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412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系统,包括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控制模块、三维展示模块和交通管控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信息,采集隧道内的车流信息;S2:处理数据;S3:控制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析层对接收到的交通流信息和交通事件信息进行分析,实现交通流信息和交通事件信息的数据化,控制模块根据处理模块做出的判断向监测模块、LED显示模块和交通管控模块发送相应的指令,交通管控模块可以对LED显示模块发布内容进行修改,并且对发生的隧道交通事故实施紧急救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监测
,具体为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汽车逐渐平民话,伴随而来的便是带来的交通问题。很多大中型城市为解决汽车拥堵问题正在逐步完善多层交通模式,伴随的大量高架桥梁、地下隧道建设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在对隧道交通管理方面,由于隧道交通与高架桥梁相比视野变得尤其狭隘,并且隧道内通讯设备大部分失去信号,基本是与外界隔开。在隧道内驾车行驶车速较慢,容易造成输入量大于驶出量造成隧道拥堵,由于隧道一般为单行道无法倒车,所以对于隧道拥堵的问题交通执法也比较困难,甚至可能隧道内部交通拥堵而隧道外车辆并不了解继续驶入造成更严重的拥堵,而且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很难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极易造成二次甚至多次交通事故,给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系统,主要为解决现有的隧道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很难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极易造成二次甚至多次交通事故,给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安全隐患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系统,包括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控制模块、三维展示模块和交通管控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视屏采集装置、激光扫描定位装置和雷达,采集装置、激光扫描定位装置和雷达交错均匀布置在隧道中,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三维展示模块包括LED显示屏,交通管控模块包括中心处理装置,且处理模块与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相连接,控制模块与交通管控模块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网络传输模块,且网络传输模块包括信号传输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网络传输模块传输时网络为2G、3G、4G、5G、蓝牙、WIFI的一种或多种。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层和系统应用层,数据处理层主要描述了视频流的处理过程,系统应用层主要是面向工作人员使用的操作界面,系统主要包括综合可视化、告警管理、统计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管理五大功能模块。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采集模块在采集信息时主要采集的信息包括车辆信息和交通事件信息,车辆信息包括车辆位置、车辆速度、车辆长度,交通事件信息包括停车、缓行、逆行、非机动车、超速的交通事件。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分析层和数据共享层,数据分析层对接收到的交通流信息和交通事件信息进行分析,并将数据化后的信息传输给数据共享层。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处理模块在对采集模块采集的信息时对车流量、车头距、车间距、平均车速、道路占有率、排队长度进行分析汇总,并按照车道和行驶方向分别进行分类汇总。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有报警模块,报警模块包括报警灯。进一步的,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红外传感器。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信息,采集隧道内的车流信息;S2:处理数据,通过处理器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并提取需要的数据;S3:控制模块,通过三维展示模块展示隧道内的信息,同时在遇到突发状况时通过报警灯进行报警;S4:交通管控,通过采集分析的数据进行分析交通情况,然后进行指挥处理。(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集模块采集隧道交通信息,然后传送给处理模块,然后控制模块根据处理模块做出的判断向监测模块、LED显示模块和交通管控模块发送相应的指令,交通管控模块可以对LED显示模块发布内容进行修改,并且对发生的隧道交通事故实施紧急救援。2、本专利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层对接收到的交通流信息和交通事件信息进行分析,实现交通流信息和交通事件信息的数据化,并将数据化后的信息传输给数据共享层。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报警模块的设置能够配合信息采集模块,在隧道内发生突发事故时紧急提醒工作人员,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了事故的损失进一步扩大,造成二次事故的问题。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隧道内的人员和车流密度,能够准确的采集隧道内车流量的基本信息,提高监测的精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系统,包括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控制模块、三维展示模块和交通管控模块,采集模块包括视屏采集装置、激光扫描定位装置和雷达,采集装置、激光扫描定位装置和雷达交错均匀布置在隧道中,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三维展示模块包括LED显示屏,交通管控模块包括中心处理装置,且处理模块与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相连接,控制模块与交通管控模块相连接,通过采集模块采集隧道交通信息,然后传送给处理模块,然后控制模块根据处理模块做出的判断向监测模块、LED显示模块和交通管控模块发送相应的指令,交通管控模块可以对LED显示模块发布内容进行修改,并且对发生的隧道交通事故实施紧急救援。本专利技术中,主控模块包括网络传输模块,且网络传输模块包括信号传输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网络传输模块传输时网络为2G、3G、4G、5G、蓝牙、WIFI的一种或多种,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层和系统应用层,数据处理层主要描述了视频流的处理过程,系统应用层主要是面向工作人员使用的操作界面,系统主要包括综合可视化、告警管理、统计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管理五大功能模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分析层和数据共享层,数据分析层对接收到的交通流信息和交通事件信息进行分析,实现交通流信息和交通事件信息的数据化,并将数据化后的信息传输给数据共享层,处理模块在对采集模块采集的信息时对车流量、车头距、车间距、平均车速、道路占有率、排队长度进行分析汇总,并按照车道和行驶方向分别进行分类汇总,主控模块连接有报警模块,报警模块包括报警灯,通过报警模块的设置能够配合信息采集模块,在隧道内发生突发事故时紧急提醒工作人员,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了事故的损失进一步扩大,造成二次事故的问题,采集模块还包括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隧道内的人员和车流密度,能够准确的采集隧道内车流量的基本信息,提高监测的精准性。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信息,采集隧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控制模块、三维展示模块和交通管控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视屏采集装置、激光扫描定位装置和雷达,采集装置、激光扫描定位装置和雷达交错均匀布置在隧道中,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三维展示模块包括LED显示屏,交通管控模块包括中心处理装置,且处理模块与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相连接,控制模块与交通管控模块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采集模块、处理模块、控制模块、三维展示模块和交通管控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视屏采集装置、激光扫描定位装置和雷达,采集装置、激光扫描定位装置和雷达交错均匀布置在隧道中,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三维展示模块包括LED显示屏,交通管控模块包括中心处理装置,且处理模块与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相连接,控制模块与交通管控模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网络传输模块,且网络传输模块包括信号传输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网络传输模块传输时网络为2G、3G、4G、5G、蓝牙、WIFI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层和系统应用层,数据处理层主要描述了视频流的处理过程,系统应用层主要是面向工作人员使用的操作界面,系统主要包括综合可视化、告警管理、统计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管理五大功能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交通事件快速检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在采集信息时主要采集的信息包括车辆信息和交通事件信息,车辆信息包括车辆位置、车辆速度、车辆长度,交通事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康周军臧依婷范璐崔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城建隧桥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