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轴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12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轴瓦,包括轴瓦本体,所述轴瓦本体的内腔开设有主油槽,所述轴瓦本体的内腔设置有油膜层,所述轴瓦本体的表面开设有分别与主油槽的内腔连通的注油孔和进油孔,所述轴瓦本体的内腔开设有副油槽,所述轴瓦本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顶珠,所述顶珠的一侧贯穿轴瓦本体的表面并延伸至副油槽的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该汽车轴瓦,润滑油涂抹在顶珠的表面,转轴转动带动顶珠转动,顶珠表面的润滑油涂抹在转轴的表面,然后顶珠转动时不断将第一输油垫的润滑油输送到转轴上,持续的进行润滑,润滑效果好,并且可以保证润滑油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当转轴不转动时,润滑油不会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轴瓦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汽车轴瓦。
技术介绍
轴瓦是滑动轴承和轴颈接触的部分,形状为瓦状的半圆柱面,非常光滑,一般用青铜、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木材、工程塑料或橡胶制成,轴瓦有整体式和剖分式两种,整体式轴瓦通常称为轴套,整体式轴瓦有无油沟和有油沟两种,轴瓦与轴颈采用间隙配合,一般不随轴旋转,滑动轴承工作时,轴瓦与转轴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如果润滑不良,轴瓦与转轴之间就存在直接的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瓦是由特殊的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但发生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足以将其烧坏,轴瓦还可能由于负荷过大、温度过高、润滑油存在杂质或黏度异常等因素造成烧瓦,烧瓦后滑动轴承就损坏了。现有的轴瓦在使用时,润滑油从注油槽注入,出油槽流出,流出过程中,润滑油的流出量不均匀,导致油膜层不均匀,并且转轴不工作时,仍然有润滑油留出,造成了大量润滑油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轴瓦,解决了流出过程中,润滑油的流出量不均匀,导致油膜层不均匀,并且转轴不工作时,仍然有润滑油留出,造成了大量润滑油的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轴瓦,包括轴瓦本体,所述轴瓦本体的内腔开设有主油槽,所述轴瓦本体的内腔设置有油膜层,所述轴瓦本体的表面开设有分别与主油槽的内腔连通的注油孔和进油孔,所述轴瓦本体的内腔开设有副油槽,所述轴瓦本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顶珠,所述顶珠的一侧贯穿轴瓦本体的表面并延伸至副油槽的内腔,所述轴瓦本体的内腔开设有与顶珠的表面适配的滚珠槽,所述副油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油垫,所述第一输油垫的内腔开设有与顶珠的表面适配的凹槽,所述副油槽的内腔通过输油管道与主油槽的内腔连通。优选的,所述主油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油垫,所述第二输油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油杆。优选的,所述输油杆的一端贯穿输油管道和副油槽并延伸至副油槽的内腔。优选的,所述输油杆远离第二输油垫的一端与第一输油垫的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副油槽设置有六个,且在轴瓦本体的内腔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轴瓦本体由合金层、钢背层和铁层组成。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轴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汽车轴瓦,通过在轴瓦本体的内腔开设有主油槽,轴瓦本体的内腔设置有油膜层,轴瓦本体的表面开设有分别与主油槽的内腔连通的注油孔和进油孔,轴瓦本体的内腔开设有副油槽,轴瓦本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顶珠,顶珠的一侧贯穿轴瓦本体的表面并延伸至副油槽的内腔,轴瓦本体的内腔开设有与顶珠的表面适配的滚珠槽,副油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油垫,第一输油垫的内腔开设有与顶珠的表面适配的凹槽,副油槽的内腔通过输油管道与主油槽的内腔连通,润滑油涂抹在顶珠的表面,转轴转动带动顶珠转动,顶珠表面的润滑油涂抹在转轴的表面,然后顶珠转动时不断将第一输油垫的润滑油输送到转轴上,持续的进行润滑,润滑效果好,并且可以保证润滑油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当转轴不转动时,润滑油不会浪费。