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611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系统,包括高低温箱;吸波材料,安置在所述的高低温箱内壁;自动控制台,置于所述的高低温箱内;第一绝缘支架,置于所述的自动控制台上;第二绝缘支架,置于所述的高低温箱内;场探头,置于所述的第二绝缘支架上;被测设备,置于所述的第一绝缘支架上;光纤或射频线,与所述的场探头链接;控制线,与所述的自动控制台连接;可视监控分析平台,由控制主机、转换模块、辅助设备和可视化测试软件组成,与所述的控制线和所述的光纤或射频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方法,相对于传统实验室测试,能适应高低温环境的电磁干扰可视化检测,测试方便可控。便可控。便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电磁兼容检测
,具体是指一种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型安防系统、特种车辆、舰船、直升机、机器人、大型数据中心等集成了复杂密集型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在各种高低温、雷暴雨雪、强电磁等特定恶劣环境中执行任务时,如何诊断各个系统电磁兼容运行状态良好而不出现故障,是目前传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无法实现的瓶颈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相对于传统实验室测试方法,能适应高低温环境的电磁干扰可视化检测,测试方便可控并极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传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无法实现的瓶颈问题,提供了一种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使得检测可视化,测试方便可控并极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系统如下:
[0005]该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系统包括:
[0006]高低温箱,用于提供高低温测试环境,并具有通信线穿孔;
[0007]吸波材料,安置在所述的高低温箱内壁,用于吸收空间电磁场,消除高低温箱壁电磁波反射;
[0008]自动控制转台,置于所述的高低温箱内,用于控制被测设备在0~360度全向转动;
[0009]第一绝缘支架,置于所述的自动控制台上,用于放置被测设备;
[0010]第二绝缘支架,置于所述的高低温箱内;
[0011]场探头,置于所述的第二绝缘支架上,用于探测被测设备发射的电磁场强;
[0012]被测设备,置于所述的第一绝缘支架上,通过所述的自动控制台实现0~360度范围旋转,包含电子元器件,工作时发射电磁波干扰信号;
[0013]光纤或射频线,与所述的场探头链接,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0014]控制线,与所述的自动控制台连接,实现自动控制功能;
[0015]隔热材料,用于光纤或射频线和控制线外层保护,使得光纤或射频线和控制线不受高低温影响,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0016]转换模块,用于光电或射频信号转换,通过所述的光纤或射频线与所述的场探头连接;
[0017]可视监控分析平台,包括控制主机、转换模块、辅助设备和可视化测试软件,且所
述的可视监控分析平台与所述的控制线和所述的光纤或射频线连接,实现对测试系统各个设备的自动控制。
[0018]较佳地,所述的高低温箱内壁装有吸波材料,所述的吸波材料频率满足30MHz~110GHz,且所述的高低温箱箱体的通信线穿孔用于满足光纤、射频线和控制线的内外链接,所述的高低温箱内温度通过信号线实时显示在所述的可视监控分析平台。
[0019]较佳地,所述的自动控制转台由所述的可视监控分析平台进行控制操作,实现对被测设备在0~360度角度旋转控制,保证被测设备在0~360度角度全向辐射电磁骚扰信号。
[0020]较佳地,所述的场探头通过所述的光纤或射频线与所述的可视监控分析平台的控制主机连接,所述的光纤或射频线表面覆盖所述的隔热材料,在-40摄氏度至70摄氏度环境下实现对所述的被测设备的辐射电磁场进行三维空间的场强的检测。
[0021]较佳地,所述的可视监控分析平台的控制主机通过所述的控制线与所述的自动控制台和高低温箱相连接,控制所述的自动控制转台和高低温箱的操作,所述的转换模块与所述的光纤或射频线相连接,将所述的光电或射频信号进行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所述的场探头探测的电磁干扰信号传输给所述的控制主机,所述的辅助设备包括监控摄像机、转接头和监视器,用于为测试系统提供监控、连接和显示功能。
