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帘上梁,挂设有一帘体、至少二拉绳;其特征在于:该帘体上端设一结合部与伸缩上梁结合,该伸缩上梁两侧分别设有数个导滑座及一滑轮座,帘体在各导滑座的同一侧上设有数折边,折边上夹持有数个具孔体的活动件;拉绳分别穿绕于滑轮座及相应的导滑座,其一端为牵动部,垂裸于滑轮座同侧,另一端逐一枢穿过各相应活动件的孔体后,固结于最下方的孔体上。其使用范围广,组装简单、快速,可防止拉绳与伸缩上梁间产生静摩擦的阻涩现象,更为滑顺省力。(*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窗帘上梁,尤指一种伸缩上梁两侧设数导滑座、一滑轮座及帘体上的各活动件可同步随伸缩上梁的缩短往内移,使帘体中间部分呈皱折状自然收折于两导滑座之间。其使用范围广,组装简单、快速,可防止拉绳与伸缩上梁间产生静摩擦,更为滑顺省力的窗帘上梁。
技术介绍
参见图1所示,习用窗帘10于上梁11一侧面固结一适当长、宽的帘体12,该帘体12由上往下等距往前回折数双层,再将各双层车缝成等距的一折边13,各折边13两侧对称设有一穿孔环14,上梁11顶边内枢穿的拉绳15逐一枢穿过各相应穿孔环14后,固结于最下方的穿孔环14上,各拉绳15可拉动下方的穿孔环14逐一往上拉升,使各折边13随穿孔环14往上收合时,呈重叠下垂状。上述习用窗帘尚存在下列缺点1、由于帘体12直接固结于上梁11下端,上梁11与帘体12无法随窗框的大小进行调整,一旦购买的窗帘10与窗框不符时,则必须更换或牵就窗帘10的大小进行组装,造成装饰及组装的不便及缺点,且使用范围较为受限。2、由于帘体12直接固结于上梁11下端,一旦欲变化帘体12的造型时,须连同上梁11整体予以更换,造成帘体12的更换较为受限,必然提高购买费用。3、由于拉绳15直接穿绕于上梁11的顶面,故拉动拉绳15时,则会与上梁11的转折处产生摩擦、阻涩不顺的现象,使操作较为不顺畅、且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上梁,为一伸缩上梁,其两侧设有数导滑座、一滑轮座及设在帘体上的各活动件,其位置均可随窗框大小进行调整,调整时,仅须调整伸缩上梁,各导滑座、滑轮座及各活动件同步随伸缩上梁的缩短往内移,帘体中间部分则呈皱折状自然收折于两导滑座之间,该窗帘可依窗框任意进行调整组装,其使用范围广。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上梁,利用伸缩上梁结合于帘体的结合部,各活动件夹持于相应的折边上,可自行简单、迅速地单独分离拆换帘体,使窗帘易于变换造型,且可降低更换窗帘的花费,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上梁,利用各拉绳均各自穿绕于滑轮座及一相应导滑座,可防止各拉绳与伸缩上梁间产生静摩擦的阻涩现象,使操作更为滑畅省力。一种窗帘上梁,挂设有一帘体、至少二拉绳;其特征在于该帘体上端设一结合部与伸缩上梁结合,该伸缩上梁两侧分别设有数个导滑座及一滑轮座,帘体在各导滑座的同一侧上设有数折边,折边上夹持有数个具孔体的活动件;拉绳分别穿绕于滑轮座及相应的导滑座,其一端为牵动部,垂裸于滑轮座同侧,另一端逐一枢穿过各相应活动件的孔体后,固结于最下方的孔体上。其中所述结合部设有中空孔道为佳。所述伸缩上梁及结合部同侧设有数个供拉绳穿过的通孔。所述伸缩上梁的底部设有数个托架,各托架撑托于伸缩上梁底部,并固结于窗框上侧壁面。所述活动件上设有一夹持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当窗帘依窗框大小进行调整时,各活动件,以及伸缩上梁两侧的导滑座与滑轮座的位置均随伸缩上梁的长度而变化,因此,仅须调整伸缩上梁,则各导滑座及滑轮座同步随伸缩上梁的缩短往内移,帘体中间部分则呈皱折状收折于两导滑座间,故该窗帘的装饰及组装更为简单、迅速,消费者可自行依窗框进行任意调整组装,扩大其使用范围。2、由于伸缩上梁结合于帘体的结合部,各活动件夹持于各相应折边上,故帘体可分离拆换,无须连同上梁一并拆换,便于变换帘体造型,可自行单独拆换帘体,降低更换该窗帘的花费。3、由于各拉绳穿绕于滑轮座及一相应导滑座,可防止拉绳与伸缩上梁间产生静摩擦,使操作更为滑顺省力。