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结构、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触结构、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即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制程工艺中的接触结构(譬如,位线接触结构)一般通过填充掺杂多晶硅后干法刻蚀而形成,然而现有工艺形成位线结构的多晶硅侧壁在接触空气后表面易被氧化形成氧化硅,并且在后续干法刻蚀后的酸洗工艺中被侧蚀,导致位线接触结构的侧壁轮廓被损坏,存储元件中的位线的宽度随之缩小,宽度变窄会造成其阻值的上升,使得存储单元的电流变小而导致过高的位线负载,降低位线的导电速率。
[0003]同时,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作为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一种,DRAM的特征尺寸也越来越小,为了追求更小的特征尺寸,提高DRAM的性能是需要被不断探索的问题。DRAM的性能由多方因素决定,其中存储器中的晶体管源极电连接至位线(bit line)以形成电流传输通路,高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插塞;钝化保护层,覆盖所述导电插塞的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塞包括: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一导电层上表面的第二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内均掺杂,且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掺杂浓度;所述钝化保护层为氮化物保护层。3.一种接触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衬底;于所述衬底上形成导电插塞;于所述导电插塞的侧壁形成钝化保护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衬底上形成所述导电插塞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于所述衬底内形成接触孔;所述导电插塞由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组成,形成所述导电插塞包括如下步骤:于接触孔的侧壁及底部形成第一导电层;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形成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及所述第一导电层内均掺杂,且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掺杂浓度小于第一导电层的掺杂浓度;去除所述第二导电层侧壁的所述第一导电层得到所述导电插塞;于所述导电插塞侧壁形成所述钝化保护层包括如下步骤:对所述导电插塞进行氮化处理,以于所述导电插塞的侧壁形成所述钝化保护层。5.一种半导体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内形成有位线接触孔;位线接触结构,包括位线接触插塞及钝化保护层;所述位线接触插塞位于所述位线接触孔内,且所述位线接触插塞的底部与所述位线接触孔的底部接触;所述钝化保护层位于所述位线接触插塞的侧壁上;位线,位于所述位线接触结构的上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器件结构还包括:浅沟槽隔离结构,位于所述衬底内,所述浅沟槽隔离结构在所述衬底内隔离出若干个间隔排布的有源区;若干个平行间隔排布的字线,位于所述衬底内,所述字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有源区的延伸方向相交在小于90度的角度;填充绝缘层,位于所述字线及所述衬底的上表面;所述位线接触孔位于同一有源区中的相邻所述字线之间,沿厚度方向贯穿位于所述衬底上表面的填充绝缘层且延伸至所述衬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星,
申请(专利权)人: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