有间距,当发生地震时,隔离缝盖板2可以在水平滑动槽1中沿第三方向移动。其中,第三方向为水平滑动槽1的开口与侧面的距离方向。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对隔离缝盖板2与滑动装置4的固定方式进行限定。
[0037]示例的,可以将滑动装置4制作好后,将滑动装置通过锚栓固定于隔离缝盖板2的下表面。在此基础上,滑动装置4还固定于垂直滑动装置上。
[0038]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平滑动槽1的厚度可以为10-20mm。
[0039]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缝盖板2中插入水平滑动槽内的长度可以为隔离缝的净宽,以防止地震时隔离缝盖板2从水平滑动槽1中脱落。
[004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包括水平滑动槽1、隔离缝盖板2、垂直滑动槽3、滑动装置4。当所述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应用于建筑之间时,一方面,隔离缝盖板2伸入水平滑动槽1中,且与水平滑动槽1的侧面具有间距,这样一来,在发生地震时,第三方向的运动始终在水平滑动槽1内,有一定的运动空间,且不会造成建筑表面凸起或凹陷;另一方面,隔离缝盖板2可以随着滑动装置4,在垂直滑动槽3上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方向
的运动也始终在水平滑动槽内,这样一来,在发生地震时,第一方向的运动始终在水平滑动槽1内、且在垂直滑动槽3上,因此,也不会造成建筑表面凸起或凹陷。
[0041]可选的,隔离缝盖板2通过防跌结构6可活动固定于垂直滑动槽3上。
[0042]即,隔离缝盖板2通过防跌结构6固定于垂直滑动槽3上,且隔离缝盖板2还可以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运动。
[0043]在一些实施例中,防跌结构6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0044]示例的,防跌结构6的个数可以为两个,两个防跌结构6分设于滑动装置4的两端。
[0045]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对防跌结构6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
[0046]示例的,防跌结构6可以是铁链等。
[0047]在一些实施例中,铁链的一端固定于隔离缝盖板2上、另一端固定于垂直滑动槽3上,且铁链的活动长度大于或等于隔离缝的宽度,用于限定隔离缝盖板2沿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滑动槽、隔离缝盖板、垂直滑动槽、滑动装置;所述水平滑动槽为U型槽,所述水平滑动槽包括与所述水平滑动槽的开口邻接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侧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对;所述隔离缝盖板从所述开口伸入所述水平滑动槽中,与所述侧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隔离缝盖板的下表面固定于所述滑动装置上,所述滑动装置用于使所述隔离缝盖板在所述垂直滑动槽中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缝盖板通过防跌结构可活动固定于所述垂直滑动槽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其特征在于,铁链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隔离缝盖板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垂直滑动槽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滑动槽包括第一子滑动槽和第二子滑动槽,所述第一子滑动槽和所述第二子滑动槽均为L型;所述第一子滑动槽包括相互垂直的长面和短面,所述长面用于承载所述滑动装置,所述短面用作挡墙;所述第二子滑动槽与所述长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滑轨式隔离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墨云孙柏锋米俊丞曹宇张哲睿李星庆陈丁刚张然李昆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