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模组组装的辅助装置及背光源模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632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源模组组装的辅助装置及背光源模组,其辅助装置包括灯罩反射片、胶带以及离型膜,胶带设置于灯罩反射片上表面,离型膜将灯罩反射片粘附于背光源模组中背板的安装部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离型膜具有非常好的平整度,通过离型膜起到辅助灯罩反射片安装的作用,在组装的过程中通过离型膜伸入至半封闭空间内,更容易对位和粘贴,降低组装过程中重工的概率,降低了因多次反复对位粘贴而导致的耗材的损耗,将灯罩反射片安装后,离型膜能够轻松剥除,提高了背光源模组组装时的组装效率。组装效率。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模组组装的辅助装置及背光源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背光源模组
,特别是指一种背光源模组组装的辅助装置及背光源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组件之一,它的功能在于为液晶显示提供光源,供应充足的亮度并将其光源均匀分布且利用,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是将多个LED密集的排布在条形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上,从而得到一个线光源。作为光源的LED在整个背光源成本中占有很高的比重,通过减少LED用量可以有效降低背光源成本,但是减少LED的数量,会增大LED之间的间距,从而使LED发出的光在导光板上分布不均匀,导致在导光板的入光处出现很明显的阴暗间隔现象,即亮点(Hot

spot)现象,严重影响到显示画面的质量。
[0003]当前,中尺寸侧入式背光模组,为避免出现漏光现象及降低光源损耗,通常会在背板开口上边缘位置设计加贴一条灯罩反射片,以提高产品亮度并防止背光显示区域灯口处出现Hot

Spot问题。因受限于中尺寸产品薄型化要求,背板开口高度设计很小,实际生产作业中存在如下问题点:
[0004]1.灯罩反射片属于软性材料且背面附双面胶,安装时,通常先将双面胶粘于灯罩反射片上,然后将双面胶表面的隔离膜撕开,双面胶低开后灯罩反射片易成蜷缩形状,不易伸直,导致难以准确贴附到位;
[0005]2.背板开口高度过低,不易贴附到位,在撕取或重工中,灯罩反射片边条易出现折痕且双面胶粘性降低,材料耗损率高;
[0006]3.在薄型背光源模组中反射片组装难度更大,生产效率更低,废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背光源模组组装的辅助装置及背光源模组,解决了反射片不易贴附及对位的问题,降低了材料的损耗率,提高了反射片的组装效率。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9]本技术一种背光源模组组装的辅助装置,包括:
[0010]灯罩反射片,所述灯罩反射片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
[0011]离型膜,可分离式的贴附于所述灯罩反射片的下表面;
[0012]胶带,所述胶带设置于所述灯罩反射片上表面;
[0013]其中,所述离型膜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离型膜远离所述灯罩反射片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离型膜中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灯罩反射片外侧延伸。
[0014]进一步地,所述胶带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灯罩反射片的长度;所述胶带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灯罩反射片的宽度。
[0015]进一步地,所述灯罩反射片相对于所述离型膜中的所述第一端向外延伸。
[0016]进一步地,所述离型膜中的所述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灯罩反射片的下表面且与所述灯罩反射片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边缘平齐。
[0017]进一步地,所述胶带为双面胶。
[0018]进一步地,所述离型膜的材质为PET。
[001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上述的辅助装置。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
[0021]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安装部、承载部和用于连接所述安装部及承载部的连接部;所述安装部、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承载部共同围成一半封闭空间;
[0022]其中,所述辅助装置设置于所述半封闭空间内,所述胶带粘贴于所述安装部内侧。
[0023]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由下至上依次叠加的反射片、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组;
[0024]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半封闭空间的一侧还设置有发光源。
[0025]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为铁壳。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组装的辅助装置及背光源模组,其有益效果在于:胶带设置于灯罩反射片表面,并通过离型膜将灯罩反射片粘附于背板的安装部内侧,离型膜具有非常好的平整度,起到辅助灯罩反射片安装的作用。在背光模组组装的过程中,通过离型膜伸入至半封闭空间内,更容易对位和粘贴,降低组装过程中重工的概率,降低了因多次反复对位粘贴而导致的耗材的损耗,将灯罩反射片安装后,离型膜能够轻松剥除,提高了背光源模组组装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背光源模组的剖面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背光源模组的剖面图。
[0030]图中,10

辅助装置,11

灯罩反射片,12

离型膜,13

胶带,20

背板,21

安装部,22

承载部,23

连接部,30

反射片,40

导光板,50

光学膜片组,60

发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第一实施例][0035]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辅助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种背光源模组组装的辅助装置10,包括:
[0036]灯罩反射片11,灯罩反射片11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
[0037]离型膜12,可分离式的贴附于灯罩反射片11的下表面;离型膜12是一种薄膜表面能有区分的薄膜,在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粘性。
[0038]胶带13,胶带13设置于灯罩反射片11上表面;
[0039]其中,离型膜1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离型膜12远离灯罩反射片11的一端为第二端,离型膜12中第二端向灯罩反射片11外侧延伸。在灯罩反射片11安装于背板20时,手更方便抓取离型膜12,并通过离型膜12将粘有胶带13的灯罩反射片11安装于背光模组,在实际应用中,灯罩反射片11组装完成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模组组装的辅助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反射片(11),所述灯罩反射片(11)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离型膜(12),可分离式的贴附于所述灯罩反射片(11)的下表面;胶带(13),所述胶带(13)设置于所述灯罩反射片(11)上表面;其中,所述离型膜(1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离型膜(12)远离所述灯罩反射片(11)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离型膜(12)中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灯罩反射片(11)外侧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13)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灯罩反射片(11)的长度;所述胶带(13)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灯罩反射片(11)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反射片(11)相对于所述离型膜(12)中的所述第一端向外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12)中的所述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灯罩反射片(11)的下表面且与所述灯罩反射片(11)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边缘平齐。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平曹俊威冯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瀚达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