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维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205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6
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道路运维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辆拦截装置、车辆感应装置、控制系统、中转端、安全管理终端和路锥。所述路锥围挡于施工区外围。所述施工区包括施工缓冲区和施工作业区。所述车辆拦截装置、车辆感应装置、控制系统和中转端布置在施工缓冲区。所述安全管理终端布置在施工作业区。所述车辆拦截装置、车辆感应装置和中转端分别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车辆感应装置包括支撑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的红外摄像系统。所述中转端包括收发模块和通讯警示装置。所述通讯警示装置包括扬声器和警示灯。可在不完全封闭交通状态下给出分级交通安全预警措施,保障工作区施工人员安全。工人员安全。工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运维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运维施工领域,特别涉及道路运维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局部封闭交通下的施工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尽管根据相关施工作业要求及维修道路的速度等级确定了交通安全标志、路锥等的布设规范,仍旧由于部分驾驶员超速、驾驶过程中疏忽或不清醒状态下驾驶等原因而造成施工现场的人身伤亡。国内外企业针对工人的人身安全研发了安全手环、智能安全帽、智能路锥等终端设备,但缺少系统性防控相关安全事故的装备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道路运维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道路运维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系统,包括车辆拦截装置、车辆感应装置、控制系统、中转端、安全管理终端和路锥。
[0005]所述路锥围挡于施工区外围。所述施工区包括施工缓冲区和施工作业区。所述车辆拦截装置、车辆感应装置、控制系统和中转端布置在施工缓冲区。所述安全管理终端布置在施工作业区。所述车辆拦截装置、车辆感应装置和中转端分别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0006]所述车辆拦截装置包括两根伸缩立柱、两根伸缩桁杆和柔性防护网。所述两根伸缩立柱平行布置。所述两根伸缩立柱的底部均设置有胶轮。所述胶轮具有盘式刹车锁。所述两根伸缩桁杆平行布置。所述立柱和伸缩桁杆围设出防护栏支撑框架。所述柔性防护网布置在防护栏支撑框架中。所述柔性防护网包括主钢索和双层柔性钢索网芯。所述柔性防护网通过主钢索与防护栏支撑框架固定连接。
[0007]所述车辆感应装置包括支撑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的红外摄像系统。所述红外摄像系统包括红外摄像模块、照明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所述信息发送模块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0008]所述中转端包括收发模块和通讯警示装置。所述通讯警示装置包括扬声器和警示灯。所述收发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输出端与安全管理终端电性连接。
[0009]所述安全管理终端包括终端控制单元、安全手环和安全帽。所述终端控制单元包括监测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安全手环包括信号感应模块、警示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信号感应模块、警示模块和定位模块。
[0010]进一步,还包括防撞工程车。所述中转端布置在防撞工程车车体旁侧。
[0011]进一步,所述终端控制单元还包括巡检管理模块。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针对实际交通基础设施局部维修、检测等工作情况下的临时性、局部性交通封闭,提供交通安全分级预警,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安全管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车辆拦截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车辆感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防撞工程车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系统通讯关系示意图;
[0018]图6为中转端示意图;
[0019]图7为安全管理终端示意图。
