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员工工作时长统计方法、系统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392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员工工作时长统计方法、系统和介质,统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信息采集,接收并保存录入的多个员工人脸信息和所述每个员工对应的预设空间范围信息;人脸识别,实时获取摄像视频,与保存的多个员工人脸信息进行比对,确认员工;空间转换,摄像视频中员工所在像素空间点转化为空间坐标点;空间坐标点对比,员工所在空间坐标点与对应的预设空间范围进行比对,确认员工是否在对应的预设空间范围内;时长统计,统计员工在对应预设空间范围内的时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基于人脸识别的员工工作时长统计方法无需员工进行任何操作,就可以精准的统计员工在预设的空间范围内的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员工工作时长统计方法、系统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员工工作时长统计方法、系统及介质。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些考勤设备和考勤软件在计算员工考勤时,一般仅限于上班打卡和下班打卡,通过比对员工上班打卡时间和下班打卡时间是否在规定的打卡时间,判断员工是否有迟到、早退现象,或者通过计算上班打卡时间和下班打卡时间的时间差,判断员工是否工作满规定的时长。但是此种考勤方法,不能有效统计员工在工作区域比如工位上的实际工作时间,不能为计算实际工作效率提供依据。公开号为CN10717265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基于无线接入设备的自动考勤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S1.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设备接入网络通知,记录对应的第一系统时间为设备对应员工上班时间;S2.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设备断开连接通知,记录对应的第二系统时间为设备对应员工下班时间;S3.根据所述员工上班时间及下班时间,计算所述员工工作时长,并保存至考勤记录;S4.当所述员工上班时间,或下班时间,或工作时长不符合预设时间条件时,生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员工工作时长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信息采集,接收并保存录入的多个员工人脸信息和所述每个员工对应的预设空间范围信息;/nS2.人脸识别,实时获取摄像视频,与保存的多个员工人脸信息进行比对,确认员工;/nS3.空间转换,摄像视频中员工所在像素空间点转化为空间坐标点;/nS4.空间坐标点对比,员工所在空间坐标点与对应的预设空间范围进行比对,确认员工是否在对应的预设空间范围内;/nS5.时长统计,统计员工在对应预设空间范围内的时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员工工作时长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信息采集,接收并保存录入的多个员工人脸信息和所述每个员工对应的预设空间范围信息;
S2.人脸识别,实时获取摄像视频,与保存的多个员工人脸信息进行比对,确认员工;
S3.空间转换,摄像视频中员工所在像素空间点转化为空间坐标点;
S4.空间坐标点对比,员工所在空间坐标点与对应的预设空间范围进行比对,确认员工是否在对应的预设空间范围内;
S5.时长统计,统计员工在对应预设空间范围内的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员工工作时长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长统计采用累加计算,累加员工在预设空间范围内的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员工工作时长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长统计为扣减计算,员工首次进入预设空间范围内至员工最终离开预设空间范围内的时长减去员工中途不在预设空间范围内的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员工工作时长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6标记,所述信息采集中还接收并保存与员工人脸信息对应的预定工作开始时间和预定工作结束时间,标记员工首次进入预设空间范围内的时间点与预定工作开始时间的关系,及员工最终离开预设空间范围内的时间点与预定工作结束时间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员工工作时长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中,可以增加或删除员工人脸信息及对应的预设空间范围信息,每个员工人脸信息对应的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笑冰胡永雷包英豪冯月吴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橡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