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预制排钢管混凝土剪力墙及建筑结构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涉及装配式结构,具体是一种全预制排钢管混凝土剪力墙及建筑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的建筑中,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应用于剪力墙体系、框架
ꢀ‑
剪力墙体系、框架
‑
核心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等;钢结构中,钢板剪力墙、钢板组合剪力墙、方钢管束剪力墙等也有一定应用。
[0003]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
[0004]1)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属于传统的生产方式,资源能源消耗高,对环境污染大,劳动力密集,生产效率较低;
[0005]2)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属于工业化生产方式,但是造价高,连接构造较为复杂,连接节点工程质量不好控制,承载力低,延性差,构件自重大导致运输、吊装、安装不便;
[0006]3)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自重大,抗震性能一般,施工速度较慢,有时构件截面尺寸较大对建筑空间和品质有一定影响。
[0007]4)钢板剪力墙用钢量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预制排钢管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由水平分布钢筋、竖向分布钢筋、钢管、水平缀板以及混凝土预制构成,其中,所述水平分布钢筋与竖向分布钢筋构成墙体的钢筋骨架;所述钢管沿墙体的长度方向成排地竖向设置在钢筋骨架内,钢管与水平分布钢筋焊接固定;所述水平缀板为竖向分布式水平缀板,在相邻两钢管之间沿竖向设置多排,水平缀板两端分别与两侧钢管焊接固定;所述钢筋骨架、钢管以及水平缀板在工厂内组装成型,钢筋骨架和钢管内预先浇筑混凝土;并且该剪力墙具有竖向预制连接端头和/或横向预制连接端头,上、下剪力墙之间通过竖向预制连接端头在竖向上连接,水平接缝内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左、右剪力墙之间通过横向预制连接端头在横向上连接,竖向接缝内浇筑后浇带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预制连接端头为:钢管下端封闭,封闭端加工形成凸形插头,钢管上端敞口,敞口端加工形成凹形插槽,凹形插槽内不浇筑混凝土,凹形插槽的底面为混凝土面,上部钢管的凸形插头插入下部钢管的凹形插槽内,并在连接面处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下部钢管的凹形插槽内预先填充灌浆料,在上部钢管的凸形插头插入下部钢管的凹形插槽内的状态下,凸形插头的四周与凹形插槽壁之间,以及凸形插头的下部与混凝土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灌浆料充满该第一间隙,形成坐浆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插头自连接面向下凸出50
‑
60mm,所述第一间隙为20
‑
30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在凹形插槽的底部,焊接固定一封顶钢板,封顶钢板开设有一通孔,封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方,刘明辉,刘冶,刘小荣,杨涛,曾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涛扬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