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具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201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具缓冲结构,包括托架,托架上端设置有翻转臂,翻转臂左端通过转动轴与托架连接,检测块安装在翻转臂左端,托架右侧边上端安装有缓冲器,缓冲器上端与翻转臂下侧接触,托架上端右侧设有限位块。通过在托架右侧增加缓冲器,缓冲器从下侧对翻转臂进行缓冲,减少翻转臂与限位块之间的碰撞,有效的提高了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具缓冲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具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检具是用于控制产品各种尺寸(例如孔径、空间尺寸等)的简捷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质量。为避免零件上件及检验过程中干涉,翻转机构是检具上最常见的结构。翻转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检测块较重会出现失重现象,长时间失重会造成限位块变形及磨损。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就变得很重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具缓冲结构,通过在托架右侧增加缓冲器,缓冲器从下侧对翻转臂进行缓冲,减少翻转臂与限位块之间的碰撞,解决了现有翻转臂失重落下导致限位块变形磨损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具缓冲结构,包括托架,托架上端设置有翻转臂,翻转臂左端通过转动轴与托架连接,检测块安装在翻转臂左端,托架右侧边上端安装有缓冲器,缓冲器上端与翻转臂下侧接触,托架上端右侧设有限位块。
[0005]进一步改进在于:限位块上设有缓冲垫。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转动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两端分别与托架和翻转臂连接。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翻转臂上侧设有调节螺栓。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托架右侧增加缓冲器,缓冲器从下侧对翻转臂进行缓冲,减少翻转臂与限位块之间的碰撞损耗,提高使用寿命;增加扭簧,减少翻转臂失重下落的冲击力,有效的提高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图。
[0011]其中:1

托架,2

翻转臂,3

转动轴,4

缓冲器,5

限位块,6

缓冲垫,7

扭簧,8

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具缓冲结构,包括托架1,托架1上端设置有翻转臂2,翻转臂2左端通过转动轴3与托架1连接,检测块安装在翻转臂2左端,托架1右侧边上端安装有缓冲器4,缓冲器4上端与翻转臂2下侧接触,缓冲器4对翻转臂2下落进行缓冲;托架1上端右侧设有限位块5。限位块5上设有缓冲垫6,缓冲垫6对限位块限位块5进行缓冲保护。
转动轴3上套设有扭簧7,扭簧7两端分别与托架1和翻转臂2连接,扭簧7在翻转臂2失重时有限进行压缩缓冲,降低失重下落的冲击力。翻转臂2上侧设有调节螺栓8,使翻转臂2和托架1进行固定。
[0014]当翻转臂2出现失重现象突然落下时,缓冲器4受外力冲击将带动活塞挤压内管液压油,液压油受压后将由内管排油孔排出,同时由内管排出的液压油也由内管回油孔回流到内管;当外力消失时,弹簧将活塞弹回始点等待下次动作。可以使翻转机构达到更长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具缓冲结构,包括托架(1),其特征在于,托架(1)上端设置有翻转臂(2),翻转臂(2)左端通过转动轴(3)与托架(1)连接,检测块安装在翻转臂(2)左端,托架(1)右侧边上端安装有缓冲器(4),缓冲器(4)上端与翻转臂(2)下侧接触,托架(1)上端右侧设有限位块(5)。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军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普威技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