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睡眠头枕气袋充放气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022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睡眠头枕气袋充放气调节机构,包括:前部气动调节总成和后部调节总成;前部气动调节总成由蒙皮、前端泡沫、左气袋调节总成、右气袋调节总成和支撑板;后部调节总成由蒙皮、后部泡沫、调节机构和头枕杆组成;前部气动调节总成通过支撑板卡接在后部调节总成的调节机构上;左气袋调节总成和右气袋调节总成分别包括仿形框、气袋和位于气袋底部的充气嘴,气泵的控制按钮安装在座椅一侧靠近扶手的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前部两侧侧翼调节结构采用气袋方式形成侧向支撑,工作过程中,通过导气管对气袋充放气,调节头枕侧翼的高度,形成对人脑的包覆感,充气气袋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增加了头枕的舒适性。增加了头枕的舒适性。增加了头枕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睡眠头枕气袋充放气调节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具体公开一种气动睡眠头枕气袋充放气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终端用户对车辆内饰用品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多。人们不仅考虑一般的功能性,而且,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多的功能,是用户对豪华品牌高端车辆的一个重要需求。汽车睡眠头枕,不仅是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起保护的安全部件,更是提高乘员驾驶及乘坐舒适性,提升汽车整体舒适性的关键零件。汽车头枕本身就是在行车过程中距离人体头部最接近的内饰件,对于提高安全性及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一种新型睡眠头枕结构是业内急需。
[0003]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睡眠头枕在工作时,都是通过手动调节头枕前部增加的翅膀结构,调节对人脑的包覆感,调节机构操作力不易控制,太大影响客户感受,太小起不到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睡眠头枕气袋充放气调节机构,采用气袋调节方式,在头枕侧翼高度上可以调节不同高度,提供适合不同要求的侧向支撑,使乘员在休息时,获得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提供结构紧凑且舒适美观的新型头枕调节结构,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本技术提供的气动睡眠头枕气袋充放气调节机构,包括:前部气动调节总成和后部调节总成;
[0006]前部气动调节总成由蒙皮、前端泡沫、左气袋调节总成、右气袋调节总成和支撑板;左气袋调节总成、右气袋调节总成对称设置在支撑板的两侧,前端泡沫贴附在支撑板的正面,蒙皮包覆到支撑板上并将前端泡沫加持在两者之间;
[0007]后部调节总成由蒙皮、后部泡沫、调节机构和头枕杆组成;调节机构安装在头枕杆上,后部泡沫包裹在调节机构上,蒙皮将后部泡沫包裹在头枕杆上,头枕杆由两根空心的管筒和固连在两根管筒之间的横梁组成;
[0008]前部气动调节总成通过支撑板卡接在后部调节总成的调节机构上;
[0009]左气袋调节总成和右气袋调节总成分别包括仿形框、气袋和位于气袋底部的充气嘴,气袋通过仿形框安装在支撑板上,两根充气嘴通过各自的气管与气泵连接,两根气管的一端固连在充气嘴上,两根气管另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管筒与气泵连接;
[0010]气泵用于对左气袋调节总成和右气袋调节总成进行充气,气泵安装在座椅上,气泵的控制按钮安装在座椅上便于操作的饰件上。
[0011]作为优选,左气袋调节总成和右气袋调节总成的仿形框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卡接座,支撑板上对应卡接座的位置设置有卡槽,卡接座卡接在卡槽内。
[0012]作为优选,支撑板由中间连接板和连接在中间连接板两侧的侧板组成,中间连接板与两个侧板的连接处分别竖向设置有两个条形孔,支撑板的四个边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四组卡槽,一组卡槽有两侧对称设置的分卡槽组成。
[0013]本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
[0014]1、本技术的前部两侧侧翼调节结构采用气袋方式形成侧向支撑,工作过程中,通过导气管对气袋充放气,调节头枕侧翼的高度,形成对人脑的包覆感,充气气袋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增加了头枕的舒适性。
