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线束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13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线路连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线束连接器,包括壳体、连接端和电源端;所述壳体为长方形空腔式结构体;所述壳体一侧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插槽;所述插槽与壳体内腔导通;所述插槽上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滑槽和挡板,在插槽前形成第一道防线,有效地将未连接线束的插槽封闭,利用挡板面积大于插槽面积的设定,有效地防止水渍向插槽内侵袭,同时连接端和电源端的设计,使用电器端子需要先与未通电的连接端进行连接完毕后,再与通电的电源端之间连接,可以有效的避免在插入端子的过程中因端子上的电极片未完全插入连接槽时与人体误触,从而导致电流外泄的可能,进而增强连接器的安全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线束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线路连接
,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线束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汽车中使用的线束连接器多数为连接端直接与电源线之间进行连接,在使用时,直接将用电器端子插入插槽中,即完成线路之间的连接,使用时较为方便,但是安全性能较差,一方面直接敞开式的插槽在面临水渍侵袭时,容易使水渍与电源之间间接连接,进而使电流通过水渍外放,对线路以及车上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路导通时会持续散发热量,而在使用完毕后会存在一定的返潮现象,进而导致插槽内聚集有小水珠,使连接器内环境较为潮湿,进而导致电线外皮受潮的现象的发生。
[0003]这个专利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线束连接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线束插头和线束插座;所述线束插座为一面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均匀排列的若干线插插孔,所述外壳内设有一侧开口的电控盒,所述线插插孔内设有一对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尾端通过可被线缆缠绕的锁紧螺钉连接;所述电控盒内固定有电连接的传感器模组、控制芯片、电容以及可变电阻;所述线束插头外形与线束插座的外壳相匹配,所述线束插头内设置有与线插插孔一一对应的孔针,该方案通过汽车系统带动各组传感器对电控盒内的线路进行自检,进而避免电控盒中存在水源的前提下进行连通导电,进而损坏用电器,但是由于该连接器需要与车载系统进行连接,在使用时,需要对汽车线路进行改变,装配较为麻烦,且该连接器仅具备检测功能,却不能增强连接器对水渍的阻挡,防漏电性能。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研制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线束连接器,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载线束连接器由于存在插槽,不能有效地避免水渍向连接器内部侵袭,从而在进行插拔用电器端子时容易存在漏电、放电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线束连接器。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线束连接器,包括壳体、连接端和电源端;所述壳体为长方形空腔式结构体;所述壳体一侧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插槽;所述插槽与壳体内腔导通;所述插槽上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宽度大于插槽宽度;所述第一滑槽内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L”形设计,用于堵塞插槽;所述壳体内腔对应插槽固连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为四边形框架结构;所述安装框内径与插槽相匹配;所述安装框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连接端安装于安装框内;所述连接端对应第二滑槽固连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靠近壳体一侧与第二滑槽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连接端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固连有弹片;所述弹片“Y”形设计;所述弹片均贯穿连接槽延伸至连接端远离插槽一侧;所述安装框远离插槽一端内壁开设有对称设计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均与第二通槽导通;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均与转动槽之间通过扭簧连接;所述转动轴上固连有导向板;所述
导向板均为三角形设计且相邻导向板之间通过伸缩膜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导向板相互组合与安装框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电源端固连于壳体内腔远离插槽一侧;所述电源端与连接端一一对应;所述电源端靠近连接端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固连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远离连接端一侧固连有导线;所述壳体远离插槽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槽;所述导槽均与容纳槽导通;所述导槽远离容纳槽一端相互导通并贯穿壳体;所述导电片上的导线通过导槽汇聚并与输电线连接;所述输电线位于导槽开口处固连有密封环,用于将输电线与导槽之间的缝隙密封;
