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483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包括隔震结构主体,所述隔震结构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上结构板和下结构板,所述上结构板和下结构板之间设置有隔震机构、稳定机构和支撑稳定杆,所述隔震机构位于稳定机构的一侧,所述支撑稳定杆位于隔震机构的隔震结构主体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隔震器和隔震软垫可以有效的增加隔震机构的隔震效果,增加隔震机构的稳定性,支撑块中减震槽和减震支杆可以有效的使减震机构保持稳定,从而增加隔震机构的稳定性,稳定支撑杆可以使得上结构板和下结构板保持稳定,防止上结构板和下结构板出现错位,从而导致结构层发生倾斜,稳定环可以相对的保护液压减震器和液压减震弹簧的安全,给混凝土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好的使用前景。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耐震形式,通过在房屋的某层柱顶设置隔震垫,阻止地震作用向上传递,从而达到减弱结构地震反映的效果,隔震建筑是指利用隔震技术,在建筑物的基底部或某个位置设置隔震装置形成隔震层,把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隔离开来,以此来消耗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传输,能够更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与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
[0003]现有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一般的混凝土结构层之间的缓冲结构,都是通过相应的缓冲支柱和弹簧对其进行减震和支撑作用,其缓冲和减震效果较弱,容易导致结构层之间的隔震结构损害,还容易使结构层出现错位的情况,从而出现重大的建筑失误,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具备稳定和减震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主体,包括隔震结构主体,所述隔震结构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上结构板和下结构板,所述上结构板和下结构板之间设置有隔震机构、稳定机构和支撑稳定杆,所述隔震机构位于稳定机构的一侧,所述支撑稳定杆位于隔震机构的隔震结构主体一侧,所述支撑稳定杆位于稳定机构的另一侧,所述隔震机构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隔震结构主体与上结构板和下结构板之间为一体成型,所述隔震机构与隔震结构主体之间设置有一稿固定槽,且隔震结构主体的内部通过一号固定槽与隔震机构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震结构主体与稳定机构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槽,且隔震结构主体的内部通过二号固定槽与稳定机构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震结构主体与支撑稳定杆之间设置有三号固定槽,且隔震结构主体的内部通过三号固定槽与支撑稳定杆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震机构与减震机构之间设置有设置有活动槽,且隔震机构的内部通过活动槽与减震机构的外壁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隔震机构包括稳定连接板、隔震器、隔震管、锁定扣、支撑楔块、通气孔、移动支撑块和隔震软垫,所述支撑楔块位于上结构板和下结构板的内部并延伸至上结构板和下结构板的外部,所述锁定扣位于支撑楔块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支撑楔块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稳定连接板位于支撑楔块的下端外表面,所述移动支撑块位于支
撑楔块的下端外表面,所述隔震器位于移动支撑块的下端外表面,且与隔震软垫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隔震管位于支撑楔块的下端。
[0010]优选的,所述锁定扣与支撑楔块之间为一体成型,所述稳定连接板与支撑楔块之间设置有一号固定螺栓,且稳定连接板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一号固定螺栓与支撑楔块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支撑块与支撑楔块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螺栓,且移动支撑块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二号固定螺栓与支撑楔块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支撑块与隔震器之间设置有旋转轴承,且移动支撑块的下端内部通过旋转轴承与隔震器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隔震管与支撑楔块之间设置有支撑轴,且支撑楔块的下端外表面通过支撑轴与隔震管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震软垫与隔震管之间设置有一号固定胶,且隔震管的下端外壁通过一号固定胶与隔震软垫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楔块的外壁通过锁定扣与上结构板和下结构板的内部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槽、阻挡槽、减震弹簧、减震支杆、阻挡楔块、阻挡块和减震隔板,所述支撑楔块内部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内部设置有减震支杆、阻挡楔块和阻挡块,所述减震支杆延伸至支撑楔块的下端外部,所述减震支杆内部开设有阻挡槽,所述阻挡块位于阻挡槽内部延伸至减震支杆外壁外部,且阻挡块与阻挡楔块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支杆的中部外壁设置有减震弹簧和减震隔板,且减震隔板位于减震弹簧的下端外表面。
[0012]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与减震支杆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胶,且减震弹簧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二号固定胶与减震支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支杆与减震隔板之间设置有三号固定胶,且减震支杆的下端外壁通过三号固定胶与减震隔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与减震隔板之间设置有四号固定胶,且减震弹簧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四号固定胶与减震隔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阻挡楔块与支撑楔块之间设置有轴承,且支撑楔块的内部通过轴承与阻挡楔块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楔块的内部通过减震槽、阻挡楔块和阻挡块与减震支杆的外壁活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稳定支撑杆、稳定软垫、液压减震器、液压弹簧、液压减震支撑杆和稳定环,所述稳定支撑杆和液压减震器均位于上结构板的内部并延伸至上结构板的下端外部,所述液压减震支撑杆位于下结构板的内部并延伸至下结构板的上端外部,所述稳定环位于液压减震支撑杆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液压弹簧位于液压减震器的外壁,所述稳定软垫位于稳定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
