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序间车身柔性化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676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序间车身柔性化输送装置,属于汽车焊装线技术领域。包括滚床、气缸和剪刀叉,滚床安装在剪刀叉上,气缸驱动剪刀叉使滚床上下移动,所述的滚床上设有滑撬,滑撬的底部与侧边分别设有滚轮,剪刀叉上设有轴承和限位槽,气缸驱动剪刀叉上下移动时轴承在限位槽内运动,滚床的底部设有到位锁紧缸,轴承在限位槽内运动到位后通过到位锁紧缸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前期新车型的投资成本;其一夹具采用普通气动形式即可,不需要采用气动电控形式,其二节省出一套电机+皮带的升降机构;输送高效安全;采用滚轴形式,操作灵活,使用安全高效,解决了葫芦+吊具形式使用时的低效、危险的状况。危险的状况。危险的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序间车身柔性化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工序间车身柔性化输送装置,属于汽车焊装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百花齐放,合资、自主、新能源齐头并进,小批量、多品种成为后期市场的主流需求模式。车身焊接技术做为汽车制造工艺中的关键一环,车身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驾驶者的安全、驾乘体验。
[0003]白车身零部件预计在300

500个左右,白车身的制造过程为零部件逐级递增过程,下车体、主线级别重量预计在150Kg
‑‑
300 Kg(依据国家标准,零件重量在10Kg以上需要增加搬运装置),白车身、下车体工序间的输送怎样做到快速、高效、低投入是新车型工艺规划考虑的重点。
[0004]目前汽车下车体、主线工序间输送常用输送方式有如下几种形式:1、电动滚床+滑撬、往复杆输送方式需要夹具为电控,整体项目投入成本较高;2、葫芦+吊具的方式输送,使用过程效率较低、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工序间车身柔性化输送装置,实现多种白车身高效、快速的输送,进而保证汽车前期的投入开发费用最小。
[0006]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工序间车身柔性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床、气缸和剪刀叉,滚床安装在剪刀叉上,气缸驱动剪刀叉使滚床上下移动,所述的滚床上设有滑撬,滑撬的底部与侧边分别设有滚轮,剪刀叉上设有轴承和限位槽,气缸驱动剪刀叉上下移动时轴承在限位槽内运动,滚床的底部设有到位锁紧缸,轴承在限位槽内运动到位后通过到位锁紧缸限位。
[0007]所述的滑撬上设有与车体配合的支撑块,支撑块焊接在滑撬上,支撑块采用凹型槽结构对车体进行固定限位。
[0008]所述的滑撬两端设有把手。
[0009]工序间车身柔性化输送装置的下一工位设有夹具,夹具与气缸的气路互锁。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前期新车型的投资成本;其一夹具采用普通气动形式即可,不需要采用气动电控形式,其二节省出一套电机+皮带的升降机构;输送高效安全;采用滚轴形式,操作灵活,使用安全高效,解决了葫芦+吊具形式使用时的低效、危险的状况。
附图说明
[0011]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4]图中:1、滚床;2、气缸;3、剪刀叉;4、滑撬;5、轴承;6、限位槽;7、到位锁紧缸;8、支撑块;9、把手;10、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的一种工序间车身柔性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床1、气缸2和剪刀叉3,滚床1安装在剪刀叉3上,气缸2驱动剪刀叉3使滚床1上下移动,所述的滚床1上设有滑撬4,滑撬4的底部与侧边分别设有滚轮,剪刀叉3上设有轴承5和限位槽6,气缸2驱动剪刀叉3上下移动时轴承5在限位槽6内运动,滚床1的底部设有到位锁紧缸7,轴承5在限位槽6内运动到位后通过到位锁紧缸7限位。
[0016]所述的滑撬4上设有与车体10配合的支撑块8,支撑块8焊接在滑撬4上,支撑块8采用凹型槽结构对车体10进行固定限位。
[0017]所述的滑撬4两端设有把手9。
[0018]工序间车身柔性化输送装置的下一工位设有夹具,夹具与气缸2的气路互锁。
[0019]采用标准化的气缸2作为动力输出装置,标准化气缸成本较低;能源使用压缩空气作为介质,制造方便,现场干净卫生、无污染;
[0020]升降稳定性:通过剪刀叉3机构,实现两组气缸2升降同步,稳定。剪刀叉3机构为常用机构,且经过大量应用验证有效稳定。
[0021]工序间移动人工操作省力装置,底部滚轮装置:滑撬4底部为滚轮,保证人工移动时操作方便,经现场验证操作人员轻轻一推即可实现工件的前后移动;侧边滚轮装置:滑撬4侧边为滚轮,保证了工件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不产生晃动;
[0022]落位准确性,通过机械限位机构,保证上升、下降到位精度,保证工件可以准确的落位到夹具中。
[0023]本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
[0024]夹具打开,车体10升降,人工移动滑撬4,到位后落位,空滑撬4返回,进入下一循环。
[0025]工序内作业操作完成后,人工依据操作盘上的按钮盒指示依次打开夹具,按下升降按钮夹具打开和气缸升降通过气路互锁,防治员工误操作,气缸2通气,气缸2把滑撬4和车体10举起;人工推动车体10转移到下一工序,推动过程中碰触到行程开关,到位挡块提前升起,作为前进的限位,后限位把整个滑撬4锁死,整个滑撬4下降,实现车体10可以准确的落位到夹具中。
[002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实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序间车身柔性化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床(1)、气缸(2)和剪刀叉(3),滚床(1)安装在剪刀叉(3)上,气缸(2)驱动剪刀叉(3)使滚床(1)上下移动,所述的滚床(1)上设有滑撬(4),滑撬(4)的底部与侧边分别设有滚轮,剪刀叉(3)上设有轴承(5)和限位槽(6),气缸(2)驱动剪刀叉(3)上下移动时轴承(5)在限位槽(6)内运动,滚床(1)的底部设有到位锁紧缸(7),轴承(5)在限位槽(6)内运动到位后通过到位锁紧缸(7)限位。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向明宋军伟孙立壮任少伦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淮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