4、将各拉绳同步下拉,即可逐一拉动下方活动件往上滑升,使各折边随之同步往上收合,呈重叠下垂状,或者,仅拉动一条拉绳,使帘体另一侧以弧坡状自然垂落,可呈现不同的造型及透光空间的变化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习式窗帘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窗帘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窗帘的收合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窗帘另一收合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依窗框调整后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参见图2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一种窗帘上梁,挂设有一帘体21、二拉绳23;其上梁为可自由伸缩、固定的伸缩上梁22,其帘体21上端设一结合于伸缩上梁22的适长结合部211,该结合部211为中空孔道较佳,而伸缩上梁22与中空孔道211同侧面预定处分别设有数个导滑座221及通孔212,各导滑座221恰裸露于相应通孔212外,且结合部211及伸缩上梁22与各导滑座221相对侧面分别设有数个通孔213及供拉绳23穿绕的一滑轮座222,该滑轮座222恰裸露于各通孔213外,数拉绳23于帘体21前侧垂伸一预留牵动部(图中未示),另一端则穿绕过滑轮座222,再分别穿绕过各导滑座221向下垂伸;该帘体21背面等距缝设有数折边214,各折边214的预定处分别夹设有与各导滑座221相对应,具夹持部241的活动件24,各活动件24一侧设有孔体242,拉绳23向下垂伸端逐一枢穿过各孔体242后,固结于最下方的孔体242,另外设有数托架25,撑托于伸缩上梁22的底部,固结于窗框上侧壁面。参见图3所示,各拉绳23均穿绕于一相应的导滑座221,当各拉绳23下拉或拉升时,在各导滑座221的导引下,可防止拉绳23与伸缩上梁22产生静摩擦,使操作更为滑顺省力,而收合时,仅须将各拉绳23同步下拉,即可逐一拉动下方的活动件24往上滑升,使各折边214随之同步往上收合,呈重叠下垂状,或者,仅拉动一条拉绳23(如图4所示),使帘体21另一侧以弧坡状自然垂落,呈现不同的造型及透光空间的变化状态。参见图5所示,当该窗帘依窗框大小进行调整时,各活动件24,以及伸缩上梁22两侧的导滑座221与滑轮座222的位置均随伸缩上梁22的长度而变化,因此,仅须调整伸缩上梁22,各导滑座221及滑轮座222则同步随伸缩上梁22的缩短往内移,帘体21中间部分则呈皱折状收折于两导滑座221间。消费者可自行依窗框进行任意调整组装,无需由专人组装,使该窗帘的装饰及组装更为简单、迅速,可扩大其使用范围;同时,由于伸缩上梁22结合于帘体21的结合部211,故可分离拆换,便于窗帘20变换造型,可自行拆换帘体21,无须连同上梁22一并拆换,可降低该窗帘20更换上的花费;由于其装饰上灵活变化的造型及组装更换上更为简单、迅速,从而可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举凡熟悉此项技艺者,运用本技术的原则及技术特征,所作的各种变更及装饰,皆应涵盖于本权利要求书所保护的范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帘上梁,挂设有一帘体、至少二拉绳;其特征在于:该帘体上端设一结合部与伸缩上梁结合,该伸缩上梁两侧分别设有数个导滑座及一滑轮座,帘体在各导滑座的同一侧上设有数折边,折边上夹持有数个具孔体的活动件;拉绳分别穿绕于滑轮座及相应的导滑座,其一端为牵动部,垂裸于滑轮座同侧,另一端逐一枢穿过各相应活动件的孔体后,固结于最下方的孔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上梁,挂设有一帘体、至少二拉绳;其特征在于该帘体上端设一结合部与伸缩上梁结合,该伸缩上梁两侧分别设有数个导滑座及一滑轮座,帘体在各导滑座的同一侧上设有数折边,折边上夹持有数个具孔体的活动件;拉绳分别穿绕于滑轮座及相应的导滑座,其一端为牵动部,垂裸于滑轮座同侧,另一端逐一枢穿过各相应活动件的孔体后,固结于最下方的孔体上。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粘效维,
申请(专利权)人:粘效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