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模块用对流式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50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模块用对流式散热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源模块,所述壳体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所述驱动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转轴,且转轴远离驱动机一端的表面固定有进风扇叶,所述壳体的侧面开设有供进风扇叶转动的进风槽口,且进风扇叶转动将外界冷空气吹进壳体内,所述壳体内壁的左侧固定有吹风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实现了通过进风扇叶和出风扇叶的设置,使得壳体内部与外部形成了对流,同时加快了外界冷空气与壳体内部空气的对流速度,提高了对电源模块的散热效率,且吹风扇叶吹出的风能直接作用在电源模块的表面,进一步提高了对电源模块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模块用对流式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源模块
,具体为一种电源模块用对流式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电源模块是可以直接贴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源供应器,其特点是可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处理器、存储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及其他数字或模拟负载提供供电。一般来说,这类模块称为负载点(POL)电源供应系统或使用点电源供应系统(PUPS)。由于模块式结构的优点甚多,因此模块电源广泛用于交换设备、接入设备、移动通讯、微波通讯以及光传输、路由器等通信领域和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电源模块在长时间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若不及时的进行消散出去,会对电源模块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由于现有的电源模块结构简单,大都是通过自然冷却的方式对电源模块进行散热处理,导致难以及时对电源模块进行散热处理,且散热效果较差,给电源模块的正常使用产生了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模块用对流式散热结构,具备通过进风扇叶和出风扇叶的设置,使得壳体内部与外部形成了对流,同时加快了外界冷空气与壳体内部空气的对流速度,提高了对电源模块的散热效率,且吹风扇叶吹出的风能直接作用在电源模块的表面,进一步提高了对电源模块的散热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模块用对流式散热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源模块,所述壳体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所述驱动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转轴,且转轴远离驱动机一端的表面固定有进风扇叶,所述壳体的侧面开设有供进风扇叶转动的进风槽口,且进风扇叶转动将外界冷空气吹进壳体内。所述壳体内壁的左侧固定有吹风组件,且吹风组件将壳体内部的热空气吹到壳体外部,且吹风组件与进风扇叶形成了对流,加快了外界空气进入电源模块内的效率。优选的,所述吹风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左侧上的侧U型杆,所述侧U型杆的表面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与转轴通过传动组件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杆远离电源模块一端的表面固定有出风扇叶,且壳体的侧面开设有供出风扇叶转动的出风槽口。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转轴和转动杆上的带轮,且两个带轮通过皮带进行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有两个蜗杆,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通过转柱和轴承转动连接有与蜗杆啮合且适配的蜗轮,所述转柱的底端固定有吹风扇叶,且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口。优选的,所述进风槽口、出风槽口和通风口的内壁均固定有防尘网。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且转轴贯穿支撑板,并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技术通过设置驱动机、转轴、进风扇叶、传动组件和出风扇叶的转动,进风扇叶转动能够把外界的冷空气吹进壳体内,而出风扇叶则能够把壳体内部的热空气吹出,使得壳体内部与外部形成了对流,同时加快了外界冷空气与壳体内部空气的对流速度,提高了对电源模块的散热效率。二、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柱、蜗杆和蜗轮,使得转轴转动也会带动转动柱转动,从而带动吹风扇叶转动,吹风扇叶吹出的风能够直接作用在电源模块的表面,进一步提高了对电源模块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视图;图2为本技术蜗轮和蜗杆的局部俯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A处结构的放大图。图中:1、壳体;2、电源模块;3、驱动机;4、转轴;5、进风扇叶;6、侧U型杆;7、转动杆;8、出风扇叶;9、皮带;10、蜗杆;11、蜗轮;12、吹风扇叶;13、防尘网;14、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源模块用对流式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电源模块2,壳体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3,驱动机3的输出端固定有转轴4。进一步地,壳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14,且转轴4贯穿支撑板14,并通过轴承与支撑板14转动连接,支撑板14对转轴4起到了支撑作用,使得转轴4转动更加稳定顺畅。且转轴4远离驱动机3一端的表面固定有进风扇叶5,壳体1的侧面开设有供进风扇叶5转动的进风槽口,且进风扇叶5转动将外界冷空气吹进壳体1内。进一步地,转轴4的表面固定有两个蜗杆10,壳体1内壁的顶部通过转柱和轴承转动连接有与蜗杆10啮合且适配的蜗轮11,转柱的底端固定有吹风扇叶12,且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口,转轴4转动的同时,会带动蜗杆10转动,蜗杆10则会带动蜗轮11转动,从而会带动转动柱转动,从而带动吹风扇叶12转动,吹风扇叶12吹出的风能够直接作用在电源模块2的表面,提高了对电源模块2的散热效果。壳体1内壁的左侧固定有吹风组件,且吹风组件将壳体1内部的热空气吹到壳体1外部,且吹风组件与进风扇叶5形成了对流,加快了外界空气进入电源模块2内的效率。进一步地,吹风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左侧上的侧U型杆6,侧U型杆6的表面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且转动杆7与转轴4通过传动组件进行传动连接,转动杆7远离电源模块2一端的表面固定有出风扇叶8,且壳体1的侧面开设有供出风扇叶8转动的出风槽口,驱动机3的输出端带动转轴4转动,从而会带动进风扇叶5转动,进风扇叶5转动能够把外界的冷空气吹进壳体1内,与此同时,转轴4转动,在带轮和皮带9的传动作用下,也会带动转动杆7转动,从而会带动出风扇叶8转动,而出风扇叶8则能够把壳体1内部的热空气吹出,使得壳体1内部与外部形成了对流,同时加快了外界冷空气与壳体内部空气的对流速度,提高了对电源模块2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转轴4和转动杆7上的带轮,且两个带轮通过皮带9进行传动连接。进一步地,进风槽口、出风槽口和通风口的内壁均固定有防尘网13,防尘网13避免了外界空气进入到壳体1内。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模块用对流式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电源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3),所述驱动机(3)的输出端固定有转轴(4),且转轴(4)远离驱动机(3)一端的表面固定有进风扇叶(5),所述壳体(1)的侧面开设有供进风扇叶(5)转动的进风槽口,且进风扇叶(5)转动将外界冷空气吹进壳体(1)内;/n所述壳体(1)内壁的左侧固定有吹风组件,且吹风组件将壳体(1)内部的热空气吹到壳体(1)外部,且吹风组件与进风扇叶(5)形成了对流,加快了外界空气进入电源模块(2)内的效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模块用对流式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电源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3),所述驱动机(3)的输出端固定有转轴(4),且转轴(4)远离驱动机(3)一端的表面固定有进风扇叶(5),所述壳体(1)的侧面开设有供进风扇叶(5)转动的进风槽口,且进风扇叶(5)转动将外界冷空气吹进壳体(1)内;
所述壳体(1)内壁的左侧固定有吹风组件,且吹风组件将壳体(1)内部的热空气吹到壳体(1)外部,且吹风组件与进风扇叶(5)形成了对流,加快了外界空气进入电源模块(2)内的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模块用对流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左侧上的侧U型杆(6),所述侧U型杆(6)的表面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且转动杆(7)与转轴(4)通过传动组件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杆(7)远离电源模块(2)一端的表面固定有出风扇叶(8),且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博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