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烧制黑陶的窑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62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烧制黑陶的窑炉,通过设置加热板和燃料室,能够通过电和燃料烧制的方式,提高了烧制的效率,同时,两种烧制方式可供选择,烧制的效果也会更好;通过设置齿条板,然后再设置驱动齿轮,能够通过驱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板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带动所有的加热板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带动烧制室内部的气体流动,从而能够使烧制室内部受热均匀,进而能够提高烧制效率;再在烧制室的两侧设置滑动槽,在滑动槽内设置滑动块,能够通过滑动槽限制滑动块的移动轨迹,从而能够控制加热板上下移动的轨迹。上下移动的轨迹。上下移动的轨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烧制黑陶的窑炉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窑炉,具体是一种用于烧制黑陶的窑炉。

技术介绍

[0002]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古老的中国制陶技艺,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屈家岭文化为最早,距今6000年左右。1928年,中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现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黑陶按质地可分为三种: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
[0003]黑陶在烧制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窑炉,传统的窑炉在工作时,烧制室内部的温度受热不均匀,导致烧制的效果不够好,对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烧制黑陶的窑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烧制黑陶的窑炉,包括炉体、炉体的外侧的保温外墙、炉体内部的烧制室、设置在烧制室的下方的燃料室以及设置在烧制室的内部的内架,所述烧制室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环形的加热板,所述烧制室两侧的保温外墙内设置均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均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加热板的两侧,所述滑动块远离加热板的一侧均通过固定杆固定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向外的一侧均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均其一侧的齿条板的外齿相啮合。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齿轮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轴,该连接轴均通过轴承安装在保温外墙上,所述炉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均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齿轮一侧的连接轴。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烧制室的两侧的保温外墙的内壁上布满内齿,该内齿与齿条板的外齿相啮合。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烧制室的底端等距离固定有若干个内固定块,所述内固定块的顶端均固定有支撑架,所述内架固定在所有的支撑架的顶端。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烧制室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进料管口,所述进料管口通过导料管道连通烧制室,该导料管道的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燃料板,所述燃料板放置在烧制室内壁上的固定块上,且所述燃料板上布满滤孔。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烧制室远离进料管口的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烟气导出管道,该烟气导出管道的出口端连接有气体过滤器,所述气体过滤器的出口端连接有气体出口。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烧制室的顶端通过合叶连接有活动盖,所述燃料室前通过合叶连接有活动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设置加热板和燃料室,能够通过电和燃料烧制的方式,提高了烧制的效率,同时,两种烧制方式可供选择,烧制的效果也会更好;
[0015]2、通过设置齿条板,然后再设置驱动齿轮,能够通过驱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板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带动所有的加热板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带动烧制室内部的气体流动,从而能够使烧制室内部受热均匀,进而能够提高烧制效率;再在烧制室的两侧设置滑动槽,在滑动槽内设置滑动块,能够通过滑动槽限制滑动块的移动轨迹,从而能够控制加热板上下移动的轨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烧制黑陶的窑炉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烧制黑陶的窑炉的整体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烧制黑陶的窑炉的滑动块的俯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烧制黑陶的窑炉的内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烧制黑陶的窑炉,包括炉体1、炉体1的外侧的保温外墙15、炉体1内部的烧制室2、设置在烧制室2的下方的燃料室8以及设置在烧制室2的内部的内架18,烧制室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环形的加热板10,烧制室2两侧的保温外墙15内设置均设置有滑动槽19,滑动槽19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滑动块12,滑动块12均通过固定杆11固定在加热板10的两侧,滑动块12远离加热板10的一侧均通过固定杆11固定有齿条板13,齿条板13向外的一侧均设置有驱动齿轮14,驱动齿轮14均其一侧的齿条板13的外齿相啮合;通过设置齿条板13,然后再设置驱动齿轮14,能够通过驱动齿轮14转动带动齿条板13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带动所有的加热板10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带动烧制室2内部的气体流动,从而能够使烧制室2内部受热均匀,进而能够提高烧制效率;再在烧制室2的两侧设置滑动槽19,在滑动槽19内设置滑动块12,能够通过滑动槽19限制滑动块12的移动轨迹,从而能够控制加热板10上下移动的轨迹。
[0022]请参阅图1~2,驱动齿轮14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轴,该连接轴均通过轴承安装在保温外墙15上,炉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均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齿轮14一侧的连接轴;烧制室2的两侧的保温外墙15的内壁上布满内齿,该内齿与齿条板13的外齿相啮合;能够通过伺服电机7工作带动驱动齿轮14转动,进而能够使驱动齿轮14转动带动齿条板13上下移动。
[0023]请参阅图2,烧制室2的底端等距离固定有若干个内固定块16,内固定块16的顶端
均固定有支撑架17,内架18固定在所有的支撑架17的顶端,便于将黑陶制品放置在内架18的顶端,方便对黑陶制品进行烧制。
[0024]请参阅图1~2,烧制室2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进料管口5,进料管口5通过导料管道连通烧制室2,该导料管道的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燃料板9,燃料板9放置在烧制室2内壁上的固定块上,且燃料板9上布满滤孔;烧制室2远离进料管口5的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烟气导出管道,该烟气导出管道的出口端连接有气体过滤器6,气体过滤器6的出口端连接有气体出口;烧制室2的顶端通过合叶连接有活动盖4,燃料室8前通过合叶连接有活动门3;便于在向燃料室8内加入燃料时,能够在不打开活动门3的情况下,通过进料管口5进料,进而能够减少烧制室2内部的热量流逝。
[0025]工作原理:先将烧制室2的顶端的活动盖4打开,再将待烧制的黑陶制品放置在内架18上,然后再将活动盖4关闭;对黑陶制品进行烧制时,根据需要,选择电烧制或燃料烧制,将燃料室8前的活动门3打开,再将燃料放在燃料板9上,使燃料燃烧后,对内架18上方的黑陶制品进行烧制;再将加热板10开启,使加热板10工作对烧制室2内部的黑陶制品进行加热烧制,从而能够实现电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烧制黑陶的窑炉,包括炉体(1)、炉体(1)的外侧的保温外墙(15)、炉体(1)内部的烧制室(2)、设置在烧制室(2)的下方的燃料室(8)以及设置在烧制室(2)的内部的内架(18),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制室(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环形的加热板(10),所述烧制室(2)两侧的保温外墙(15)内设置均设置有滑动槽(19),所述滑动槽(19)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滑动块(12),所述滑动块(12)均通过固定杆(11)固定在加热板(10)的两侧,所述滑动块(12)远离加热板(10)的一侧均通过固定杆(11)固定有齿条板(13),所述齿条板(13)向外的一侧均设置有驱动齿轮(14),所述驱动齿轮(14)均其一侧的齿条板(13)的外齿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烧制黑陶的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14)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轴,该连接轴均通过轴承安装在保温外墙(15)上,所述炉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伺服电机(7),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均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齿轮(14)一侧的连接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烧制黑陶的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