[0015]2、本技术的左气袋调节总成和右气袋调节总成分别采用气袋调节方式,在头枕侧翼高度上可以调节不同高度,提供适合不同要求的侧向支撑,使乘员在休息时,获得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提供结构紧凑且舒适美观的新型头枕调节结构。
[0016]3、本技术的左气袋调节总成和右气袋调节总成的气管的走管方式采用穿过头枕杆的管筒与气泵连接,使得在外部看不见气管的走线,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0017]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前部气动调节总成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部调节总成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前部气动调节总成分解图。
[0021]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部调节总成分解图。
[0022]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前部气动调节总成和后部调节总成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左气袋调节总成和右气袋调节总成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头枕杆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前部气动调节总成1、前蒙皮101、前端泡沫102、左气袋调节总成103、右气袋调节总成104、支撑板105、中间连接板106、侧板107、条形孔108、卡槽109、后部调节总成2、后蒙皮201、后部泡沫202、调节机构203、头枕杆204、管筒205、横梁206、卡接座3。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0028]图1-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如图1-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动睡眠头枕气袋充放气调节机构,包括:前部气动调节总成1和后部调节总成2;
[0030]前部气动调节总成1由前蒙皮101、前端泡沫102、左气袋调节总成103、右气袋调节总成104和支撑板105;左气袋调节总成103、右气袋调节总成104对称设置在支撑板105的两
侧,前端泡沫102贴附在支撑板105的正面,前蒙皮101包覆到支撑板105上并将前端泡沫102加持在两者之间;后部调节总成2由后蒙皮201、后部泡沫202、调节机构203和头枕杆204组成;调节机构203安装在头枕杆204上,后部泡沫202包裹在调节机构203上,后蒙皮201将后部泡沫202包裹在头枕杆204上,头枕杆204由两根空心的管筒205和固连在两根管筒205之间的横梁206组成;前部气动调节总成1通过支撑板105卡接在后部调节总成2的调节机构203上。左气袋调节总成103和右气袋调节总成104分别包括仿形框、气袋和位于气袋底部的充气嘴,气袋通过仿形框安装在支撑板105上,两根充气嘴通过各自的气管与气泵连接,两根气管的一端固连在充气嘴上,两根气管另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管筒与气泵连接;气泵用于对左气袋调节总成103和右气袋调节总成104进行充气,气泵安装在座椅上,气泵的控制按钮安装在座椅一侧靠近扶手的位置。
[0031]参阅图6、图7,本实施例中的左气袋调节总成103和右气袋调节总成104的仿形框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卡接座3,支撑板105上对应卡接座3的位置设置有卡槽,卡接座3卡接在卡槽内。支撑板105由中间连接板106和连接在中间连接板106两侧的侧板107组成,中间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睡眠头枕气袋充放气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气动调节总成和后部调节总成;所述前部气动调节总成由蒙皮、前端泡沫、左气袋调节总成、右气袋调节总成和支撑板;所述左气袋调节总成、右气袋调节总成对称设置在支撑板的两侧,所述前端泡沫贴附在支撑板的正面,所述蒙皮包覆到支撑板上并将前端泡沫加持在两者之间;所述后部调节总成由蒙皮、后部泡沫、调节机构和头枕杆组成;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头枕杆上,所述后部泡沫包裹在调节机构上,所述蒙皮将后部泡沫包裹在头枕杆上,所述头枕杆由两根空心的管筒和固连在两根管筒之间的横梁组成;所述前部气动调节总成通过支撑板卡接在所述后部调节总成的调节机构上;所述左气袋调节总成和所述右气袋调节总成分别包括仿形框、气袋和位于气袋底部的充气嘴,所述气袋通过所述仿形框安装在支撑板上,两根所述充气嘴通过各自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田牛未冬朱云龙周巍刘慧忱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富晟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