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转动的圆形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35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转动的圆形背光模组,包括下壳、侧入式光源、光散射组件和上框,所述侧入式光源固定在下壳的内侧壁上,所述光散射组件安装在下壳内,所述上框固定在下壳上,将光散射组件压固在下壳内;所述上框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凸柱和限位凸条,所述下壳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开口,所述限位凸柱与限位开口相适配,所述限位凸柱插接在限位开口内;所述限位凸条抵接在下壳侧壁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下壳与上框之间的结构设计,可以避免下壳与上框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保证下壳与上框之间安装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背光模组在震动、颠簸等特殊环境下的稳定工作。等特殊环境下的稳定工作。等特殊环境下的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转动的圆形背光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
,具体涉及一种防转动的圆形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模组是为其他发光装置从背面提供面光源的结构,背光模组的外形根据发光装置的形状设置,圆形的发光装置需要圆形的背光模组来匹配,例如车载显示中许多发光装置(如仪表盘)设置为圆形,因而对应的背光模组也需要设置为圆形。车载显示装置的使用环境特殊,车辆长期处于运动状态,车载显示器的背光模组长期处于颠簸晃动的车上,因而需要对车载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各个部分连接的更加稳定,不能发生转动、移动等不良,但是现在的圆形背光模组的下壳和上框均为圆形,上框安装在下壳上时容易与下壳间发生相对转动,长期的相对转动影响上框在下壳上安装的稳定性,从而影响背光模组的导光板、膜片、侧入式光源等安装的稳定性,最终导致整个背光模组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圆形背光模组的上框容易在下壳上发生转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的防转动的圆形背光模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转动的圆形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1)、侧入式光源(2)、光散射组件(3)和上框(4),所述侧入式光源(2)固定在下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光散射组件(3)安装在下壳(1)内,所述上框(4)固定在下壳(1)上,将光散射组件(3)压固在下壳(1)内;所述上框(4)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凸柱(41)和限位凸条(42),所述下壳(1)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开口(11),所述限位凸柱(41)与限位开口(11)相适配,所述限位凸柱(41)插接在限位开口(11)内;所述限位凸条(42)抵接在下壳(1)侧壁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转动的圆形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条(42)包括直条结构(421)和斜劈结构(422),所述直条结构(421)与斜劈结构(422)连接在一起,所述直条结构(421)轴向固定在上框(4)内侧壁的内侧,所述斜劈结构(422)轴向固定在上框(4)内侧壁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转动的圆形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侧壁上设置至少两组限位开口(11),所述上框(4)内侧壁上设置至少两组限位凸柱(41);所述限位凸条(42)至少设置三组,且均匀设置在上框(4)内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转动的圆形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侧壁包括直边(12)和曲边(13),所述直边(12)与曲边(13)相间设置,所述限位开口(11)设置在直边(12)与曲边(13)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珍霞姚志图罗增昌杨楠
申请(专利权)人:伟志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