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53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14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包括连接器壳体(16),上述连接器壳体(16)限定腔体(18),上述腔体(18)中配置有电汇流条(14)。连接器壳体(16)限定通向腔体(18)的开口。电连接器组件(10)还包括盖(100、200、300、400、500、600),上述盖附连到连接器壳体(16),并且构造成冷却电汇流条(14),布置成靠近电汇流条(14)以从电汇流条(14)中提取热量。盖(100、200、300、400、500、600)选自构造成主动或被动地冷却电汇流条(14)的多个盖设计。条(14)的多个盖设计。条(14)的多个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组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1]本申请主张2020年2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6/801,245号的权利,并主张2019年9月9日提交的第62/897,571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利,在此通过引用将每项申请的全部内容包含在本文中。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组件,特别是具有液体冷却特征和/或温度监控的电连接器组件。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是构造成容纳各种不同的模块化冷却特征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4]高功率电连接器组件、诸如用于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系统的电连接器组件,必须设计为能够承载90千瓦或以上的电力。电连接器组件中电气端子元件之间的接触电阻可能导致电力损耗,上述电力损耗在连接器组件内转化为热能。这种热能会导致电连接器组件内的温度升高,如果超过热极限,可能会损坏组件。端子能量的管理对于满足行业性能标准也很重要,例如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UL)、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和/或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性能标准。
[0005]在背景部分中论述的主题不应仅由于其在背景部分中被提及而被认定为现有技术。类似地,背景部分中提到的、或与背景部分的主题相关的问题不应当被认为之前已在现有技术中被发现。背景部分中的主题仅代表不同的方案,它们本身也可以是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壳体,上述连接器壳体限定了配置有电汇流条的腔体。连接器壳体限定了腔体的开口。该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附连到壳体并构造成冷却汇流条的盖。盖具有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a)入口端口(102),上述入口端口(102)经由冷却剂通道(102)与出口端口(106)流体连通;b)热电装置(202);c)入口端口(304),上述入口端口(304)与出口端口(306)流体连通,并且构造成承载液体冷却剂流过端子位置保证构件;d)入口端口(402),上述入口端口(402)经由腔体(18)与出口端口(404)气动连通;e)多个冷却翅片(502),多个上述冷却翅片(502)从盖(500)延伸;以及f)多个翅片(630),多个上述冷却翅片(630)延伸到冷却剂通道(632)中,并限定与入口
端口(604)和出口端口(606)流体连通的多个冷却剂通道(632)。
[0007]在具有先前段落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盖可限定与上述电汇流条紧密热接触的平坦部段。
[0008]在具有先前段落中的任一个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盖可包括延伸到冷却剂通道中的多个冷却翅片,多个上述冷却翅片将上述冷却剂通道分成与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流体连通的多个冷却剂通道。
[0009]在具有先前段落中的任一个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盖可具有与电汇流条紧密热接触的介电热界面材料层。
[0010]在具有先前段落中的任一个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盖可包括介电热界面材料层与电汇流条之间的附加介电材料层。
[0011]在具有先前段落中的任一个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盖可包括配置在第一盖部与第二盖部之间的主密封件,上述第一盖部限定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上述第二盖部与电汇流条紧密热接触。
[0012]在具有先前段落中的任一个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组件可进一步包括配置在盖与连接器壳体之间的副密封件。
[0013]在具有先前段落中的任一个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盖部可由聚合物材料形成,并且第二盖部可由金属材料形成。
[0014]在具有先前段落中的任一个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可与电动车的液体冷却系统互连。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盖组件,上述盖组件构造成封围通向连接器壳体的腔体的开口,其中电汇流条配置在腔体内。上述盖组件包括入口端口、出口端口和与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流体连通的冷却剂通道。上述盖组件构造成与电汇流条热连通。
[0016]在具有先前段落的盖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盖组件可包括延伸到冷却剂通道中的多个冷却翅片。冷却翅片限定与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流体连通的多个冷却剂通道。
[0017]在具有一个先前段落中的盖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盖可具有构造成与电汇流条热连通的介电热界面材料层。盖还可具有构造成位于介电热界面材料层与电汇流条之间的附加介电材料层。
[0018]在具有一个先前段落中的盖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盖组件可进一步包括主密封件和副密封件,上述主密封件配置在第一盖部与第二盖部之间,上述第一盖部限定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上述第二盖部与电汇流条紧密热接触,上述副密封件构造成配置在第二盖部与连接器壳体之间。
[0019]在具有一个先前段落中的盖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盖部可由聚合物材料形成,并且第二盖部可由金属材料形成。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印刷电路板,上述印刷电路板具有:电温度传感器,上述电温度传感器配置在上述印刷电路板上;端子,上述端子配置在延伸穿过印刷电路板的孔内;以及导热弹簧,上述导热弹簧在靠近电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处附连到印刷电路板。
[0021]在具有先前段落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组
件可进一步包括导热材料,该导热材料覆盖弹簧附连到印刷电路板和电温度传感器的一部分覆盖。
[0022]在具有先前段落中的任一个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电温度传感器可以是表面安装的热敏电阻。
附图说明
[0023]现在将参考附图通过示例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中:
[0024]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的前视立体图。
[0025]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多个不同盖构造的图1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后视图;
[0026]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的电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壳体中的开口的放大立体后视图;
[0027]图4是图1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左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穿过盖的冷却剂管的盖;
[0028]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图4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右视图;
[0029]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图4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后视图;
[0030]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图6的盖的立体仰视图;
[0031]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图4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冷却剂管与电动车的冷却系统互连的示意图;
[0032]图9是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热电装置的图4的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包括:连接器壳体(16),所述连接器壳体限定腔体(18),所述腔体中配置有电汇流条(14),其中,所述连接器壳体(16)限定通向所述腔体(18)的开口;以及盖(600),所述盖附连到连接器壳体(16),并且构造成冷却所述汇流条(14),布置成靠近所述汇流条(14)以从所述汇流条(14)中提取热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包括与入口端口(604)和出口端口(606)流体连通的冷却剂通道(632),并且其中,所述盖(600)的一部分与所述电汇流条(14)热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600)的一部分与所述电汇流条(14)紧密热接触,并且形成构造成冷却所述电汇流条(14)的冷却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电缆与所述盖(600)的与所述电汇流条(14)热接触的部分相对地附连到所述电汇流条(14)。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600)的所述部分沿着所述盖(600)的整个下表面与所述电汇流条(14)热接触。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600)包括多个翅片(630),多个所述翅片(630)延伸到所述冷却剂通道(632)中,将所述冷却剂通道(632)分成与所述入口端口(604)和所述出口端口(606)流体连通的多个冷却剂通道(632)。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翅片(630)连续地延伸穿过所述冷却剂通道。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成对的电汇流条,并且其中所述盖(600)具有与成对的所述电汇流条(14)紧密热接触的介电热界面材料层(634),从而使成对的所述电汇流条(14)彼此电隔离。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600)在所述介电热界面材料层(643)与成对的所述电汇流条(14)之间具有附加介电材料层(636),从而使成对的所述电汇流条(14)彼此电隔离。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600)包括主密封件(638),所述主密封件配置在第一盖部与第二盖部之间,所述第一盖部限定所述入口端口(604)和所述出口端口(606),所述第二盖部与所述电汇流条(14)紧密热接触。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10)还包括配置在所述盖(600)与所述连接器壳体(16)之间的副密封件(640)。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部由聚合物材料形成,并且所述第二盖部由金属材料形成。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口(204、604)和所述出口端口(206、606)与电动车的液体冷却系统(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
申请(专利权)人: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