[0022]该利用上述系统实现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1)所述的被测设备放置在所述的第一绝缘支架上,通电正常工作,所述的第一绝缘支架放置在高低温箱内的自动控制转台的中间位置,将带有所述的隔热材料的控制线穿过所述的高低温箱的通信线穿孔,所述的自动控制转台通过所述的控制线与可视监控分析平台的控制主机连接;
[0024](2)按照测试要求计算好所述的第二绝缘支架与所述的绝缘支架1的距离,放置好所述的第二绝缘支架,将所述的场探头置于所述的第二绝缘支架上,将带有所述的隔热材料的光纤或射频线穿过所述的高低温箱的通信线穿孔,并将所述的场探头通过光纤或射频线与所述的转换模块相连接,启动所述的场探头;
[0025](3)启动所述的可视监控分析平台以及带有所述的吸波材料的高低温箱,在-40摄氏度至70摄氏度范围设置好温度;
[0026](4)启动所述的自动控制转台,使得所述的自动控制转台带动所述的被测设备在0度至360度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0027](5)启动所述的转换模块和辅助设备,监视测试系统的正常运转;
[0028](6)所述的可视监控分析平台控制所述的测试系统的各个部分,且所述的场探头探测所述的被测设备在0度至360度旋转时的电磁辐射,并传输给所述的可视监控分析平台控制;
[0029](7)所述的测试系统在三维空间实现对频率30MHz~110GHz范围的所述的被测设备电磁辐射的自动测试,并将测试数据通过算法处理并可视化显示测试结果。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系统结构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0033]本专利技术的该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系统,其中,所述的系统包括:
[0034]高低温箱,用于提供高低温测试环境,并具有通信穿孔;
[0035]吸波材料,安置在所述的高低温箱内壁,用于吸收空间电磁场,消除高低温箱壁电磁波反射;
[0036]自动控制转台,置于所述的高低温箱内,用于控制被测设备在0~360度全向转动;
[0037]第一绝缘支架,置于所述的自动控制台上,用于放置被测设备;
[0038]第二绝缘支架,置于所述的高低温箱内;
[0039]场探头,置于所述的第二绝缘支架上,用于探测被测设备发射的电磁场强;
[0040]被测设备,置于所述的第一绝缘支架上,通过所述的自动控制台实现0~360度范围旋转,包含电子元器件,工作时发射电磁波干扰信号;
[0041]光纤或射频线,与所述的场探头链接,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0042]控制线,与所述的自动控制台连接,实现自动控制功能;
[0043]隔热材料,用于光纤或射频线和控制线外层保护,使得所述的光纤或射频线和控制线不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高低温箱,用于提供高低温测试环境,并具有通信线穿孔;吸波材料,安置在所述的高低温箱内壁,用于吸收空间电磁场,消除高低温箱壁电磁波反射;自动控制转台,置于所述的高低温箱内,用于控制被测设备在0~360度全向转动;第一绝缘支架,置于所述的自动控制台上,用于放置被测设备;第二绝缘支架,置于所述的高低温箱内;场探头,置于所述的第二绝缘支架上,用于探测被测设备发射的电磁场强;被测设备,置于所述的第一绝缘支架上,包含电子元器件,工作时发射电磁波干扰信号;光纤或射频线,与所述的场探头链接,用于传输射频信号;控制线,与所述的自动控制台连接,实现自动控制功能;隔热材料,用于光纤或射频线和控制线外层保护,使得所述的光纤或射频线和控制线不受高低温影响,保证信号传输质量;转换模块,用于光电或射频信号转换,通过所述的光纤或射频线与所述的场探头连接;可视监控分析平台,包括控制主机、转换模块、辅助设备和可视化测试软件,且所述的可视监控分析平台与所述的控制线和所述的光纤或射频线连接,实现对测试系统各个设备的自动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低温箱内壁装有吸波材料,所述的吸波材料频率满足30MHz~110GHz,且所述的高低温箱箱体的通信线穿孔用于满足光纤、射频线和控制线的内外链接,所述的高低温箱内温度通过信号线实时显示在所述的可视监控分析平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控制转台由所述的可视监控分析平台进行控制操作,实现对被测设备在0~360度角度旋转控制,保证被测设备在0~360度角度全向辐射电磁骚扰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环境下多维电磁干扰可视化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场探头通过所述的光纤或射频线与所述的可视监控分析平台的控制主机连接,所述的光纤或射频线表面覆盖所述的隔热材料,在-40摄氏度至70摄氏度环境下实现对所述的被测设备的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蔚鲍逸明成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