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卫星推力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355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卫星推力器支架,该支架主要有6个特征体组成,其中第一特征体、第二特征体、第三特征体、第四特征体共同提供了支架与卫星结构安装面,第六特征体结构提供了推力器安装面,第五特征体将第一特征体、第二特征体、第三特征体、第四特征体、第六特征体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小卫星推力器支架结构简单、刚度大、重量轻,与管路连接操作空间大,对于卫星侧板厚度尺寸较大情况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以保证10mN推力器安装可靠性及结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卫星推力器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卫星推力器支架,属于卫星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0002]绝大部分卫星都安装推力器来实现在轨姿态与轨道控制,推力器与卫星主结构之间通过支架连接。但现有技术中,用于小卫星推力器安装的支架并不多见,如何设计出结构简单、刚度大、重量轻、管路安装操作方便,并对卫星侧板厚度尺寸较大情况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卫星推力器支架,解决了推力器安装可靠性及结构稳定性,为推力器在轨功能的实现提供良好保障。
[000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
[0005]一种小卫星推力器支架,包括呈对称设置的第一特征体和第四特征体,第二特征体和第三特征体,第五特征体以及第六特征体;第六特征体结构构成了推力器的安装面;第一特征体、第二特征体、第三特征体以及第四特征体共同提供了支架的安装支撑,且这4个特征体组合的安装底面为支架与卫星结构安装面。
[0006]所述第一特征体、第二特征体、第三特征体以及第四特征体为凹槽台阶状结构,第五特征体是柱状凹槽结构,第六特征体为圆板状结构。
[0007]所述第六特征体与第五特征体嵌入式连接,第六特征体设置在第5特征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特征体、第二特征体、第三特征体、第四特征体分别与第五特征体嵌入式连接,并设置在第五特征体的另一端。
[0008]所述推力器安装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推力器的连接孔,支架安装底面上设有用于连接卫星主结构的连接孔。
[0009]所述推力器的安装面与卫星结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为90
°
~120
°

[0010]所述第一特征体、第二特征体、第三特征体、第四特征体、第五特征体、第六特征体的壁厚度为3mm~5mm。
[0011]所述第五特征体长度尺寸为95~155mm。
[0012]所述支架安装底面通过螺栓与卫星主结构连接。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14](1)本技术根据卫星平台的需求和推力器的安装要求,设计了安装推力器的支架,实现了对推力器和卫星的可靠安装,且该支架具有结构简单、刚度大、重量轻的特点,可以保证10mN推力器安装可靠性及结构稳定性;
[0015](2)本技术支架通过控制第五特征体长度方向的尺寸,对卫星侧板厚度尺寸在60~120mm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0016](3)本技术支架的设计充分结合小卫星安装空间和管路连接操作性,所占用
的星上空间资源较少,能更好地适应小卫星紧凑、实用的发展方向。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推力器支架外形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推力器支架侧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小卫星10mN推力器与支架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1]本技术一种小卫星推力器支架11,根据主传力路径方向,同时考虑支架的加工、重量、操作空间进行合理化设计。
[0022]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一种小卫星10mN推力器支架不同角度的外形示意图,由图可知该新型小卫星10mN推力器支架机床加工制造的;主要有第一特征体1和第四特征体4,第二特征体2和第三特征体3,第五特征体5,以及第六特征体6组成,第六特征体结构构成了10mN推力器的安装面,第一特征体、第二特征体、第三特征体以及第四特征体共同提供了支架的安装支撑,且这4个特征组合体的安装底面为支架与卫星结构安装面。第一特征体、第二特征体、第三特征体以及第四特征体为凹槽台阶状结构,第五特征体为柱状凹槽结构,第六特征体为圆板状结构;第六特征体与第五特征体嵌入式连接,设置在第五特征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特征体、第二特征体、第三特征体、第四特征体分别与第五特征体嵌入式连接,设置在第五特征体的另一端。
[0023]推力器安装面上设有3个Ф4.5mm安装孔,通过螺栓与推力器连接;支架安装底面上设有4个Ф4.5mm安装孔,通过螺栓与卫星主结构连接。
[0024]推力器的安装面与卫星结构安装面之间的夹角为90
°
,加工精度优于0.02
°

[0025]支架第一特征体、第二特征体、第三特征体、第四特征体、第五特征体、第六特征体的壁厚度为4mm。
[0026]支架选用铝合金或镁合金材料,并且裸露表面全部镀金,镀金厚度3-4um。
[0027]支架第五特征体长度方向的尺寸为95~155mm,对卫星侧板厚度尺寸在60~120mm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0028]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小卫星10mN推力器与其支架安装示意图,装配连接时先将推力器12的1个安装面与支架提供的1个安装面对齐,然后安装的3个M4螺钉及配套螺母,将推力器与支架组成组合体。最后将推力器12及其支架11的组合体,通过组合体底部(支架安装底面)提供的4个Ф4.5mm安装孔,采用4个M4螺钉与卫星结构板实现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支架安装底面的厚度为4mm,推力器安装面厚度为4mm,支架质量为0.20kg,组合体安装刚度225Hz,表明支架本身具有较好的刚度。
[0030]推力器与支架组合体在卫星上开展了实际安装和管路连接,操作过程顺利,并且组合体随着卫星进行了正弦振动试验与随机振动试验,整个组合体动力学特性良好。
[0031]本技术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卫星推力器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呈对称设置的第一特征体和第四特征体,第二特征体和第三特征体,第五特征体以及第六特征体;第六特征体结构构成了推力器的安装面;第一特征体、第二特征体、第三特征体以及第四特征体共同提供了支架的安装支撑,且这4个特征体组合的安装底面为支架与卫星结构安装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卫星推力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特征体、第二特征体、第三特征体以及第四特征体为凹槽台阶状结构,第五特征体是柱状凹槽结构,第六特征体为圆板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卫星推力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特征体与第五特征体嵌入式连接,设置在第五特征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特征体、第二特征体、第三特征体、第四特征体分别与第五特征体嵌入式连接,设置在第五特征体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悌磊张晓俊王瑞显李腾飞陈寅昕马灵犀刘江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