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特异性分子靶标的副溶血性弧菌标准菌株及其检测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5941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3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符合国内传播规律的副溶血性弧菌标准菌株,可用作食品、药品、临床检验等不同领域的标准参考菌株。其保藏号分别为GDMCC 60870、GDMCC 60871和GDMCC 60872。3株标准菌株具有典型的生理生化特征,且样品来源、遗传背景、耐药性、毒力基因等信息清晰,完全满足食品、药品、临床检验等方面对于标准菌株的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组用于检测、鉴别上述3株标准菌株的特异性靶标基因以及对应的PCR产物。最后,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存活率高、特异性的副溶血性弧菌冻干保护剂,可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标准菌株的长期储存。明标准菌株的长期储存。明标准菌株的长期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有特异性分子靶标的副溶血性弧菌标准菌株及其检测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
,具体涉及含有特异性分子靶标的副溶血性弧菌标准菌株及其检测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革兰氏阴性、嗜盐性细菌,是我国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细菌,广泛存在于海水,咸水湖及海产品中,能够感染虾、蟹、牡蛎、各种贝类等各种水产经济动物,引起鱼类皮肤溃疡、虾红体病等弧菌病,威胁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同时,人们食用了携带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食物往往会造成急性胃肠炎,其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及低烧,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了解该菌的传播规律以及致病性进化是有效防控该菌所致的食源性疾病的基础,而是否使用了合适的标准菌株决定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0003]目前研究该菌的进化规律和致病性使用的标准菌株大部分为国外临床来源的菌株,并不能很好地反映该菌在食品中的传播特征,且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的水产品消费国,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一直处于不低的水平,却缺乏代表性的分离株来研究该菌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特异性分子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靶标包括:(a)如SEQ ID NO:1~5所示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核苷酸序列;或者,(b)在(a)中的核苷酸序列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核苷酸且与(a)中核苷酸具有90%以上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2.检测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异性分子靶标的引物,其特征在于,针对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扩增的PCR引物包括:如SEQ ID NO:6所示的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7所示的下游引物;针对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扩增的PCR引物包括:如SEQ ID NO:8所示的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9所示的下游引物;针对如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扩增的PCR引物包括如SEQ ID NO:10所示的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11所示的下游引物。针对如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扩增的PCR引物包括:如SEQ ID NO:12所示的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13所示的下游引物;针对如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扩增的PCR引物包括:如SEQ ID NO:14所示的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15所示的下游引物。3.一种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其特征在于,是(a)、(b)或(c):(a)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2227C2,含有如SEQ ID NO:1~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b)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S179C3,含有如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c)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3630A3,含有如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2227C2,其分类命名为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锐吴清平雷涛张菊梅丁郁薛亮陈谋通王涓吴诗叶青华曾海燕徐环卢勉飞蔡芷荷杨小鹃张淑红陈惠元陈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