[0007]现有技术中汽车中使用的线束连接器多数为连接端直接与电源线之间进行连接,在使用时,直接将将用电器端子插入插槽中,即完成线路之间的连接,使用时较为方便,但是安全性能较差,一方面直接敞开式的插槽在面临水渍侵袭时,容易使水渍与电源之间间接连接,进而使电流通过水渍外放,对线路以及车上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路导通时会持续散发热量,而在使用完毕后会存在一定的返潮现象,进而导致插槽内聚集有小水珠,使连接器内环境较为潮湿,进而导致电线外皮受潮的现象的发生,工作时,在连接器的使用过程中,拨动挡板,打开插槽,通过将用电端的端子插入插槽中,用电端端子上的电极片插入连接端的连接槽中弹片中间,进而通过弹片的夹持作用使连接端和用电器端子之间固连,并随着用电器端子的持续插入连接端向安装框远离插槽一侧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连接端对导向板形成挤压,进而使导向板与转动轴在转动槽内挤压扭簧,进行转动,进而使初始状态下相互合拢的导向板逐渐展开,并在伸缩膜的连接作用下形成一端开口的通道,并随着连接端在第二滑槽内的持续滑动,弹片逐渐伸入容纳槽内并与导电片之间连接,完成电路的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滑槽和挡板,在插槽前形成第一道防线,有效地将未连接线束的插槽封闭,利用挡板面积大于插槽面积的设定,有效地防止水渍向插槽内侵袭,同时连接端和电源端的设计,使用电器端子需要先与未通电的连接端进行连接完毕后,再与通电的电源端之间连接,可以有效的避免在插入端子的过程中因端子上的电极片未完全插入连接槽时与人体误触,从而导致电流外泄的可能,进而增强连接器的安全性能。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框均为棱台设计且安装框朝向插槽一侧面积小于安装框远离插槽一侧面积;所述壳体内腔中固连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安装框均固连;所述安装框均贯穿隔板;所述壳体、隔板和安装框之间形成隔绝腔;所述插槽底侧开设有导通槽;所述导通槽均与第一滑槽导通设计;所述导通槽均延伸至隔绝腔内设计;所述壳体开设有插槽一侧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隔绝腔导通设计;工作时,当连接器遭受水流冲击时,水流通过插槽向连接器内腔中冲击,并受挡板阻挡,水流沿着挡板与第一滑槽之间的缝隙向导通槽内流动,并在导通槽的引导作用下,水流进入隔绝腔内,受重力影响,水流逐渐向下汇聚,通过设置棱台形的安装框,利用安装框朝向插槽一侧面积小于安装框远离插槽一侧面积的设定使水流向底部汇聚,并通过出水孔排放至外界,可以有效地防止因人为误操作,导致饮料、水流泼洒在连接器上,并顺着插槽缝隙进入连接器内部,进而在连接器通电使用时,水流将电流引导连通,进而存在短路,漏电的安全隐患。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位于插槽下方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靠近壳体内腔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第二滑槽导通设计;所述第二通槽内滑动连接有卡板;对应所述第一通槽的滑动块表面固连有均匀分布的卡齿;所述第一通槽内通过弹簧弹
性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与卡齿相匹配,用于对卡齿进行单向限位;所述第一凹槽内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横截面均为三角形设计;所述压块均延伸至第一通槽内设计;工作时,由于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颠簸,容易导致连接端受外界用电器线路的拉扯作用从而与电源端分离,进而导致电路的意外断开,通过设置卡齿和卡板,利用卡板对卡齿的单向限位,使与卡齿之间依次固连的滑动块、连接端在第一滑槽向电源端滑动的过程中挤压卡板,使卡板向第一通槽深处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连接端(2)和电源端(3);所述壳体(1)为长方形空腔式结构体;所述壳体(1)一侧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插槽(11);所述插槽(11)与壳体(1)内腔导通;所述插槽(11)上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宽度大于插槽(11)宽度;所述第一滑槽(12)内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L”形设计,用于堵塞插槽(11);所述壳体(1)内腔对应插槽(11)固连有安装框(14);所述安装框(14)为四边形框架结构;所述安装框(14)内径与插槽(11)相匹配;所述安装框(14)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5);所述连接端(2)安装于安装框(14)内;所述连接端(2)对应第二滑槽(15)固连有滑动块(16);所述滑动块(16)靠近壳体(1)一侧与第二滑槽(15)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连接端(2)内部开设有连接槽(4);所述连接槽(4)内固连有弹片(41);所述弹片(41)“Y”形设计;所述弹片(41)均贯穿连接槽(4)延伸至连接端(2)远离插槽(11)一侧;所述安装框(14)远离插槽(11)一端内壁开设有对称设计的转动槽(17);所述转动槽(17)均与第二通槽导通;所述转动槽(17)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8);所述转动轴(18)两端均与转动槽(17)之间通过扭簧连接;所述转动轴(18)上固连有导向板(19);所述导向板(19)均为三角形设计且相邻导向板(19)之间通过伸缩膜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导向板(19)相互组合与安装框(14)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电源端(3)固连于壳体(1)内腔远离插槽(11)一侧;所述电源端(3)与连接端(2)一一对应;所述电源端(3)靠近连接端(2)一侧开设有容纳槽(31);所述容纳槽(31)内固连有导电片(32);所述导电片(32)远离连接端(2)一侧固连有导线;所述壳体(1)远离插槽(11)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槽(33);所述导槽(33)均与容纳槽(31)导通;所述导槽(33)远离容纳槽(31)一端相互导通并贯穿壳体(1);所述导电片(32)上的导线通过导槽(33)汇聚并与输电线(34)连接;所述输电线(34)位于导槽(33)开口处固连有密封环(35),用于将输电线(34)与导槽(33)之间的缝隙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4)均为棱台设计且安装框(14)朝向插槽(11)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杰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