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四向头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862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四向头枕机构,该机构由电机、一轴、二轴、三轴、四轴、五轴、六轴、七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九齿轮、第十齿轮、第十一齿轮、第十二齿轮、第十三齿轮、第十四齿轮、第十五齿轮、弹簧和电磁开关组装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电磁体和齿轮系统,结构简单合理、机构可自由控制和调节,可以实现四个方向上的单独运动,紧凑的设计使该机构能够兼容大多数头枕。头枕。头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四向头枕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动四向头枕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座椅的头枕又称为靠枕,它是为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一种辅助装置。
[0003]汽车头枕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在高靠背座椅中,头枕与靠背做成一体,头枕不可拆卸,这种高靠背座椅主要用于客车上,例如大客车。在低靠背座椅中,头枕与靠背是可分离的,头枕是一个单独的物体,用单插销或双插销形式入座椅靠背的插座,固定在靠背上,这种低靠背座椅多用于乘用车上,例如轿车。
[0004]低靠背座椅的头枕分可调节式或固定式,可调节式又分为手动调节或电动调节,用以调节头枕的上下高度和前后角度。现在乘用车的座椅头枕多是可调节式,调节头枕可以使得头枕与乘员颈背形状更加贴合,贴合越好安全性越高。
[0005]目前,大多数电动头枕都有线性运动(上下运动)。随着头枕的向上移动,头枕也同时向前移动,现有电动头枕不能只控制一个方向上的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四向头枕机构,该机构可自由控制和调节,可以实现四个方向上的单独运动,紧凑的设计使该机构能够兼容大多数头枕。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四向头枕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电机、一轴、二轴、三轴、四轴、五轴、六轴、七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九齿轮、第十齿轮、第十一齿轮、第十二齿轮、第十三齿轮、第十四齿轮、第十五齿轮、弹簧和电磁开关;所述第一齿轮连接在电机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设置在一轴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第五锥齿轮和第六锥齿轮设置在二轴上,所述二轴上还加载有一个弹簧和安装一个电磁开关,当电磁开关关闭时,所述第六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相啮合,第五锥齿轮和第七锥齿轮处于断开状态,当电磁开关被激活时,会拉动二轴压缩弹簧,这将断开第六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的啮合,并连接第五锥齿轮和第七锥齿轮的啮合;所述三轴上设置有第七锥齿轮和第九齿轮,所述第九齿轮与第十一齿轮相啮合;所述四轴上设置有第八锥齿轮和第十齿轮,所述第十齿轮与第十二齿轮相啮合,所述五轴中部位置设置有第十一齿轮、两端部对称分别设置有第十四齿轮,所述六轴上中部位置设置有第十二齿轮、两端部对称分别设置有第十三齿轮;所述七轴上两端部对称分别设置有第十五齿轮,所述六轴通过一个带齿轮的皮带连接七轴。
[0008]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0009]1、本技术所有四个方向均可自由控制和调节,可以实现四个方向上的单独运
动。
[0010]2、本技术设备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电磁体和齿轮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其紧凑的设计能够兼容大多数头枕。
[0011]3、不使用设备时,齿轮将锁定在X平面上。因此,施加在头枕上的力将传递到电动机,从而产生阻尼效果。
[0012]4、增加反鞭打。可以将头枕编程调整为上下移动,以减少头部和头枕的距离,从而减少鞭打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齿轮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齿轮传动部分结构原理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电磁开关带动二轴移动的原理图。
