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缓冲材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涉及电芯缓冲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缓冲材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增长迅速,锂离子动力电池已经成为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关键。其中,动力电池通常是以电芯串联或并联成组的模式组成动力电池模组。模组在组装时,模组内部需要有一定的预紧力,一方面可以对电芯进行固定,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电芯反应界面的接触良好,以提高和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在电池模组内通常需要缓冲材料,通过压缩缓冲材料产生的反作用力实现模组内部预紧力的要求。在单体电芯循环测试过程中也会模拟模组循环条件,添加缓冲材料。
[0003]此外,方形铝壳电池壳体与内部极组之间的空隙较小,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的晶格中不断的嵌入和脱出,宏观上体现为电芯厚度的变化。另外随着电芯循环的进行,电解液副反应增多,电芯产气,进一步加剧了电芯的膨胀,这种厚度的变化会对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和电芯成组造成不利影响。
[0004]目前常用的缓冲材料有聚丙烯微孔发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芯缓冲材料包括基体和增强项,所述的基体包括聚乙烯醇、聚氧乙烯或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增强项包括还原氧化石墨烯和/或氧化石墨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项与基体的质量比为(0.01~0.1):1;优选地,所述的电芯缓冲材料还包括交联剂;优选地,所述的交联剂包括硼酸、甲醛、乙二醛、戊二醛、环氧氯丙烷或N,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芯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包括聚乙烯醇;优选地,所述的增强项包括氧化石墨烯;优选地,所述电芯缓冲材料的厚度为1.2~2.0mm。4.一种如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缓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增强项溶液加入至基体溶液,形成增强项
‑
基体凝胶,干燥后得到所述的电芯缓冲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Ⅰ)将基体加热溶解得到基体溶液;(Ⅱ)将增强项配制成增强项溶液,加入步骤(Ⅰ)中所述的基体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进行超声处理,再加入交联剂后进行加热搅拌,加热搅拌后将pH调至7,制备得到增强项
‑
基体凝胶;(Ⅲ)将增强项
‑
基体凝胶进行干燥至恒重,得到所述的电芯缓冲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Ⅰ)中,所述混合的方式为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荣健,吕睿,王守兵,陈岩,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