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胶紧密赛络纺纺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7592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粘胶紧密赛络纺纺纱装置,其包括机架,机架上沿粗纱的行走路径依序设有吊锭、导纱组件、后罗拉、中罗拉、前罗拉、钢领和纱管,吊锭包括支撑柱、退绕吊筒、护套、摩擦片和气囊,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机架上,退绕吊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筒,转筒转动连接于支撑柱的底部,气囊和摩擦片从上至下设于护套内,摩擦片顶贴于转筒的顶面上,所述气囊上连接有气管,气管连接至充放气系统,充放气系统对气囊充气和放气;所述气囊充气后膨胀顶推摩擦片给转筒的顶面施加阻尼。根据需要调整气囊内部的压力值,就可以控制施加给转筒的阻尼,最终实现精确调整粗纱退绕的张力,从而保证粘胶紧密赛格纺纱的成纱质量。而保证粘胶紧密赛格纺纱的成纱质量。而保证粘胶紧密赛格纺纱的成纱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胶紧密赛络纺纺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赛络纺纺纱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粘胶紧密赛络纺纺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紧密纺纱正在以高性能、高质量、低原料消耗而占据高端纺纱市场。而紧密赛格纺纱是紧密纺纱中的精品,其结构是两根斜槽方向相反的紧密纱合捻而成,其粗纱结构既有股线的形态,与股线又有不同,但是由于紧密赛格纺纱特殊的纺纱机机构以及较小的粗纱定量,使纺纱过程中大、中、小粗纱退绕时,退绕张力发生很大变化,严重影响了粗纱条干,并且可能产生大量的细节或粗纱条意外伸长堵住喇叭口造成粗纱条断裂等问题,大大影响了成纱质量。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可以调节粗纱退绕时张力的吊吊锭,以提高纺纱质量,但是该吊锭是采用人工手动拧的方式来调节,调节方式复杂,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自动化调节粗纱退绕张力的粘胶紧密赛络纺纺纱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粘胶紧密赛络纺纺纱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沿粗纱的行走路径依序设有吊锭、导纱组件、后罗拉、中罗拉、前罗拉、钢领和纱管,所述吊锭包括支撑柱、退绕吊筒、护套、摩擦片和气囊,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机架上,退绕吊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筒,转筒转动连接于支撑柱的底部,所述护套固定在支撑柱上并将转筒包围在内,所述气囊和摩擦片从上至下设于护套内,摩擦片顶贴于转筒的顶面上,所述气囊上连接有气管,气管连接至充放气系统,充放气系统对气囊充气和放气;所述气囊充气后膨胀顶推摩擦片给转筒的顶面施加阻尼。
[0007]进一步的,所述充放气系统包括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充气电磁阀、气泵和放气电磁阀,所述气管的自由端分叉形成充气管道和放气管道,所述充气管道连接至气泵,充气电磁阀连接于充气管道上,放气电磁阀连接于放气管道上;所述气管与气囊连接的一端内连接有用于检测气囊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电连接至控制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片为圆环形,摩擦片的中轴孔套设在支撑柱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片底部的周边设有一圈环形环边,环形环边套设于转筒顶部的外沿。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螺纹部,螺纹部的底部设有挡环,螺纹部穿过机架并与螺母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为圆柱形,气囊中轴上设有安装轴孔,该安装轴孔套接在支撑柱上。
[0012]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充放气系统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气囊再顶推摩擦片给转筒施加阻尼,根据需要调整气囊内部的压力值,就可以控制施加给转筒的阻尼,最终实现精确调整粗纱退绕的张力,从而保证粘胶紧密赛格纺纱的成纱质量。
附图说明
[001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5]图2为吊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或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机架1,机架1上沿粗纱的行走路径依序设有吊锭2、导纱组件3、后罗拉4、中罗拉5、前罗拉6、钢领7和纱管8,其中后罗拉4、中罗拉5和前罗拉6用于牵引粗纱,钢领7是用于对粗纱进行加捻,由于导纱组件3、后罗拉4、中罗拉5、前罗拉6、钢领7和纱管8的结构以及原理与现有纺纱机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0017]吊锭2包括支撑柱21、退绕吊筒22、护套23、摩擦片24和气囊25,支撑柱2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退绕吊筒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筒26,转筒26转动连接于支撑柱21的底部,所述护套23固定在支撑柱21上并将转筒26包围在内,所述气囊25和摩擦片24从上至下设于护套23内,摩擦片24顶贴于转筒26的顶面上,所述气囊25上连接有气管,气管连接至充放气系统,充放气系统由控制器控制对气囊25充气和放气;所述气囊25充气后膨胀顶推摩擦片24给转筒26的顶面施加阻尼。
[0018]所述充放气系统包括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充气电磁阀27、气泵28和放气电磁阀29,所述气管的自由端分叉形成充气管道和放气管道,所述充气管道连接至气泵28,充气电磁阀27连接于充气管道上,放气电磁阀29连接于放气管道上;所述气管与气囊25连接的一端内连接有用于检测气囊25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210,该压力传感器210电连接至控制器。
[0019]压力传感器210用于检测气囊25内部的压力值并反馈至控制器,从而精确控制气囊25内部的压力。充气时,充气电磁阀27开启,放气电磁阀29关闭,当气囊25内部的压力达到阈值时,控制器控制气泵28停止工作同时关闭充气电磁阀27。若对气囊25放气时,将充气电磁阀27关闭,放气电磁阀29开启,当气囊25内部的压力达到阈值时,控制器控制放弃电磁阀关闭。
[0020]为了提高稳定性,摩擦片24套设在支撑柱21上,此外,摩擦片24底部的周边设有一圈环形环边,环形环边套设于转筒26顶部的外沿。
[0021]所述支撑柱21的顶部设有螺纹部211,螺纹部211的底部设有挡环212,螺纹部211穿过机架1并与螺母9连接,从而将支撑柱21固定在机架1上,上述结构安装支撑柱21简单方便,而且固定牢固可靠。
[0022]为了方便安装及提供均匀的压力,本技术中,所述气囊25为圆柱形,气囊25中轴上设有安装轴孔,该安装轴孔套接在支撑柱21上。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采用控制器控制充放气系统对气囊25进行充气或放气,
气囊25再顶推摩擦片24给转筒26施加阻尼,根据需要调整气囊25内部的压力值,就可以控制施加给转筒26的阻尼,最终实现精确调整粗纱退绕的张力,从而保证粘胶紧密赛格纺纱的成纱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胶紧密赛络纺纺纱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沿粗纱的行走路径依序设有吊锭、导纱组件、后罗拉、中罗拉、前罗拉、钢领和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锭包括支撑柱、退绕吊筒、护套、摩擦片和气囊,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机架上,退绕吊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筒,转筒转动连接于支撑柱的底部,所述护套固定在支撑柱上并将转筒包围在内,所述气囊和摩擦片从上至下设于护套内,摩擦片顶贴于转筒的顶面上,所述气囊上连接有气管,气管连接至充放气系统,充放气系统对气囊充气和放气;所述气囊充气后膨胀顶推摩擦片给转筒的顶面施加阻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粘胶紧密赛络纺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系统包括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充气电磁阀、气泵和放气电磁阀,所述气管的自由端分叉形成充气管道和放气管道,所述充气管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曦许腾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亿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