[0020]图中:车辆拦截装置1、伸缩立柱101、伸缩桁杆102、柔性防护网103、胶轮104、车辆感应装置2、支撑组件201、红外摄像系统202、控制系统3、中转端4、收发模块401、通讯警示装置402、扬声器4021、警示灯4022、安全管理终端5、终端控制单元501、安全手环502、安全帽503、路锥6、防撞工程车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2]实施例1:
[0023]本实施例应用于无防撞工程车的简易施工现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不完全封闭交通状态下的道路运维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系统,包括车辆拦截装置1、车辆感应装置2、控制系统3、中转端4、安全管理终端5和路锥6。
[0024]所述路锥6围挡于施工区外围。所述施工区包括施工缓冲区和施工作业区。所述车辆拦截装置1、车辆感应装置2、控制系统3和中转端4布置在施工缓冲区。所述安全管理终端5布置在施工作业区。所述车辆拦截装置1、车辆感应装置2和中转端4分别与控制系统3电性连接。
[0025]所述车辆拦截装置1包括两根伸缩立柱101、两根伸缩桁杆102和柔性防护网103。所述两根伸缩立柱101平行布置。所述两根伸缩立柱101的底部均设置有胶轮104。所述胶轮104具有盘式刹车锁。所述胶轮104内置交流伺服电机作为驱动装置,内置锂电池电力驱动,控制系统3控制胶轮104的运动及停止。所述两根伸缩桁杆102平行布置。所述立柱101和伸缩桁杆102围设出防护栏支撑框架。所述柔性防护网103布置在防护栏支撑框架中。所述柔性防护网103包括主钢索和双层柔性钢索网芯。所述柔性防护网103通过主钢索与防护栏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双层柔性钢索网芯1032采用柔性钢索编织制得。车辆撞击车辆拦截装置1时,柔性防护网103可以吸收能量,不会发生倾倒。车辆刮蹭伸缩立柱101导致偏转,由于距离原因可保证不至于发生二次事故。
[0026]所述车辆感应装置2包括支撑组件20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201上的红外摄像系统202。所述红外摄像系统202包括红外摄像模块、照明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所述信息发送模块与控制系统3电性连接。在实际生产中,可增设超声或雷达,用于更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速。
[0027]所述中转端4包括收发模块401、通讯警示装置402、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模
块。所述通讯警示装置402包括扬声器4021和警示灯4022。所述收发模块401的输入端与控制系统3电性连接,输出端与安全管理终端5电性连接。收发模块401用于获得安全大脑的通知信号,触发通讯警示装置402。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作为冗余设备扩大信号传输范围,为安全管理终端5进行指令传输。
[0028]所述安全管理终端5包括终端控制单元501、安全手环502和安全帽503。所述终端控制单元501包括监测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安全手环502包括信号感应模块、震动报警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安全帽503包括安全帽本体、信号感应模块、警示模块和定位模块。
[0029]车辆进入施工预警区后,红外摄像系统202高速拍摄、提取车辆轮廓并传送信息至控制系统3。控制系统3计算距离D和速度V并判断防控等级。距离D根据车辆位置参照物成像大小确定,速度根据车辆大小的瞬时变化确定。防控等级分别以2S(一级)、1S(二级)和0.5S(三级)作为通讯和反应的极端界限时间。防控等级为一级时,触发拦截装置。防控等级为二级时,触发拦截装置,提醒工人撤离。
[0030]实施例2:
[0031]本实施例应用于设定了防撞工程车7的高等级道路维修施工现场。本实施例中,将安全指挥区域工人记为A类工人,施工工人记为B类工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道路运维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拦截装置(1)、车辆感应装置(2)、控制系统(3)、中转端(4)、安全管理终端(5)和路锥(6);所述路锥(6)围挡于施工区外围;所述施工区包括施工缓冲区和施工作业区;所述车辆拦截装置(1)、车辆感应装置(2)、控制系统(3)和中转端(4)布置在施工缓冲区;所述安全管理终端(5)布置在施工作业区;所述车辆拦截装置(1)、车辆感应装置(2)和中转端(4)分别与控制系统(3)电性连接;所述车辆拦截装置(1)包括两根伸缩立柱(101)、两根伸缩桁杆(102)和柔性防护网(103);所述两根伸缩立柱(101)平行布置;所述两根伸缩立柱(101)的底部均设置有胶轮(104);所述胶轮(104)具有盘式刹车锁。所述两根伸缩桁杆(102)平行布置;所述立柱(101)和伸缩桁杆(102)围设出防护栏支撑框架;所述柔性防护网(103)布置在防护栏支撑框架中;所述柔性防护网(103)包括主钢索和双层柔性钢索网芯;所述柔性防护网(103)通过主钢索与防护栏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车辆感应装置(2)包括支撑组件(20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201)上的红外摄像系统(202);所述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昆彭崇梅万晓敏韦学健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