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捕捉器的均匀堵孔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447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颗粒捕捉器的均匀堵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载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蒙上薄膜,按照预定设计图案打若干个轴向孔;S2:将载体装入筒体内,使筒体的两端高于载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容纳浆料的容器;S3:将容器内灌入浆料,通过压块,将浆料压入轴向孔内一定深度;S4:将堵孔完成的载体进行烘干处理,得到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堵孔深度均匀一致,保证背压性能。背压性能。背压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颗粒捕捉器的均匀堵孔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颗粒捕捉器生产工艺,属于汽车尾气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蜂窝陶瓷颗粒捕捉器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汽车及卡车尾气处理上。一般,蜂窝陶瓷颗粒捕捉器采用壁流式过滤方式以去除尾气中的颗粒。原理就是在入口处每隔一孔堵住,另一孔保持通畅;而在出口处,对应的孔保持相反的堵或通。这样,蜂窝陶瓷呈国际象棋的棋盘式,保证尾气必须从壁上通过,从而达到将尾气中的颗粒截留在壁上的目的。在此后的再生过程中,一些碳颗粒会被烧去。
[0003]在颗粒捕捉器的制造过程中,堵孔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此工艺中,先将上下端面用塑料膜盖住,然后利用图像处理及激光打孔技术,将需要堵孔地方的塑料膜用激光烧去,然后填入泥料,就可以实现堵孔的目的。
[0004]堵孔的目的是不让颗粒物从堵住的通道这边排出,因此,原则上,只要目标孔被堵上,就可以达到目的。为保证堵孔材料不在运行中掉落,一般堵孔深度在10毫米以上。但是近来,颗粒捕捉器的高度不断下降,使得堵孔深度占总高度的比例不断增加,从而影响背压。
[0005]此外,由于堵孔技术的不完善,使得堵孔深度不均匀,从而导致有些堵孔太浅,有的堵孔太深,一般公差在正负3mm。为保证堵孔强度,只有加深整个堵孔的深度。但是,其对背压的影响不容忽略。
[0006]因此,需要一个均匀堵孔技术,从而保证所有堵孔的深度一致,使得在生产中,可以尽可能地降低堵孔深度,保障背压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堵孔深度均匀一致,保证背压性能的颗粒捕捉器均匀堵孔工艺。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颗粒捕捉器的均匀堵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将载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蒙上薄膜,按照预定设计图案打若干个轴向孔;S2:将载体装入筒体内,使筒体的两端高于载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容纳浆料的容器;S3:将容器内灌入浆料,通过压块,将浆料压入轴向孔内一定深度;S4:将堵孔完成的载体进行烘干处理,得到成品。
[0010]优选的,所述载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轴向孔形成上下交错布置。
[0011]优选的,所述轴向孔打孔采用不损伤另一端薄膜的激光打孔方式。
[0012]优选的,所述浆料重量配方为添加85份的堇青石粉,15份的粘接剂、1份的表面活性剂和45份的水充分搅拌而成。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可以为双面一起同时堵孔,也可以为先一端面堵孔,再另一
端面堵孔。
[0014]优选的,所述堵孔深度为3

20mm。
[0015]优选的,所述烘干采用干燥机进行烘干处理,干燥温度为80

120℃,时间为20

40分钟。
[001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在堵孔的工艺中,设计一个能容纳确定重量浆料的筒体容器,在堵孔过程中,将载体置于此容器内,并且保证筒体的两端具有容纳一定浆料的容器,经过压块的压力,将此确定重量的浆料挤入轴向孔中,从而保证每个轴向孔都有一样的进料量。因为进料量一致,所以所有的堵孔深度基本一样,从而达到均匀堵孔的目的,保证背压性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载体剖视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堵孔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参见图1和2所示,一种颗粒捕捉器的均匀堵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将载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蒙上薄膜,按照预定设计图案打若干个轴向孔4;薄膜为塑料薄膜,在进行图案设计中,载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轴向孔4为交错分布。在打上表面的轴向孔4时,不能破坏下表面的薄膜,在打下表面的轴向孔4时,不能破坏上表面的薄膜,为了后续堵孔做准备。
[0022]S2:将载体1装入筒体2内,使筒体2的两端高于载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容纳浆料的容器3;这里需要进行计算,容器3的容积,与轴向孔4的数量和堵孔的深度需要一致。
[0023]S3:将容器3内灌入浆料,通过压块5,将浆料压入轴向孔4内一定深度;浆料重量配方为添加85份的堇青石粉,15份的粘接剂、1份的表面活性剂和45份的水充分搅拌而成。浆料灌入后,通过压块5进行压入,浆料可以进入每一个预先设计好的轴向孔4内相同深度。压块5的外周直径与筒体2的内孔直径相同。保证在压入过程中浆料不会渗出。
[0024]S4:将堵孔完成的载体1进行烘干处理,得到成品。烘干采用干燥机进行烘干处理,干燥温度为100℃,时间为30分钟。
[0025]参见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载体1即为颗粒捕捉器,一般为圆柱体状,因此筒体2也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参见图1所示,载体1分布有若干个轴向孔4,轴向孔4的需要被间隔的一端堵孔,另一端开口。因此需要将薄膜覆盖,将不需要堵孔的孔口给封住,只漏出需要堵孔的部分孔口。堵孔可以采用两种堵法,单面堵孔法:将打完轴向孔4的载体1置于筒体2内,将浆料灌入其中一面的容器3内,用压块5将浆料压入若干个轴向孔4。再翻转载体1将底面朝上,用相同的方法堵孔。
[0026]还有一种是双面堵孔法:施工工艺可以两面同时进行堵孔,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堵孔时间,但是堵孔的精度没有单面堵孔法精确。选取20个轴向孔4,深度5mm,测量获得厚度数据是,单面堵孔法堵孔的精度为
±
0.2mm,双面堵孔法的精度为
±
0.3mm。因此采用上述堵孔工艺,其公差范围远远好于常规方法的堵孔,提高堵孔深度的一致性,保证背压性能。
[002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捕捉器的均匀堵孔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载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蒙上薄膜,按照预定设计图案打若干个轴向孔(4);S2:将载体(1)装入筒体(2)内,使筒体(2)的两端高于载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容纳浆料的容器(3);S3:将容器(3)内灌入浆料,通过压块(5),将浆料压入轴向孔(4)内一定深度;S4:将堵孔完成的载体(1)进行烘干处理,得到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捕捉器的堵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轴向孔(4)形成上下交错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捕捉器的堵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孔(4)打孔采用不损伤另一端薄膜的激光打孔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浩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