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汇流条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汇流条组件,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将用电设备电连接至供电单元的汇流条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用电设备,例如电脑,通常通过汇流条电连接至供电单元。通常,在供电单元上连接有水平布置的水平汇流条,在用电设备上连接有竖直布置的竖直汇流条。在现有技术中,水平汇流条和竖直汇流条的位置是不可调节的,因此,当水平汇流条存在组装或加工误差时,会导致水平汇流条上的连接孔与竖直汇流条上的连接孔不对齐,从而导致难以将水平汇流条连接到竖直汇流条上。
[0003]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在水平汇流条的输出部上镀锡,在水平汇流条的其他部分上镀镍。因此,电镀过程需要将水平汇流条的不镀锡的区域遮蔽住,这非常耗时,而且电镀成本很高。
[0004]此外,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受到产品结构限制,水平汇流条的输出部的宽度不能大于水平汇流条的主体部的宽度,这限制了水平汇流条导电时的整体载流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第一汇流条,包括一个第一主体部、多个第一安装部及一个第一输出部;一个第二汇流条,包括一个第二主体部、多个第二安装部及一个第二输出部;一个第一连接端子,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输出部上;和一个第二连接端子,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二输出部上,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设置成彼此相邻且平行,所述第一输出部和所述第二输出部并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对于所述第一汇流条的位置可调节,并且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相对于所述第二汇流条的位置也可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组件还包括一个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以将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电隔离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呈长条形板状,所述第一输出部和所述第二输出部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个纵向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部和所述第二输出部呈板状并位于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宽度方向垂直的同一平面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宽度相同,并且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两个纵向边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两个纵向边分别平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部和所述第二输出部的宽度相等且不小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宽度,使得所述第一输出部和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的连接部的宽度以及所述第二输出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的连接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宽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部和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的连接部的宽度以及所述第二输出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的连接部的宽度不小于57.0mm。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包括一个板状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贴靠在所述第一输出部上并被固定到所述第一输出部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包括一个板状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贴靠在所述第二输出部上并被固定到所述第二输出部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还包括一个第一外接板,所述第一外接板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个侧边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呈L形;
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还包括一个第二外接板,所述第二外接板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个侧边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垂直,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呈L形。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接板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与所述第一外接板相邻的一个侧边上,使得所述第一外接板和所述第二外接板的表面彼此相邻且彼此平行;并且所述第一外接板和所述第二外接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长度方向垂直。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安装部连接至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个纵向边并排成一行,所述多个第二安装部连接至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另一个纵向边并排成一行;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长度相同并在长度方向上错开预定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杰,赵光明,刘娇勇,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