(2)、该汽车轴瓦,通过在主油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油垫,第二输油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油杆,输油杆的一端贯穿输油管道和副油槽并延伸至副油槽的内腔,通过注油孔和进油孔输入润滑油,润滑油输送到主油槽内,顺着第二输油垫、输油杆和第一输油垫输送到副油槽内,大大增加了润滑油的储存空间,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图中:1-轴瓦本体、2-主油槽、3-油膜层、4-注油孔、5-进油孔、6-副油槽、7-顶珠、8-滚珠槽、9-第一输油垫、10-凹槽、11-输油管道、12-第二输油垫、13-输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轴瓦,包括轴瓦本体1,轴瓦本体1由合金层、钢背层和铁层组成,轴瓦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主油槽2,主油槽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油垫12,第二输油垫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油杆13,输油杆13远离第二输油垫12的一端与第一输油垫9的表面固定连接,输油杆13的一端贯穿输油管道11和副油槽6并延伸至副油槽6的内腔,副油槽6设置有六个,且在轴瓦本体1的内腔均匀分布,轴瓦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油膜层3,轴瓦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分别与主油槽2的内腔连通的注油孔4和进油孔5,通过注油孔4和进油孔5输入润滑油,润滑油输送到主油槽2内,顺着第二输油垫12、输油杆13和第一输油垫9输送到副油槽6内,大大增加了润滑油的储存空间,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轴瓦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副油槽6,轴瓦本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顶珠7,顶珠7的一侧贯穿轴瓦本体1的表面并延伸至副油槽6的内腔,轴瓦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与顶珠7的表面适配的滚珠槽8,副油槽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油垫9,第一输油垫9的内腔开设有与顶珠7的表面适配的凹槽10,副油槽6的内腔通过输油管道11与主油槽2的内腔连通,润滑油涂抹在顶珠7的表面,转轴转动带动顶珠7转动,顶珠7表面的润滑油涂抹在转轴的表面,然后顶珠7转动时不断将第一输油垫9的润滑油输送到转轴上,持续的进行润滑,润滑效果好,并且可以保证润滑油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当转轴不转动时,润滑油不会浪费。使用时,通过注油孔4和进油孔5输入润滑油,润滑油输送到主油槽2内,顺着第二输油垫12、输油杆13和第一输油垫9输送到副油槽6内,涂抹在顶珠7的表面,转轴转动带动顶珠7转动,顶珠7表面的润滑油涂抹在转轴的表面,然后顶珠7转动时不断将第一输油垫9的润滑油输送到转轴上,持续的进行润滑。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轴瓦,包括轴瓦本体(1),所述轴瓦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主油槽(2),所述轴瓦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油膜层(3),所述轴瓦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分别与主油槽(2)的内腔连通的注油孔(4)和进油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瓦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副油槽(6),所述轴瓦本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顶珠(7),所述顶珠(7)的一侧贯穿轴瓦本体(1)的表面并延伸至副油槽(6)的内腔,所述轴瓦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与顶珠(7)的表面适配的滚珠槽(8),所述副油槽(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油垫(9),所述第一输油垫(9)的内腔开设有与顶珠(7)的表面适配的凹槽(10),所述副油槽(6)的内腔通过输油管道(11)与主油槽(2)的内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轴瓦,包括轴瓦本体(1),所述轴瓦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主油槽(2),所述轴瓦本体(1)的内腔设置有油膜层(3),所述轴瓦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分别与主油槽(2)的内腔连通的注油孔(4)和进油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瓦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副油槽(6),所述轴瓦本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顶珠(7),所述顶珠(7)的一侧贯穿轴瓦本体(1)的表面并延伸至副油槽(6)的内腔,所述轴瓦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与顶珠(7)的表面适配的滚珠槽(8),所述副油槽(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油垫(9),所述第一输油垫(9)的内腔开设有与顶珠(7)的表面适配的凹槽(10),所述副油槽(6)的内腔通过输油管道(11)与主油槽(2)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汉文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赛伯坦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