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自动穿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864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自动穿束装置,包括穿束装置本体和驱动电机,所述穿束装置本体的下侧固定有支撑底板,且支撑底板的下侧一体化设置有塑料伸缩罩,所述驱动电机的左侧安装有穿束装置本体,且驱动电机的外侧固定有内防护框,所述内防护框的外侧焊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侧固定有外防护框,所述塑料伸缩罩的下侧安装有连接筒,且连接筒的外侧紧密贴合有调节筒。该具有升降功能的自动穿束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穿束装置的高度,适用于不同位置的穿束作业,且能够有效避免灰尘或碎石进入调节机构内部,并且能够对驱动电机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受到外力撞击后损坏。后损坏。后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自动穿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穿束装置
,具体为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自动穿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预制桥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穿束装置将预应力钢绞线穿束进预制梁内,穿束工作影响着预制梁的质量,预制梁是高铁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市场上的自动穿束装置多种多样,但仍存在一些缺点;
[0003]如目前的自动穿束装置,不方便调节穿束装置的高度,驱动电机受到外力撞击后容易损坏,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自动穿束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自动穿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自动穿束装置不方便调节穿束装置的高度,驱动电机受到外力撞击后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自动穿束装置,包括穿束装置本体和驱动电机,所述穿束装置本体的下侧固定有支撑底板,且支撑底板的下侧一体化设置有塑料伸缩罩,所述驱动电机的左侧安装有穿束装置本体,且驱动电机的外侧固定有内防护框,所述内防护框的外侧焊接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外侧一体化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侧固定有外防护框,且外防护框的外侧焊接有第一加强筋,并且第一加强筋的外侧一体化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塑料伸缩罩的下侧安装有连接筒,且连接筒的外侧紧密贴合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的内侧紧密贴合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内部下侧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支撑柱的下侧粘贴连接有脚垫。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在内防护框上等角度分布,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交错设置,并且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内防护框组合构成三角形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在第二固定板上等间距分布,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在水平面上垂直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筒和调节筒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筒的纵截面呈“U”字形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筒在支撑柱上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柱的竖直中轴线和限位杆的竖直中轴线重合,并且支撑柱和限位杆采用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调节筒和调节杆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且调节杆和限位杆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并且限位杆的横截面呈方形结构,而且调节杆在支撑柱内构成升降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升降功能的自动穿束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穿束装置的高度,适用于不同位置的穿束作业,且能够有效避免灰尘或碎石进入调节机构内部,并且能够对驱动电机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受到外力撞击后损坏;
[0012]1.设置有支撑柱、限位杆和调节杆,通过在支撑柱上转动调节筒,限位杆对调节杆起到限位作用,与调节筒螺纹连接的调节杆在支撑柱内升降,调节杆带动支撑底板升降,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穿束装置的高度,适用于不同位置的穿束作业;
[0013]2.设置有塑料伸缩罩、连接筒和调节筒,通过调节筒在连接筒外侧转动,保证连接筒的稳定性,塑料伸缩罩跟随调节杆伸缩,能够有效避免灰尘或碎石进入调节机构内部;
[0014]3.设置有外防护框、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固定板,通过内防护框对驱动电机起到防护作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能够提高内防护框的强度,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可避免外防护框变形,能够对驱动电机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受到外力撞击后损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调节杆和限位杆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穿束装置本体;2、驱动电机;3、内防护框;4、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外防护框;7、第一加强筋;8、第二加强筋;9、支撑底板;10、塑料伸缩罩;11、连接筒;12、调节筒;13、支撑柱;14、限位杆;15、调节杆;16、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自动穿束装置,包括穿束装置本体1、驱动电机2、内防护框3、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外防护框6、第一加强筋7、第二加强筋8、支撑底板9、塑料伸缩罩10、连接筒11、调节筒12、支撑柱13、限位杆14、调节杆15和脚垫16,穿束装置本体1的下侧固定有支撑底板9,且支撑底板9的下侧一体化设置有塑料伸缩罩10,驱动电机2的左侧安装有穿束装置本体1,且驱动电机2的外侧固定有内防护框3,内防护框3的外侧焊接有第一固定板4,且第一固定板4的外侧一体化设置有第二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5的外侧固定有外防护框6,且外防护框6的外侧焊接有第一加强筋7,并且第一加强筋7的外侧一体化设置有第二加强筋8,塑料伸缩罩10的下侧安装有连接筒11,且连接筒11的外侧紧密贴合有调节筒12,调节筒12的内侧紧密贴合有支撑柱13,且支撑柱13的内部下侧固定有限位杆14,限位杆14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调节杆15,支撑柱13的下侧粘贴连接有脚垫16。
[0022]如图1中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均在内防护框3上等角度分布,且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交错设置,并且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和内防护框3组合构成三角形结
构,内防护框3能够有效防护驱动电机2,如图2中第一加强筋7和第二加强筋8均在第二固定板5上等间距分布,且第一加强筋7和第二加强筋8在水平面上垂直分布,能够增强外防护框6的稳定性;
[0023]如图3中连接筒11和调节筒12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且连接筒11的纵截面呈“U”字形结构,能够避免灰尘进入调节筒12内,如图3中调节筒12在支撑柱13上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柱13的竖直中轴线和限位杆14的竖直中轴线重合,并且支撑柱13和限位杆14采用焊接的方式相连接,结构稳定,安全性高,如图3和图4中调节筒12和调节杆15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且调节杆15和限位杆14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并且限位杆14的横截面呈方形结构,而且调节杆15在支撑柱13内构成升降结构,方便调节调节杆15的高度。
[0024]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具有升降功能的自动穿束装置时,首先如附图1和附图2中所示,当施工场地有杂物掉落时,驱动电机2外侧卡槽连接的内防护框3能够对驱动电机2起到防护作用,驱动电机2外侧交错分布的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能够提高内防护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自动穿束装置,包括穿束装置本体(1)和驱动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束装置本体(1)的下侧固定有支撑底板(9),且支撑底板(9)的下侧一体化设置有塑料伸缩罩(10),所述驱动电机(2)的左侧安装有穿束装置本体(1),且驱动电机(2)的外侧固定有内防护框(3),所述内防护框(3)的外侧焊接有第一固定板(4),且第一固定板(4)的外侧一体化设置有第二固定板(5),所述第二固定板(5)的外侧固定有外防护框(6),且外防护框(6)的外侧焊接有第一加强筋(7),并且第一加强筋(7)的外侧一体化设置有第二加强筋(8),所述塑料伸缩罩(10)的下侧安装有连接筒(11),且连接筒(11)的外侧紧密贴合有调节筒(12),所述调节筒(12)的内侧紧密贴合有支撑柱(13),且支撑柱(13)的内部下侧固定有限位杆(14),所述限位杆(14)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调节杆(15),所述支撑柱(13)的下侧粘贴连接有脚垫(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自动穿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均在内防护框(3)上等角度分布,且第一固定板(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辉王梯普熊俊臧晓龙刘敏陈玉梅赵鑫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