[0014]优选的,所述稳定支撑杆和液压减震器与上结构板之间设置有一号固定凹槽,且上结构板的内部通过一号固定凹槽与稳定支撑杆和液压减震器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液压减震支撑杆与下结构板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凹槽,且液压减震支撑杆的下端外壁通过二号固定凹槽与下结构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稳定软垫与稳定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一号强力胶,且稳定软垫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一号强力胶与稳定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减震器与上结构板之间设置有一号十字螺栓,且上结构板的下端外表面通过一号十字螺栓与液压减震器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减震器与液压减震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二号十字螺栓,且液压减震器的下端外表面通过二号十字螺栓与液压减震支撑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稳定环与液压减震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二号强力胶,且液压减震支撑杆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二号强力胶与稳定环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弹簧与液压减
震器之间设置有三号强力胶,所述液压弹簧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三号强力胶与液压减震器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液压弹簧与稳定环之间设置有四号强力胶,且液压弹簧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四号强力胶与稳定环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通过设置的隔震机构,通过隔震器和隔震软垫,可以有效的增加隔震机构的隔震效果,其中锁定扣可以使支撑块能够牢固的固定在上结构板和下结构板上,增加隔震机构的稳定性。
[0018]2、该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通过设置的减震机构,通过支撑块中减震槽和减震支杆可以有效的使减震机构保持稳定,从而增加隔震机构的稳定性,其中阻挡楔块可以防止减震支杆脱落,减震隔板和减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包括隔震结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结构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结构板(5)和下结构板(6),所述上结构板(5)和下结构板(6)之间设置有隔震机构(2)、稳定机构(4)和支撑稳定杆(7),所述隔震机构(2)位于稳定机构(4)的一侧,所述支撑稳定杆(7)位于隔震机构(2)的隔震结构主体(1)一侧,所述支撑稳定杆(7)位于稳定机构(4)的另一侧,所述隔震机构(2)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结构主体(1)与上结构板(5)和下结构板(6)之间为一体成型,所述隔震机构(2)与隔震结构主体(1)之间设置有一稿固定槽,且隔震结构主体(1)的内部通过一号固定槽与隔震机构(2)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震结构主体(1)与稳定机构(4)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槽,且隔震结构主体(1)的内部通过二号固定槽与稳定机构(4)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震结构主体(1)与支撑稳定杆(7)之间设置有三号固定槽,且隔震结构主体(1)的内部通过三号固定槽与支撑稳定杆(7)的上下两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震机构(2)与减震机构(3)之间设置有设置有活动槽,且隔震机构(2)的内部通过活动槽与减震机构(3)的外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机构(2)包括稳定连接板(201)、隔震器(202)、隔震管(203)、锁定扣(204)、支撑楔块(205)、通气孔(206)、移动支撑块(207)和隔震软垫(208),所述支撑楔块(205)位于上结构板(5)和下结构板(6)的内部并延伸至上结构板(5)和下结构板(6)的外部,所述锁定扣(204)位于支撑楔块(205)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支撑楔块(205)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通气孔(206),所述稳定连接板(201)位于支撑楔块(205)的下端外表面,所述移动支撑块(207)位于支撑楔块(205)的下端外表面,所述隔震器(202)位于移动支撑块(207)的下端外表面,且与隔震软垫(208)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隔震管(203)位于支撑楔块(205)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扣(204)与支撑楔块(205)之间为一体成型,所述稳定连接板(201)与支撑楔块(205)之间设置有一号固定螺栓,且稳定连接板(20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一号固定螺栓与支撑楔块(20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支撑块(207)与支撑楔块(205)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螺栓,且移动支撑块(207)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二号固定螺栓与支撑楔块(20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支撑块(207)与隔震器(202)之间设置有旋转轴承,且移动支撑块(207)的下端内部通过旋转轴承与隔震器(202)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隔震管(203)与支撑楔块(205)之间设置有支撑轴,且支撑楔块(205)的下端外表面通过支撑轴与隔震管(20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震软垫(208)与隔震管(203)之间设置有一号固定胶,且隔震管(203)的下端外壁通过一号固定胶与隔震软垫(20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楔块(205)的外壁通过锁定扣(204)与上结构板(5)和下结构板(6)的内部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层间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减震槽(301)、阻挡槽(302)、减震弹簧(303)、减震支杆(304)、阻挡楔块(305)、阻挡块(306)和减震隔板(307),所述支撑楔块(205)内部开设有减震槽(301),所述减震槽(301)内部设置有减震支杆(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成森韩溱李进王腾野刘涛占钦民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半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