[0017]图5是本技术齿轮组设置在齿轮箱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技术齿轮箱、头枕杆和头枕移动塑料部分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控制单元的结构原理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电机,2、一轴,3、二轴,4、三轴,5、四轴,6、五轴,7、六轴,8、七轴,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第三齿轮,12、第四齿轮,13、第五锥齿轮,14、第六锥齿轮,15、第七锥齿轮,16、第八锥齿轮,17、第九齿轮,18、第十齿轮,19、第十一齿轮,20、第十二齿轮,21、第十三齿轮,22、第十四齿轮,23、第十五齿轮,24、弹簧,25、电磁开关,26、第一齿条,27、第二齿条,28、头枕杆,29、控制单元,30、头枕移动塑料部分,31、带齿轮的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3]由附图1、2、3所示:一种电动四向头枕机构,该机构包括电机1、一轴2、二轴3、三轴4、四轴5、五轴6、六轴7、七轴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第三齿轮11、第四齿轮12、第五锥齿轮13、第六锥齿轮14、第七锥齿轮15、第八锥齿轮16、第九齿轮17、第十齿轮18、第十一齿轮19、第十二齿轮20、第十三齿轮21、第十四齿轮22、第十五齿轮23、弹簧24、电磁开关25、第一齿条26、第二齿条27、头枕杆28、控制单元29、头枕移动塑料部分30、带齿轮的皮带31。
[0024]所述第一齿轮9连接在电机1轴上,所述第二齿轮10和第三齿轮11设置在一轴2上,第二齿轮10与第一齿轮9相啮合,第三齿轮11与第四齿轮12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12、第五锥齿轮13和第六锥齿轮14设置在二轴3上,所述二轴3上还加载有一个弹簧24和安装一个电磁开关25,当电磁开关25关闭时,所述第六锥齿轮14与第八锥齿轮16相啮合,第五锥齿轮13和第七锥齿轮15处于断开状态,当电磁开关25被激活时,会拉动二轴3压缩弹簧24,这将断开第六锥齿轮14与第八锥齿轮16的啮合,并连接第五锥齿轮13和第七锥齿轮15的啮合;所述三轴4上设置有第七锥齿轮15和第九齿轮17,所述第九齿轮17与第十一齿轮19相啮合;所述四轴5上设置有第八锥齿轮16和第十齿轮18,所述第十齿轮18与第十二齿轮20相啮合,所述五轴6中部位置设置有第十一齿轮19、两端部对称分别设置有第十四齿轮22,所述第十四
齿轮22与沿Z方向设置的头枕杆28相啮合;所述六轴7上中部位置设置有第十二齿轮20、两端部对称分别设置有第十三齿轮21;所述七轴8上两端部对称分别设置有第十五齿轮23,所述六轴7通过一个带齿轮的皮带31连接七轴8。
[0025]由附图1所示:所述第十三齿轮21与沿X方向设置的第一齿条26相啮合,所述第十五齿轮23与沿X方向设置的第二齿条27相啮合。
[0026]由附图1所示:所述第一齿条26和第二齿条27的一端与头枕移动塑料部分30固连。
[0027]由附图3、4所示:当电磁开关25通电被激活后,电磁线圈将通过磁力使二轴3端部的磁铁发生位移,同时二轴3将压缩弹簧24,这时第六锥齿轮14与第八锥齿轮16的啮合断开,并连接第五锥齿轮13和第七锥齿轮15的啮合。
[0028]由附图5、6所示:本技术最终产品是齿轮箱,其尺寸足够小,可以放置在头枕内部。该设备将替换头枕的EPP部分。
[0029]由附图1、7所示:电机1和电磁开关25将连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四向头枕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电机(1)、一轴(2)、二轴(3)、三轴(4)、四轴(5)、五轴(6)、六轴(7)、七轴(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第三齿轮(11)、第四齿轮(12)、第五锥齿轮(13)、第六锥齿轮(14)、第七锥齿轮(15)、第八锥齿轮(16)、第九齿轮(17)、第十齿轮(18)、第十一齿轮(19)、第十二齿轮(20)、第十三齿轮(21)、第十四齿轮(22)、第十五齿轮(23)、弹簧(24)和电磁开关(25);所述第一齿轮(9)连接在电机(1)轴上,所述第二齿轮(10)和第三齿轮(11)设置在一轴(2)上,第二齿轮(10)与第一齿轮(9)相啮合,第三齿轮(11)与第四齿轮(12)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12)、第五锥齿轮(13)和第六锥齿轮(14)设置在二轴(3)上,所述二轴(3)上还加载有一个弹簧(24)和安装一个电磁开关(25),当电磁开关(25)关闭时,所述第六锥齿轮(14)与第八锥齿轮(16)相啮合,第五锥齿轮(13)和第七锥齿轮(15)处于断开状态,当电磁开关(25)被激活时,会拉动二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尚王保东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富晟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